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學子留學海外或者留學歸來,成為推動體制變革,改良社會的先行者。在同治、光緒時代,迫使清政府考慮實施憲政的行動,都有留學生們的積極參與和推動。1905年12月,清政府正式派載澤、戴鴻慈、端方等五大臣赴東西洋考察憲政。憲政考察團兵分兩路,戴鴻慈、端方一路,載澤、李盛鐸、尚其亨一路,均經日本、美國、歐洲沿途考察。由隨員分別擔任調查事務,“各就所長,悉心採訪,或查學務,或查財政,或查裁判,分途並出,俾以短期而收速效”。顯然,只有精通外文又熟知外國政情者深入調查、採訪、考察,才能真正取得實質性效果,在當時,留學生便成為參隨人員的首選。
1905年12月,五大臣考察憲政,戴鴻慈、端方一路在羅馬合影
清朝考慮推行憲政,也是時事的不得已。維新變法失敗後,正欲按照自己的意願整頓朝綱的大清朝接連發生了極其不幸的事件,先是義和團運動爆發,一幫頑固派昧於大勢,極力慫恿慈禧利用義和團“排外”,釀成庚子國難。慈禧攜光緒倉皇西狩,一路困頓風塵,顏面丟盡。痛定思痛,慈禧一面懲治壞事的頑固派官僚,一面急切地表達自己進行改革的決心。
1901年1月29日,逃往西安的慈禧太后表現出振作的姿態釋出上諭,要求王公大臣、封疆大員“各就現在情形,參酌中西政要,舉凡朝章國故、吏治民生、學校科舉、軍政財政,當因當革,當省當並,或取諸人,或求諸己……各舉所知,各抒己見,通限兩個月,詳悉條議以聞”。
慈禧太后的諭令釋出後,朝臣和地方大員反應頗為強烈。在眾多呈上來的條陳中,兩江總督劉坤一、湖廣總督張之洞的聯合會奏引起了慈禧太后的注意。劉坤一、張之洞給慈禧太后上了三道摺子,即《變通政治人才為先遵旨籌議折》、《遵旨籌議變法謹以整頓中法十二條折》、《遵旨籌議變法謹以採用西法十二條折》,史家稱為“江楚會奏三疏”。它們的中心思想是,只有變法學習西方,才能積聚大量的經國人才,軍事才能強大,教案才不會發生,與各國簽訂的條約才能公平,礦務才能開闢,洋人也不敢在中國橫行,亂黨也才會平息。
慈禧閱罷,認為裡邊有很多建議是可以實行的。因此她要求根據輕重緩急“隨時設法,擇要舉辦”。
當年4月,慈禧太后就諭令設立了督辦政務處,由奕劻、李鴻章等重臣負責督理。自此,慈禧太后主導的“新政”開始上演。雖然慈禧太后在人們的眼中是一個專橫、陰險、斂權的女人,但是實事求是地說,庚子之後的新政並非全無可取之處。慈禧太后推行的“新政”與康黨的維新變法相較有很大的區別。它既能夠使朝廷中的保守派和洋務派都能接受,也更適合當時中國的國情實際,更具有實踐意義。
作者作品《少年行》
庚子之後的新政,在政治上借鑑了維新派裁汰冗員的思路,設立外務部、商務部、學部、巡警部、郵船部等新的政府部門,意在變革傳統的六部體制;經濟上,在維新派提出的獎勵工商、發展事業的基礎上,制定了《商人通例》、《公司律》、《破產律》、《商會簡明章程》等多種經濟法律,為工商業的發展提供了保障;軍事上,在維新派整頓團練、改革八旗兵的基礎上,提出編練新軍,建設現代化軍隊的新主張;文化教育上,在袁世凱、張之洞的積極推動下,廢除了延續幾千年的科舉制度,使新式教育和國外留學成為潮流。
慈禧太后推行新政,是一種時事的不得已。在她發動維新政變後,國內外環境的巨大變化,使她不得不回到改革的軌道上來。庚子之後,慈禧太后痛定思痛,作為朝政大局的直接操縱者,她對新政寄予厚望,渴望透過變革給國人一個交代。但是列強的索要多端以及國內政治、社會的動盪,沒有給她一個穩健改革的條件。
1904年,日俄戰爭爆發,彈丸小國日本戰勝了專制帝國沙俄。這個新動向使得國內外的輿論認為,這是君主立憲國(指日本)戰勝專制帝國的鐵證。由此,朝野上下很多人士開始認為中國的出路在於君主立憲。在強大的社會呼聲中,慈禧太后不得不把新政歸於憲政改革一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