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存在的,並不是因為創造而存在,也不是因為改變而存在,恰恰是因為存在本身而存在。那些已往的,正在的,將來的,莫不是因為它在,而在。或者可以說,一切有,皆是因有而有。當然,另外一面,一切無,皆是因無而無。
一般的人認為萬事皆有因果,我們不妨看看。因是果的起,果是因的落。但一切因,有可能是果否?一切果,又有無可能是因?世上先有蛋,還是先有雞?因為沒有幹好今天的工作,所以受到了批評。但為什麼沒有幹好今天的工作呢?卻是因為今天的身體狀況非常不好,狀態非常不佳。受到了批評,導致了心情也不好了,明天,如果不好好調整,恐怕又是不理想的一天吧。誰是誰的因?誰是誰的果?
我們有許多人有過買彩票的經歷,都知道買彩票要中大獎不容易,那是千萬分之一或億萬分之一的機率,所以大多都是玩一玩的心態,並不會特別的當真,並不一定非要去追求那億萬分之一的機率。但我們可曾想過,我們自己,每一個人,又因何得了這人的形體,有了人的生命?但這一點,卻真真正正、實實在在的是億萬分之一的機率。而想到每一個人的父母、祖上,莫不是億萬分之一的機率,於億萬分之一中相遇到的億萬分之一,以此類推,想必應是兆億萬分之一的機率吧,我們在這世上的存在,就是這麼一個現實。認識了這一點,我們還認為一切都是必須的嗎?一切都是必然的嗎?還有沒有要堅持說,我們一定要做成什麼,我們一定又做不成什麼?
雖然如此,即便每個人到世間皆是那般的命懸一線,現在想來亦覺得不可思議,充滿神奇,但實際上,我們的存在,卻亦是早已安排好了的,走鋼絲的魔術師,讓人提心吊膽,卻鮮有失敗,為何,因為他於無數次訓練中,早已掌握了空中的平衡,邁出的每一步,雖然讓人們都覺得步步驚心,但於他,卻是胸有成竹、手到擒來。正如每一個人來到這世間,在某年某月某日某時某刻,米秒不差,堪比最精準的科學實驗,和最高境界的科學創造。現在人們費盡心思,去開發尖端技術,想要使人工智慧達到與人有同一的能力,而再加上大資料和超級計算機的支援,以及3D列印、奈米技術等新興材料的合成,構建出能夠自我學習、自我調適、自我革命的人工智慧機器人。又有的,乾脆直接開發腦機互聯技術,把人當作主機板,插入一塊晶片,使人的神經與晶片相連,把人變成活體計算機,以此加強人的學習能力、工作能力,開發更新、更快、更強的綜合能力,實現人千百萬年漫長進化史中極大的飛躍。我們姑且不論這些探索的結果或後果,也不談它們存在的意義,但有一點卻不能不知道,就是有這麼一個事實,那就是能被人們探索和創造的,並不是人們真的探索和創造的,而是它本身就存在的。因為,凡是能夠存在和可能存在的,無不是它一直自在的。我們並不能無中生有,也不能有中生無。那一個在或者不在,就在那裡等著人們,不管人們會不會、能不能發現它們,它們,確確實實就在那裡。讓人們穿越歷史長河,跨越艱難險阻,它們,才猶抱琵琶半遮面,緩緩向世人揭開神秘的面紗,為著人們如孩童般遲緩且笨拙的發現,獎賞一個蒙娜麗莎的微笑。人們,便會欣喜若狂。
那麼是不是說,因為一切存在,是因其自在,就不需要我們努力了呢?就給了我們理由停下腳步了呢?都靈街頭,孤獨的尼采看到養馬人用馬鞭抽打馬兒,馬兒的痛苦,在那一剎那加之於尼采的身體,尼采痛哭流涕,他痛苦的抱著馬的脖子,哭喊道:我的兄弟,我受苦受難的兄弟!孤獨的尼采在那一刻瘋了,留下凌亂的養馬人,不知所措。尼采為什麼瘋了?是他經過幾十年的思考,苦苦追求人生而在世的意義,為什麼,是什麼,從哪裡來,到哪兒去,要做什麼,為什麼要這麼做,又要如何做,是思考這些終極的問題,於他構建的世界裡,左衝右突,苦苦追尋,最終卻沒有找到答案嗎?是因為這個嗎?不是的,尼采瘋,沒有任何原因,恰恰是尼采在那一刻,不早不晚,就會瘋。如果他不瘋,他就不會是尼采。所以,尼采瘋,就是因為尼采會瘋。那麼他瘋了,是不是就沒有人思考那些問題了?不是的,反而有更多的人於他創造的世界裡尋找到一些答案,受到了許多啟發,得到了許多靈感,引發了更多思考。雖然萬事萬物存在於存在中,但如果他們是那個和我們做迷藏的小男孩,我們即便知道他在某個櫃子或某個角落,但如果我們不去拉開那個櫃子或者用腳步走到那個角落,我們又要如何發現那個小男孩?讓他自己走出來嗎?說不定,他會在櫃子裡睡著了,最後,還是要讓我們去把他抱出來。
我們認識到存在於存在本身的意義,是不是就要變得宿命論了?或者就像一些人認為的那樣,科學的盡頭是神學?我當然並沒有那些科學家的認識,而且,事實上認識還不及他們之萬一。對於神學,除了從神話和宗教文學中有一些瞭解,就再無任何經驗,更無任何超現實的體驗,所以要讓我理解科學盡頭是神學,那簡直是天方夜譚。那我怎麼理解存在於存在本身的意義?簡單,正如我前面所說,存在於存在本身,正如那個淘氣而貪玩的小男孩,他躲在角落裡,需要我們去發現,有時候他會發出一些聲音,有時候他會故意給出一些提示,如果聽到了這些聲音,知道了這些提示,那麼這樣的人值得恭喜,或者,他們就是那個發現存在之存在的天才,正如牛頓發現萬有引力,頭上掉落的那個蘋果,或許就是那個小男孩的提示。正因為存在,所以我們更要加快步伐去尋找,不能讓他睡著,也不能讓他覺得無趣。
這麼說,我們的努力並非沒有任何意義。雖然我們最後會成為的樣子,是已經註定會成為的樣子,但我們的努力,是不是也是註定要努力的努力?我們的不努力,是不是註定會不努力的不努力?一切有,還有一處無有之有,一切無,還有一處有無之無。有和無,無和有,哪個是有,哪個是無?不到最後,我們並不知道我們最後會成為什麼樣子,即便到最後已經註定,但那個註定,需要我們去發現,去探索,難道這個世上還有什麼比知道自己最後會成為什麼樣子更有趣的事嗎?
為著這樣有趣的事,難道不值得我們去努力?
當然,如果覺得不努力,是註定要不努力,那也是不無道理的。尼采瘋了,或許他並沒有瘋,他只是之前來到了一個不正常的世界,而最後還是回到了他那個正常的世界,只是我們大多數人認為那個世界不正常,而這一個世界才正常。而他那一個世界,是他已經註定的歸宿。而我們,也有一個我們自己的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