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周易》,你會想到什麼?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人們對它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誤會”,其實它蘊含著豐富的哲思,是當之無愧的中華文化經典。
在中秋佳節來臨之際,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大型文化節目《典籍裡的中國》將於9月20日晚八點檔在央視綜合頻道播出第十期《周易》,再次為“典迷們”奉上一場過節“文化大餐”。
古聖先賢仰觀天文、俯察地理,在物換星移之間尋找乾坤變化、萬物始終的規律。推天道以明人事,一部《周易》述天地之道,究萬物之理,從思辨的哲學高度,揭示出先民對自然、社會、人文整體和諧的探索,集中表達了中國文化的理想境界,對中國幾千年來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都產生了極其深刻的影響。
本期節目穿越了上古、中古、近古三個歷史時期,帶領觀眾識讀被譽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的《周易》,感受涵蓋萬有的深邃東方智慧,歌頌先賢們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精神和美德。
“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這句歇後語並不陌生,但你知道它背後還有個典故叫“渭水訪賢”嗎?
《漢書·藝文志》中記載《周易》的形成是“人更三聖,世歷三古”。相傳,上古伏羲,留天地之象;中古周文王,演《易經》之道;近古孔子及弟子後學,注《易經》而成《易傳》。經傳合一,終成《周易》。
伏羲對於易道的樸素思考,源自“敬天愛人”四個字。中國周易學會副會長、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劉震介紹:“伏羲既是一位神話人物,同時也出現在我們的史書當中,他帶領自己的族群,在改造與認識自然的過程中,不斷地去對自己從自然當中獲得的知識加以歸納和總結,形成了《周易》當中最早的一些符號體系,這實際上代表了我們中國人在文字出現以前對於世界的理解與認知。”
相傳,《易經》誕生於商周之際,是周文王所作,反映了周文王修身處世、治國理政的德行。當時,周文王是商朝諸侯國的一個國君,後世記載他以仁德治國,遍尋天下遺賢。節目以《史記》《墨子》等古代典籍中的記載為依託,設計出了周文王帶著伯邑考、姬發、姬旦三子邀請閎夭、太顛、南宮括、散宜生、姜子牙等賢者出山,共治周國的過程,生動再現了“渭水訪賢”的歷史典故。
1973年,湖南馬王堆漢墓帛書中發現了迄今為止最古老的《周易》抄本之一,其中記載了子貢向孔子請教《易經》的對話,讓“孔子不曾讀《易經》”的說法不攻自破。
相傳,孔子晚年,在杏壇講學,刪述六經作為教材,而這當中《易經》成為孔子最重視的典籍之一。劉震進一步解釋道:“正是由於《易傳》的出現,促使《周易》從占筮之書轉為義理之學,從趨向巫術占卜功用,轉向探討倫理教化功能,孔子站在人文的角度上,對此前的《易經》進行了一種創造性、提升性的轉化。”
《周易》中有許多經典名言,大家最熟悉的莫過於“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意思是說:天之執行、四時交替、晝夜更迭,歲歲年年無有止息,無有差錯,君子當效法天道之健以自強不息;地勢順,君子應該效法坤地之厚德,容載萬物。這兩句話集中體現了《周易》的精髓,告訴我們自強和包容的品質,是君子的立身處世之道。
司馬遷《史記》中記載:“文王拘而演周易”。相傳,商周之際,周文王廣施德政,周國日漸繁盛,百姓安居樂業,引起了商紂王的猜忌。他將周文王拘禁在羑里長達七年,還殺死了他的兒子伯邑考,這樣的絕境中,周文王沒有放棄,而是潛心推演伏羲留下的天地大道,將自己對天下局勢的分析加入其中,推演出《易經》。
《典籍裡的中國》自開播以來,給觀眾留下了眾多印象深刻的“名場面”。在《論語》一期中,盡顯孔子精神高光的“陳蔡絕糧”,被演員們演繹得蕩氣迴腸,一碗薄粥“嚐盡”天下大道的動人場景格外催人淚下。值得一提的是,本期戲劇打破了時空限制,把“孔子在陳絕糧”和“文王拘而演周易”在平行時空裡巧妙照應起來,呈現出君子在“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精神上的互通。孔子困於陳蔡,仍絃歌不輟、讀書講學;文王囚於羑里,仍不改信念、推演大道。兩位對《周易》成書有重要貢獻的聖賢,在同樣的艱難處境中,各自領悟天下之道的精彩對話,相當令人期待。其中,王繪春將再度扮演孔子,邵兵扮演周文王。兩位實力派戲骨的現場表現極具感染力,將為觀眾帶來一場震撼心靈的精彩演繹。
中國歷史研究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員徐義華表示:“(節目)戲劇涉及到中國哲學的一個基本命題——天命觀,那麼夏、商、週三代都有天命觀,但是到了周開始,天命裡邊最關鍵的因素,就變成了人的德行,所以我們看到西周人特別提出敬德、保民這一系列的觀點,整個中國文明轉向了一種人本化的思想。”
正如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李山所說:“從伏羲的仰觀俯察天地開始,《周易》作為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典籍之一,就承載著中國人感知世界、總結規律的思想成果,指導著中國人立身處事的準則。”9月20日晚,讓我們一起感悟“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的先賢智慧,在生生不息的磅礴力量中,認識這個大千世界。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