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對於在中國市場有業務的很多電動車廠商來說,可以說是非常“甜蜜”的,這一年,國內以電動車為代表的新能源汽車銷量猛漲,中國市場全年新能源汽車市場銷量接近340萬輛,11月國內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突破了20%,包括特斯拉、比亞迪、蔚來、小鵬、理想等品牌銷量持續增長,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一片欣欣向榮!如果按照2021年的市場態勢展望2022年的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確是充滿了希望和樂觀,國內新能源汽車發展在這一年或許還能繼續實現大的突破。
不過當時間來到2021年和2022年相交的時間檔口,國內新能源汽車在需求端之外,卻出現了一些小小的變數,其中比較突出的問題有三個,一是動力電池漲價;二是補貼退坡;三是針對新能源汽車的補貼大退坡。這三個方面,實質都是提升了廠商生產和銷售電動車的成本,消費者需要負擔的費用也會更多!
2021年下半年,國內很多動力電池供應商針對動力電池釋出了漲價通知,比亞迪之前已經發布了通知,其他電池供應商也在跟進,到了2021年年底,磷酸鐵鋰的價格是每噸26.15萬元,是2021年年初的5倍之多!深究動力電池漲價的原因,本質上沒有任何意義,因為這已經是既成事實了。不過對於電動車廠商來說,這可不是一個好訊息,因為動力電池作為電動車最不可或缺的部件之一,也是成本重要的組成部分,動力電池價格猛漲,必然導致很多新能源汽車廠商的電動車生產成本大增。
動力電池價格猛漲,電動車生產成本出現上漲,就很考驗廠商的實力了,對於那些銷量很高的廠商,比如比亞迪、特斯拉這樣的廠商,由於生產規模足夠大,銷量也足夠高,所以電池價格上漲產生的成本可以被比較高的產量和銷量給均攤掉。而且這些廠商的品牌口碑和市場認可度相對較高,所以就算一些成本被轉嫁到產品價格上,對於其產品銷量也不會產生致命的影響!
但是對於一些還處在上升期,銷量比較一般,消費者對其價格也比較敏感的廠商和品牌,情況可能就比較不樂觀了,電池價格大漲,成本沒有很高的銷量進行分攤,消費者對於產品終端價格上漲也不認同,那可能就比較尷尬了,可能就要在維持銷量和維持利潤之間“選邊站”了!
當然“壞訊息”不是電池漲價這一個,進入2022年之後,國內新能源汽車補貼將在原有基礎上繼續退坡30%,新能源補貼的退坡,必然引發一些品牌和產品的漲價潮,現在特斯拉、小鵬多款車型的價格已經確定上漲,小鵬汽車最高漲價幅度達到5900元,當然還有很多電動車品牌正在醞釀漲價!實際上,和動力電池漲價,新能源補貼大退坡導致的結果,一樣也是產品終端價格上漲,如果廠商不願意承擔上漲的部分,那麼消費者就要承擔價格上漲的部分了!
所謂“屋漏偏逢連夜雨”,在新能源汽車,尤其是電動車的終端價格可能呈現全行業上漲的情況下,其他行業也出來“分羹”了。2021年年末,很多電動車車主表示續保的時候,發現新一期的保費報價相比於之前上漲了很多,其中一些甚至出現了翻倍的情況。隨著新能源汽車的保有量越來越高,保險公司對於電動車安全的憂慮,都反映到了保費上,很多車主表示,自己購買電動車本身就是為了省錢,結果省下的油費,又全部交給保險公司了!
所以其實從上述三種情況來看,未來一年,電動車出現全行業漲價的可能性是比較大的。大家也都知道,價格的槓桿作用任何時候都是存在的,尤其是在很多電動車目前無法用於剛需的情況下,實際上價格的變動是會影響到消費者的購買決策。因此在我們看來,在新能源汽車還沒有“成年”的情況下,一些外部的壓力就已經作用到了它們身上,2022年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勢頭可能會有所減弱,倒不是說直接按下暫停鍵,因為有些消費者可能會選擇觀望,或者繼續購買燃油車產品。所以“狙擊”電動車迅猛發展勢頭的因素還是存在的,就看到時候影響到底有多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