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歐洲因為地理原因所以分裂,其實在古代就是弱肉強食,贏者通吃的世界。沒有野心的都被有野心的人,有野心的被更大野心的滅掉,最後總能出現最大野心的統治者。所以除非有大洋、沙漠或是群山的阻隔,最大的野心家將佔領他所能佔領的最大土地。
歐洲也曾經統一過,那就是羅馬帝國,西至英格蘭,西至兩河流域,地跨歐亞非的大帝國。
後來北方的蠻族日耳曼人滅亡了羅馬帝國,進入了中世紀,但是歐洲某種意義上還是統一的,統一在基督教的旗下。中世紀是神權大於王權的,所有國王的加冕都需要得到教皇的冊封。教皇非常像周天子,有自己的教皇國,向各個諸侯國派主教,各個諸侯國視教皇為天下的共主。
到1517年,馬丁路德提出《九十五條論綱》,轟轟烈烈的宗教改革運動開始了,許多國家出現新教,基督教由此分裂了,所以教皇再不是歐洲的共主了,歐洲至此以後再沒有統一過。
但是這個世界最不缺的就是野心家,有野心家歐洲總要統一的。但是時代不同了,工業革命開始了,工業革命是幾千年來最偉大的事,極大的提高人類的生產力,從而深刻的改變人類社會。
因為工業革命開始於英國,英國有著世界最大的生產力,最多的殖民地,最強大的海軍,號稱日不落帝國。但是英國畢竟是個島國,陸軍非常拉胯,深知自己陸戰是打不過法國德國這些的陸地強國的。既然自己不能統一歐洲大陸,就奉行大陸均衡的國策,就是不能讓歐洲大陸統一,誰露頭就打誰。因為英國深知誰統一歐洲大陸都會進攻英國本土。
所以當歐洲大陸最大的野心家拿破崙橫空出世,快要統一歐洲大陸的時候,英國出錢出兵組織了一個又一個的反法同盟,最後出錢找到了最大的打手俄羅斯,終於打敗了拿破崙。弔詭的是打敗拿破崙之後的維也納會議沒有瓜分法國,而是維持了歐洲均勢,這正達到了英國的目的。
1871年德國統一之後,打敗法國風頭正勁,有統一歐洲大陸的實力。英國又慌了,拼命摸黑德國,到處拉盟友,總算拉到法國俄國兩個打手,第一次世界大戰就此爆發。這一戰打的英國精疲力盡,最後美國參戰才終結了德國。
為什麼美國要參戰呢,因為美國曾經是英國的殖民地,英國是爹,他是兒子。兒子的思維模式和爹一模一樣。地球有最大的大陸是歐亞大陸,美國遠離歐亞大陸就是個比較大的島,也害怕歐亞大陸出現強權,十分希望歐亞大陸保持均勢。
所以一戰後英國國力衰退,保持大陸均勢的旗手就轉到美國人手中。所以後來日本侵華,準備組建大東亞共榮圈的時候,美國出手了,斷了日本的石油鋼鐵供應。日本是個貧油國,沒油坦克汽車軍艦都是廢鐵,這是要日本的命啊。日本自作聰明的偷襲珍珠港,指望能以戰促和,談判讓美國繼續供應石油。但是美國就希望打掉日本統一東亞的希望,日本偷襲珍珠港正中下懷,立馬宣戰幹掉日本。歐洲戰場嘛,繼續老一套資助俄國這個打手幹掉德國,美國給了蘇聯很多武器物資,要不然蘇聯絕對撐不住。
等到二戰結束,歐亞大陸的強權變成蘇聯了,蘇維埃的旗下有東歐和中國,勢力波及大半個歐亞大陸,有幾百萬陸軍,鋼鐵洪流陸戰天下第一。美國迅速組織北約,自知自己陸戰是打不過蘇聯,所以不和你打熱戰,圍堵你打冷戰。
其實美國也就是大號英國,陸戰也特別拉胯。在朝鮮被我們志願軍教訓了一頓,後來連越南也打不過,最後只能欺負欺負伊拉克、阿富汗。
經過美國多年的宣傳,分化瓦解,蘇聯自己經濟也出了問題,內部矛盾很大。蘇聯內部的領導人聽信了美國的話,只要實行資本主義就能得到美國資助變成美國盟友,加入北約立馬變富。當蘇聯被解體了,俄羅斯變成資本主義,發現美國還是針對自己。因為歐盟成立了,俄羅斯加入北約成為自己盟友,歐洲就不需要美國保護了,到最後歐盟獨立出來一直東擴又將成為歐亞大陸第一強權了,這與美國歐亞大陸均勢國策又不符。
到了新世紀,中國冉冉升起,儼然要成為歐亞大陸另一個強權,美國又發揮自己傳統藝能,各種打壓。
終上所述,英國和美國就是世界上兩個最大的攪屎棍,他們不是整合整個世界,而是製造歐亞大陸是各個國家的矛盾,誰要成為大陸強權就要整誰,堅持大陸均衡的國策,直到歐亞大陸四分五裂他們才睡的著,所以歐洲分裂也是拜他們所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