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校媒記者 洪舒雲 魏卓 劉學東)“一生只做一件事,就是從事計算機普及和大學計算機基礎教育,將平凡工作做出偉大。”不久前,年近90歲的計算機教育家譚浩強,在百度AI開發者大會上說道。
上世紀70年代末,譚浩強開始投身於計算機教育領域。就這樣,他整整為此奮鬥了40多年。在大學期間,譚浩強沒有學過計算機。為了自己的理想與抱負,44歲時,他開始自學計算機知識。“邊學邊幹,自學成才,沒有周末,沒有假期,一天15個小時幹到深夜。”這是他對那段日子的總結。
從自己學會領悟到教育教學、科學普及,這是很大的跨越。如何讓大眾不畏懼複雜的概念、一看就懂、一試就會呢?為此,他深入研究初學者的特點,根據實際情況,把原來“提出概念-解釋概念-舉例說明”的“老三部曲”,改為“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分析提高”的“新三部曲”,用新的邏輯和讀者容易理解的方法語言講述計算機知識,尋找適合初學者的學習方法,開創計算機書籍貼近大眾的新風,得到了社會的廣泛認可。
譚浩強曾透過電視臺向全國系統地講授了BASIC,FORTRAN,COBOL,PASCAL,C,QBASIC,Visual Basic共7種計算機語言。除授課外,他先後編撰150多種計算機著作,主編400多種計算機書籍,編著和主編的書發行量超過6000萬冊。
“創造吉尼斯世界紀錄”“教授計算技術的大師”“普及現代科技之巨擘”“20世紀最有影響的IT人物”“計算機教育領域的旗幟和標杆”……這都是屬於譚浩強的名譽和標籤。在他看來,不管有再多的頭銜與榮譽,“桃李滿天下”才是對他最高的讚賞。“無論我走到哪裡,都有人對我說,我是你的學生,我是看你的書進入到計算機領域的。”
“我們要推動AI普及的高潮,抓住機遇,使大家都有用武之地。”如今,譚浩強希望AI技術普及也可以像計算機普及那樣,打破專業技術壁壘,逐漸消除大眾眼裡“高不可攀,望而生畏”的AI刻板印象,讓AI技術真正造福大眾、造福社會。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