德國共產黨主席
盧重光繪
【國外共產黨人看中共百年】
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為許多受壓迫民族的民族解放鋪平了道路。這一過程離不開第一次世界大戰至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工人革命運動的高漲和共產黨的活躍發展。與此同時,帝國主義內部矛盾和資本主義危機也在不斷加劇。
世界反法西斯陣營在歐洲取得的勝利以及日本帝國主義的投降,為中華民族實現民族解放奠定了基礎,也為中國的下一步進步發展鋪平了道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開啟從物質基礎上促進了中國的進步。
中國共產黨最突出的一個經驗,是成功地將馬克思列寧主義的聯合政策運用到中國的具體實際中。中國共產黨聯合了農民大眾。在發展過程中,民族和文化傳統的創造性融合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中華民族解放鬥爭與社會主義道路的成功結合激勵了世界許多地方的解放運動事業,包括非洲、南美洲,還有亞洲許多國家。
列寧教導我們既要堅持原則,又要靈活變通。世界上所有的共產黨人都應該牢記這一點,應用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科學世界觀來分析全球和國內的形勢。這包括提出新問題,發展現代戰略和戰術。蘇東劇變的慘痛經歷時刻提醒我們,永遠不能放棄黨同人民群眾的密切聯絡。
所幸,20世紀80年代末以來西方帝國主義國家主導的和平演變中國的圖謀最終失敗了。目前,中國是最大的社會主義國家,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人民所取得的偉大成就是推動當今世界其他地區進步事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例如,中國的衛生保健系統能夠比資本主義國家更好地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蔓延,還有最重要的中國的反貧困鬥爭。因此,與中國共產黨的友好合作關係是我們黨開展國際合作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我們在國內進行社會主義宣傳的一個重要因素。與此同時,這也意味著我們要對德國國內的反華宣傳採取堅定的批判立場,因為反華宣傳在德國非常普遍。
我們認為,全世界共產黨和工人黨之間的平等合作和意見交流至關重要,包括我們與中國共產黨的友好合作。我們黨和中國共產黨都認為必須加強彼此合作。我們認為,雙方應當堅持平等合作的重要原則,各自負責制定適合本國具體情況的政策。
我們認為,中國共產黨透過持續推進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進而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為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發展、社會主義革命的理論和實踐作出了巨大的歷史貢獻。
在這樣一個充滿著矛盾鬥爭的歷史程序中,黨的事業既經歷成功和進步,也經歷了挫折,但中國共產黨成功地把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之一同時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發展成為今天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之一,並使數億人擺脫貧窮狀態。我們必須從社會主義理論和實踐的角度來分析這一段歷史程序。
我們認為,把特殊的民族文化傳統與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創造性地結合起來是一種重要的歷史推動力。這還包括對經濟及其管理方式採取創造性的新方法。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民主德國開始實行新經濟體系,這一經濟體系是朝著加強經濟活動方向的一種全面推進經濟改革的嘗試。問題的核心在於如何克服一種已經失效的經濟機制,而不是在表面上解決計劃與市場之間的關係——這種方法既沒有解決權力的問題,也沒有影響到計劃的核心作用。這一切改革都是為了提高勞動生產率,以此作為社會主義制度優於資本主義的一個先決條件。人們進而認識到,只有透過轉讓科學和技術發展成果以及實行一種有機聯絡的、靈活的社會生產控制方法,才有可能實現生產力的顯著提高,從而必然增加積累的力量。這包括對商品—貨幣關係進行重新定義,以及認識到社會主義不僅是共產主義的過渡階段,而且也是一個相對獨立的社會形態。對民主德國和其他社會主義國家所實行的經濟政策以及中國經濟的成功經驗進行反思和總結,對於推動我們黨的理論發展以及透過理論思考展現社會主義的新的吸引力都是一種巨大的鼓舞。特別是考慮到當前世界資本主義所面臨的危機,這種危機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又進一步惡化。而與此同時,中國卻表現出全方位的穩定局面,這些因素進一步推動著人們去進行思考。
就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未來而言,我認為現實情況的發展,包括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的新情況表明,我們需要一種社會性的財產和規劃,需要社會主義制度。我相信,對於全球社會主義力量來講,我們面對的是一個全人類的問題。要麼世界範圍內的力量平衡可以改變為有利於世界社會主義、有利於反對帝國主義的方向,要麼則是最終走向野蠻主義、戰爭,最終人類的生存難以為繼。
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成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了可靠的社會主義工農業基礎。在幾十年間,中國使很大一部分人口脫離了貧困。這裡不僅包括與營養不良作鬥爭所取得的成功,也包括對飲用水、電力、教育、醫療保健和安全住房的供應,為絕大多數人提供了基本的生活保障。與其他無法擺脫殖民主義和新殖民主義依賴的國家相比較,這是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成功,為世界大部分地區樹立了榜樣,帶來了激勵,並且還推動了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發展,展現了良好的社會主義發展前景。在持續多年的全球資本主義危機的背景下,中國社會主義政策和經濟制度的優越性得到了清晰的展現,而且中國還將繼續實現經濟和社會的穩定發展。這一優勢在對抗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的鬥爭中再次得到了清楚的證明。
中國堅持構建多極化世界的國際政策,推進與各國政府建立和平、友好的合作關係,正如“一帶一路”倡議所表明的一樣。
中國的發展證明,單極世界是可以被改變的,這也為其他國家迎頭趕上提供了發展道路上積極有益的參考。目前,中國面臨的最大挑戰將是如何在和平的環境中繼續沿著這條道路成功向前。我們非常擔心美西方對中國和俄羅斯的軍事包圍政策。作為來自德國的共產黨人,我們主張與中國和俄羅斯和平相處,這是我們黨的核心口號。
(作者:帕特里克·科貝爾。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世界社會主義研究中心、國際合作局統籌。譯者禚明亮系中國社會科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