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冤集錄》中的寒暑雷電
張立峰
香港古裝懸疑劇《洗冤錄》曾廣受TVB迷追捧,隨後中央電視臺懸疑推理劇《大宋提刑官》的上映,再次讓觀眾們過足戲癮。其實,電視劇《洗冤錄》是根據我國宋代法醫專著《洗冤集錄》改編而成,而《大宋提刑官》演繹的就是其作者——我國法醫鼻祖——宋慈破案的傳奇故事。
宋慈(1186-1249年)是南宋人,曾經師從於理學名家,中進士後宦遊數十年,四度出任刑獄官,積累了豐富的法醫檢驗經驗。宋慈在臨終前,博採歷代刑獄檢驗的著作,結合他多年的實際經驗,編著成世界上第一部法醫學專著——《洗冤集錄》。《洗冤集錄》共五卷53個條目,主要包括三方面內容:檢驗官員應遵循的紀律、原則和注意事項;各種屍傷的檢驗和區分方法;保護受害人和各種急救處理措施。
南宋﹒宋慈著《洗冤集錄》書影
《洗冤集錄》最重要的內容就是屍傷檢驗,由於環境變化,特別是季節寒暑的溫度差異會對屍身產生明顯影響,需要慎重對待。因此,宋慈專設“四時變動”條目,對四季寒暑變化與屍身腐變之間的關係,進行詳細的分析。
相對而言,冬季氣溫普遍偏低,因此屍身要經過四五天才會產生輕微的顏色變化,至於腐化則需要半個月的時間。到了春、秋季節,氣溫逐漸升高,屍身的腐化速度開始加快。在春季,往往兩三天後屍身的肉色就會微微發青,十天後則有腐液從耳鼻中流出。在秋季,屍身肉色產生變化的時間也在兩三天後,但四五天後屍身的口鼻就會流出腐液和蛆蟲,腐化速度明顯加快。夏季溫度最高,因此屍身的腐化速度也是最快的。屍身肉色產生變化的時間也就一兩天,三天後口鼻就會流出腐液和蛆蟲。宋慈詳細說明了在不同季節、氣溫條件下,屍身發生的一系列變化。
不難看出,天氣越熱屍身越容易腐化,難以儲存。總體而言,這些描述與實際情況和現代法醫知識是相符合的。經過多年的經驗總結,宋慈認為“盛寒五日,如盛熱一日,半月如盛熱三四日。春秋氣候和平,兩三日可比夏一日,八九日可比夏三四日。”這是在不同季節、氣溫條件下,屍身腐化程度的時間換算方法。有些罪犯可能會利用不同冷暖條件下屍身腐化程度不同,打時間差,企圖混淆視聽、逃避刑罰。那麼屍身檢驗人員就可以依據上述換算方法進行分析,得出被害人準確的遇害時間,從而推動案情調查。
宋慈還特別提及在“盛熱”時的屍身變化情況。但是,相對應的“嚴寒”時的情況卻沒有記載,是宋慈疏忽了嗎?原來南宋時期的國土疆域大部分在我國南方地區,其北界基本穩定在淮河-秦嶺一線,這恰好與我國冬季零度等溫線相重合,因此,在南宋境內出現“嚴寒”天氣的機率是比較低的。雖然,宋慈也有“盛寒五日,如盛熱一日”之語,但顯然此處的“盛寒”是無法與中高緯度地區冬季的嚴寒天氣相比。對於氣溫隨緯度變化這個問題宋慈也注意到了,並特別指出由於南北氣候不一、山區冷熱不均,會導致氣溫分佈的不同,進而影響屍身腐化速度,因此在檢驗時要仔細考慮這些情況,不要生搬硬套上述標準。
雷電常伴隨疾風暴雨,可擊毀建築,令人畜斃命。出於恐懼和敬畏的心理,古人認為雷電是上天發怒的標誌,是上天對人世的警告,而雷擊就是天罰。可貴的是,宋慈能客觀地看待因雷擊造成的人員傷亡,並在《洗冤集錄》中專設“雷震死”條目,詳細記載了雷擊死者的特徵。
我們知道人體內有液質及礦物鹽成分,是電流良好的傳導體。人受到從雲層匯入地面電流的襲擊,即為雷擊。雷擊損傷一般分為高溫燒灼作用、電流作用和空氣膨脹導致的衝擊作用。根據宋慈的記載,凡是被雷擊而死者,其屍體肉色焦黃,渾身軟黑,耳後髮際焦黃,頭髮和身上衣服往往如同被焰火燒過。這些記載都符合高溫燒灼的特徵。
雷電引起的損傷是多樣的,如背部出現大塊血斑,頭皮有時有血腫,類似拳或斧背擊傷,四肢及頭顱往往發生骨折。宋慈發現被雷擊而死者,屍體從上至下往往會出現類似血斑的手掌大小的“浮皮紫赤”,在腦上及腦後多有傷損痕跡,“腦縫多開”。這些容易誤認為是機械性損傷的記載,恰好符合受空氣膨脹導致的衝擊作用,而宋慈皆能一一準確辨識。
雷擊死者的面板除了有明顯燒灼痕跡外,往往還有樹枝狀的粉紅色或薔薇色紋路,被稱為雷電擊紋。“胸項背膊上,或有似篆文痕。”所謂“篆文痕”,就是雷電擊紋。現代研究表明,雷電擊紋是雷電透過面板造成面板輕度燒傷及皮下血管極度擴張而留下的斑紋,多位於頸胸部,也可位於肩或脅腹側。雷電擊紋是雷擊傷的主要證據之一,但儲存時間不長,一般一天內就褪去。可見,宋慈的觀察和記述是十分準確細緻的。
雷電擊紋(圖片來自網路)
可以說,上述屍傷檢驗內容與氣候條件和天氣現象的關係是最為密切的。客觀事實和現代法醫學已經驗證了這些檢驗內容的正確性,而這又建立在宋慈對氣象知識的正確認識,併合理運用到屍傷檢驗之中,十分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