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想好了,先拿下徐圓朗,再班師回朝,深藏功與名。
可就在此時,李世民收到了老爹的聖旨:二郎啊,你趕緊將兵權移交給齊王李元吉,然後火速趕回京城,老爹想你了。
武德五年(622)四月初九,風塵僕僕的李世民到達長安城外,李淵親自到長安城東的長樂坂迎接,給予了至高的君臣禮遇。
李世民一本正經:陛下,為何會召兒臣緊急回京,是否出事了?
李淵顧左右而言他:二郎啊,沒啥大事兒,朕就是想你了,想見見你。
直覺告訴李世民,背後一定有貓膩,否則老爹不會置大局於不顧。李世民來不及多想:陛下,如今劉黑闥出逃突厥,徐圓朗還在河北興風作浪,如果剷草不除根,後患無窮啊,兒臣懇請趕赴前線,主持大局。
事實上,召李世民回京並不是李淵的本意,他內心其實也有愧,既然話都說了,面也見了,自然找不到挽留的藉口。很快,李世民便重新回到了工作崗位,至於老四,還是跟著打醬油吧。
劉黑闥兵敗洺水後,帶著兩百騎兵逃奔到東突厥。對頡利可汗來說,他不想看到李淵坐穩皇位,否則就會失去和李淵討價還價的餘地,突厥人在中原的利益也沒法保證。因此,面對劉黑闥的結盟請求,頡利可汗毫不猶豫地答應了。
兩位大佬喝著美酒,欣賞著突厥美女的舞蹈,在祥和的氣氛中定下了簡單粗暴的計劃:突厥人免費給劉黑闥一支騎兵,協助他奪回河北戰場的控制權,與此同時,頡利可汗會親自率領十五萬大軍前往雁門關,準備奪取幷州。
十五萬大軍。可以這樣說,頡利可汗與李淵翻臉了,李唐和東突厥的蜜月期正式結束。戰爭,將會成為兩國接下來的主旋律!
武德五年(622)六月,劉黑闥率領突厥騎兵進攻定州。
大家好!我劉老黑出了一趟遠門,找了個大靠山,實力歸來了!最興奮的莫過於曹湛、董康等舊部,他們二話不說,當即糾集了一幫舊日兄弟前去投奔,再加上劉黑闥在河北的品牌影響力,很快便成了氣候。
劉黑闥回來的時候,李世民正在山東干徐圓朗,一連拿下了十幾座城池,形勢一片大好。按照李世民的部署,他要立即揮師北上鎮壓劉黑闥的。然而,老爹的聖旨又來了:二郎,朕還是想你,你趕緊回來吧。哦對了,朕特地給你修了一座宮殿,取名為弘義宮,你回來後就去住吧。
李淵可能沒想到,這座宮殿其實是給他自己修的,因為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便將他安排到了弘義宮居住。當然,這些都是後話。
李世民不在,誰有資格做平叛的總指揮呢?
李淵表示,人選還是很多的,比如淮陽王李道玄,身份是李淵的堂侄,李世民的堂弟,性格敦厚謹慎,武藝和勇氣俱佳,常年跟隨在李世民的身邊,對軍中事務頗為了解,由他擔任主帥,軍事上可行,李世民也容易接受。
武德五年(622)七月,李淵封李道玄為河北道行軍總管,全權負責河北的平叛事宜。
劉黑闥第二次出山,靠的是突厥騎兵,他們是刀鋒,是威懾力,劉黑闥能否成事,還得靠他自己。事實上,突厥人的掩護工作做得十分到位。
武德五年(622)八月,頡利可汗率領十五萬騎兵南下,數天之內便攻破了雁門,並在幷州、原州等地大肆劫掠。左武衛將軍段德操、雲州總管李子和等人無法抵抗,只能向中央政府求助。
突厥人雖然是狼子野心,但以往只不過派些小股兵力南下,這一次發兵十五萬,還真是第一次。原因可能有兩個:第一,利用突厥主力吸引唐軍前往山西境內,掩護劉黑闥在河北、山東的軍事行動,這個目的已經順利達成。第二,頡利可汗恐怕真的不希望李淵這麼早坐穩江山,因此不惜以兩國交戰的暴力方式,將中原地區再一次拖入戰爭的泥潭。
這一次,李淵派出了最強大的陣容:皇太子李建成,以及秦王李世民。兄弟倆的目的是一致的:瓦解頡利可汗的進攻!兩個兒子離開之後,李淵又在八月十二日召開了帝國最高級別的軍事會議,商討對東突厥的戰時國策。
李淵丟擲了一個問題:對東突厥,朝廷是和還是戰?想都不用想,朝中大臣肯定分為兩派。不過,並不是主和派和主戰派,而是主和派、先打後和派。
主和派勢力:以太常卿鄭元璹為首,他認為和突厥人有些小摩擦是正常的,可大規模的戰爭會加深兩國百姓的仇恨,因此就別打仗了,直接談和吧。
先打後和派:以中書令封德彝為首,他認為突厥人仗著無敵騎兵,總喜歡南下騷擾,至於背信棄義更是家常便飯。如果直接求和,他們明年還會再來,不如先打一仗,在取勝的情況下再和他們談和。
總而言之,君臣達成了基本共識:唐朝剛剛立國,目前消滅不了突厥,無非是站著談和還是跪著談和的問題。關鍵時刻,李淵定了一個基調,李唐想要站穩腳跟,除了穩住頡利可汗,還得拿出大國的氣勢,這一戰,必須得打。
武德五年(622)八月二十日,幷州大總管,襄邑王李神符(李淵的堂弟)在汾水之東大敗頡利可汗,隨後,汾州刺史蕭顗乘勝追擊,殺敵五千。
幹得漂亮,還要繼續打下去嗎?
