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通商之路,是中國歷史上外交的轉折點,而清政府面對新事物,總是沿用舊手段,失敗之根即伏於此。
清朝邦交面臨多少困難
清朝的外交幾乎為零,那為什麼一個國家會沒有外交呢?僅用一個詞“閉關鎖國”不足以完整地表達。
其中是有許多複雜的緣故。
首先路途遙遠,交通不方便,那時還沒有蘇伊土運河,中國與西方的交通線必須繞過好望角,從英國倫敦到廣東廣州,最快也要三個月到半年時間。
在19世紀以前,英國還處於工業改革前期,除了鐘錶,尼絨少數物品,並沒有什麼貨物是中國必須購買的。百姓處於自給自足的模式,吃的糧食自己種,穿的衣服自己織。
然而,中國的絲綢,茶葉和瓷器又是外國的奢侈品。所以外國的貨船來到中國,只裝了少量的貨物,大部分是裝了黃金和白銀。
其次,還有另一個緣故。中國不承認和別國的平等制度。西洋人來到中國,我們總把他們看成蠻夷,吐蕃。他們不來我們無所謂。他們要來,就必須尊中國為上國,而他們以藩屬國自居。這種帝制的儀式問題,成了邦交的最大阻礙。
沒有邦交,通商也就特少,在清朝初期,通商岸口只限廣州。然而,外國人在廣州做生意是不自由的。他們只能夏天和秋天在廣東做生意。到了冬天,就必須去澳門過冬。
此外,對外國人還有許多特別的限制。
1,外國商人到廣州不許坐轎。
2,不能隨身攜帶兵器進入廣州。
3,外國女人不能進入廣州。
4。不能買中國的書,不能學中文。(這些禁令有些難以理解哈)
自給自足,路途遙遠,再加一條高人一等,成為通商之路難以逾越的鴻溝。
然而,進出口都有關稅,難道清政府不想賺錢嗎?
外商深感無奈的關稅問題
那時正直康乾盛世,國富民安。乾隆期間,外國通商關稅平均不到百分之四。清朝政府覺得就是點小錢,根本無所謂。
但是,地方官員們就不一樣啦,為了發財中飽私囊。關稅對外是不公開,以便上下其手,私自提高到百分之二十,而且還能講價。外商每次納稅,都要經過一種講價模式的交涉。這問題讓外國商人異常苦惱。
外國人最初對於我們的通商制度,雖然很不滿意,然而,覺得既然是中國規定的,他們也沒辦法,只好容忍吧。
到了乾隆末年,嘉慶初期,外國人的態度就不一樣了。那時中國的海外貿易大部分在英國東印度公司的手裡。英國的工業革命已經開始,以前的手工業都慢慢變成了機械製造。在廣州外國商人之中,英國也佔領的領袖地位。
隨意工業改革迅速發展,英國覺得是時候跟清朝談談平等問題。
英使兩次來華無功而返
英國人認為乾隆皇帝是一位開明君主。他們認為通商之所以困難重重,都是廣州地方官吏的原因。如果有機會面見皇帝,通商困難應該能夠得到解決。
1791年,正是乾隆皇帝八十大壽。英國便藉此機會派使者前來祝壽。
1792年,馬戛爾尼代表英國全權使者來到中國,並送上上等禮物,如縫紉機、照相機、望遠鏡等等。(祝壽為何晚了一年,查無記載)。
英國帶這麼多貴重而又先進的機器,無非想表示英國是富強的國家。希望能跟清朝通商做生意。
英政府派使者來華之目的如下:
第一,必須保證中英邦交、通商平等。
第二,兩國可派使者往來。
第三,加開通商口岸。
第四,關稅固定公開。
第五,提供固定地界供商人住所和貨物存放。
乾隆皇帝雖然十分高興,迎接英國使者。但是,依舊把他們當做一個藩屬國對待,要他們行跪拜之禮。
英國第一目的就是希望平等,這一跪還哪裡來的平等,馬戛爾尼拒絕跪拜行禮。這事讓乾隆很不痛快,接見過後直接下令送客。
到了19世紀初,英國又一次派使者來華,目的還是跟上次一樣。但是嘉慶給英國使者的待遇還不及乾隆。
英國有了這兩次失敗,知道想要和平交涉通商之路是行不通的。
中西的關係是特別的,鴉片戰爭之前,我們不肯給外國人平等的待遇,在以後,他們也以牙還牙、以眼還眼。
總結
到了19世紀,西方工業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到了嘉慶,道光,咸豐年間,依然閉關自守。
要維持歷代在東方的光榮地位,就必須高度的改革。放下天子的身價,承認那個日漸強盛的西方世界。
而外交是互相學習最好的手段。
全文完,感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