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底溝時期(距今6000年至5000年左右)是仰韶文化最繁盛、影響力最大的時期,那個階段被考古專家稱為“文化意義上最早的中國”,當時的社會生活什麼模樣?
9月19日,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員楊利平在“仰韶文化考古發現與研究”系列學術講座第九期上,以陝西高陵楊官寨遺址考古發現為例,分析了仰韶中期的聚落、社會與文明。
楊官寨遺址總面積超80萬平方米,是關中地區仰韶中晚期規模最大的聚落之一。經歷年發掘,在遺址中心和東北部,先後發現目前已知的廟底溝文化最大的環壕聚落、環壕西門址、大型墓地和中央水資源利用系統,填補了相關領域考古發現的空白,首次從整體上構建了仰韶中期一處典型遺址的聚落佈局。楊官寨遺址的重要發現曾兩次獲得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在講座中,楊利平首先介紹了楊官寨遺址的概況、調查發掘情況以及重大考古發現。認為楊官寨遺址是20世紀50年代半坡遺址發掘以來,陝西又一具有長遠影響的仰韶文化考古發現,為認識關中地區史前文化的發展和在中國史前文化發展中的地位和貢獻提供了實物依據。楊官寨遺址超大型的規模、規範有序的規劃、對稱佈局的環壕聚落,已初具有早期城市的雛形,奠定了其在廟底溝文化時期中心聚落的性質和地位,為中國古代城市起源發展研究提供了材料。
楊利平還分析了仰韶文化中期的社會文化生活。以楊官寨遺址為代表的仰韶中期廟底溝文化,依託優越的自然條件,繼承了半坡文化深厚的底蘊和農業生產傳統,大約在距今6000年左右,積極發展旱作農業,粟的比例已經超過了黍,並引進了水稻的種植技術。大量大型陶器的出現反映出當時糧食已經有了結餘。
楊官寨遺址多學科綜合研究,為復原接近真實的史前社會提供了基礎。尤其是DNA全基因組的分析,揭示出以男性為繼承符號的男權社會的確立,當時,男性逐漸主導了社會生產、生活,對於我們認識仰韶中期的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楊官寨遺址出現的環壕類大型工程、集中出土文物的西門址等特殊場所,出土人面像陶器、陶祖、石琮、石璧等特殊器物,為認識中國文明的起源發展提供了依據。
楊利平還在講座中提到了廟底溝文化與中國歷史記載、族群的對應。經過近千年的發展與積累,廟底溝文化積蓄了強大的力量,以其極具特徵的彩陶和尖底瓶,對周邊的考古學文化形成了強烈的影響。從考古發現上看,西至青海、東至東海,南至長江流域,北至蒙遼地區,結成了大的中華原始文化共同體,這是中華民族歷史上第一次大的民族與文化的同一體。其領域之大、文化認同之深、歷史影響之久,世界罕見,形成了“文化意義上最早的中國”。而且這一範圍與《史記*五帝本紀》中記載的黃帝行蹤:“東至於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於空桐,登雞頭。南至於江,登熊、湘。北逐葷粥,合符釜山,而邑於涿鹿之阿”高度吻合。
編輯:趙霄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