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重新整理聞,除了王力宏和李靜蕾的瓜,另外一個瓜應該是網紅經濟學家被禁言了,不過吃瓜歸吃瓜,咱也不能不務正業是不。
今天呢,和大家嘮一家單抗概念股,該公司股票自上市以來,已經跌去了三分之一,其是一家面向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醫院和生物醫藥企業,提供以抗體為核心的生命科學試劑及相關儀器、耗材和綜合技術服務的代理商。下面我們就有請這家做一個全面的自我介紹:
Hello,大家好,下面是我的主場,還勞各位多擔待:
技術上,這幾天我可謂是逆大盤而動了,最近兩個周,大盤似乎有點難以剎車的氣勢,不過可以理解,畢竟要過春節了嘛,資金總歸是追求收益的,長假待在市場裡是需要成本。相比大盤,本週四個交易日,收了四根陽線。
今天盤中雖創新低,但築底跡象似已明顯,量能上看,底部最近兩個交易日屬於堆量;量價形態上,符合量增價漲;MACD綠色能量柱也已開始縮短,說明做空動能也在減弱,KDJ指標短線看也要形成金叉,這一切大機率預示著底部已經形成。雖如此,還是希望和你們嘮嘮我的行業地位和競爭優勢。
作為國內提供以抗體為核心的生命科學試劑及相關儀器、耗材和綜合技術服務商,我的產品線豐富,整合了Agilent、BD、CST、Cytiva(原GE)、Merck、PerkinElmer、R&Dsystems、Miltenyi、MSD、Qiagen等50多家行業知名品牌抗體產品,提供超過469萬種生命科學試劑產品SKU,是國內抗體品種及規格最全面的供應商之一。
此外,我還擁有專業的技術團隊,可為客戶提供售前、售中和售後各環節技術服務,並能夠為客戶提供各個研究領域的特色抗體產品。另外呢,2015年、2017年、2019年我還被認定為上海市“專精特新”企業。
更可喜的是,官網整合了近400多萬種商品,註冊使用者超過9萬名,是目前行業內產品最為豐富的平臺之一,可以說是醫療行業內的京東和淘寶。
聊了那麼多,想必你們也猜到我屬於專業服務行業,還屬於次新概念、單抗體概念股,最近,廣發基金等多家機構紛紛前來調研,目前與賽信通簽訂的協議還在持續執行中,作為其代理商的地位依然牢固。
上面嘮了那麼多,你們可能覺得我在炫耀,下面就用資料來補充下吧,用資料說話。
首先,為你們展示下,我最近幾年的營業收入同比增長:
營業收入由2019年的7.87億元,增長到2020年8.49億, 2022年第三季度營收增長率更是高達39.20%。
過去3年,營業收入平均增長25.80%,這種增長速度也是可以了哈。
展示了營業收入增長率之後,再為你們展示扣非歸母淨利潤增長:
不要看到向下傾斜的扣非歸母淨利潤增長率,就嚇的不行,要看絕對數字,增長率可是33.54%。
接下來,再為你們展示下我的盈利效能力:
淨資產收益率,是衡量企業資產利用效率的指標,指標值越大,說明我的資產利用效率越高。
最近幾年,我的淨資產收益率雖然在下降,但最低還達到18.31%,也就是說,你們投入100元,當年可以收回18.31元,也就是5年左右回本吧。
總的來說,我淨資產收益雖然有所下滑,但是也還是不低的,那麼,再為你們解析下我的負債水平,償債能力:
2018年的資產負債率為最近幾年最高,自此之後便一路降低,2021年第三季度資產負債率僅為25.12%,這一總體負債率相對來說不高。
從流動性來看:
流動性更是不斷增長,最低時1元流動負債,有2.02元流動資產可以用來償還,到了2021年時這一比例為3.71,即目前的流動性覆蓋比率為371%,遠遠高於財務上通用的2的標準。
雖然歷史不都一樣的,但是歷史在某些方面總是會有相似之處的,下面呢,就從歷史的角度來為你們展示下,我目前的估值是否合理:
首先,為你們展示下行業目前估值水平:
其次,為你們展示下我目前的估值水平:
行業估值水平現在明顯處在底部,而我的估值也明顯低於行業平均值和行業中值。
估值是有些低,那麼我還面對哪些風險呢?作為國內單抗體主要供應商,代理資格的喪失是最大的風險。
那麼作為專業服務行業的一員,該公司就是優寧維,作為次新股、單抗概念,已跌破發行價,築底是大機率事件,各項指標也均已顯示做多動能,不知後續機會如何,歡迎大家踴躍發表意見。
以上內容,只做案例講解,僅為個人觀點,不作為投資參考,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