李淵表示,目前的威懾程度剛好,如果再打下去,就有點得理不饒人,傷人感情了。再看看頡利可汗,雖然暫時吃了憋,可並沒有太生氣,他命令部隊駐紮在介休到晉州幾百裡之間的山谷,擺出滔天的聲勢,也不知道要做給誰看。
武德五年(622)八月二十九日,鄭元璹(shú)前往突厥軍營,遞上了李淵的國書。
事實擺在這兒,兩邊都是超級大國,如果真刀真槍地幹起來,堪比後世的核武器戰爭,絕對是亡國滅種的後果,因此最好的辦法就是都別真的動手。
鄭元璹數次出使突厥,是處理外交事宜的高手,對突厥的習俗,以及統治者的心思研究得透透的,沒有絲毫怯場。談判桌上,鄭元璹興致高昂,他先是聊起了李淵和東突厥結盟的歷史,把兩國百姓的友誼做了一次昇華,隨後又讚譽突厥人是塞外的雄鷹,尤其是頡利可汗,講話一向擲地有聲,如今背棄盟約,興兵來犯,確實有點不太講究。
鄭元璹的口才真不是蓋的,他將頡利可汗高高舉起,又輕輕敲打,一席話下來,居然讓頡利可汗的羞恥心開始盪漾起來。
鄭元璹一看,火候差不多了,得上正菜了,於是正襟危坐:“可汗,臣有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頡利可汗:“特使請講!”
鄭元璹:“突厥畢竟是遊牧民族,和大唐的風俗不太一樣,就算你們拿下了中原,能守得住嗎?再者說,戰爭過後,金銀珠寶都被您手下搶走了,您什麼也得不到。如果陛下能夠撤兵,大唐願意將珠寶雙手奉上,這樣也免去了兵戎相見,否則兩國之間的恩怨,世世代代都會糾纏不清啊!”
話說得很清楚,講和,大家都有面子,你還有好處可得。不講和,咱們就開打,而且後世子孫繼續糾纏,看誰能滅了誰!
此時的頡利可汗很像是戀愛中的小姑娘,明知道男朋友愛著你,寵著你,卻還是想著鬧出點兒動靜,讓男朋友一次次地給你承諾!白話一點,頡利可汗在刷政治存在感。好了,李唐的高層都表態了,你還想打嗎?
頡利可汗:好得很,既然你們態度端正,哥幾個就回去了,江湖再見。
就這樣,一場可能發生在唐朝和突厥之間戰爭消弭於無形。
接下來該弄誰了?
劉黑闥,後臺都走了,他還能蹦躂多久?
這樣吧,大郎、二郎,你們辛苦了,回京城休息一段時間。老四,打劉黑闥的事兒就交給你了,封你為領軍大將軍、幷州大總管。
李淵是皇帝,也是個父親。數年前,李元吉面對劉武周的進攻,棄全城百姓於不顧,將太原城拱手送給了敵人,這多少讓他的職業生涯有了汙點。這一次,李淵幾乎是以河北地區的安定為賭注,為李元吉爭取了一次翻盤的機會。只要平定劉黑闥,李元吉就可以洗刷恥辱,重新做回男人。
悲劇的是,李元吉還沒到達戰場,前方就傳來了噩耗:李唐宗室,河北道行軍總管李道玄被劉黑闥所殺。這可是個爆炸性新聞啊。
李道玄雖然只有19歲,卻常年征戰,戰鬥經驗非常豐富,而且李淵給了他3萬精兵,還特地給他配備了老將史萬寶(隋朝猛將史萬歲的弟弟,出生在軍事世家,歸降唐朝之後,被封為原國公),以防萬一。
事實上,後勤保障沒有問題,問題出在了作戰思路上。
史萬寶覺得,他是皇帝親封的副帥,帶著皇帝的殷切囑託,因此李道玄應該尊重他的意見,凡事和他商量著來。可李道玄是堂哥李世民的狂熱粉絲,對他天馬行空的打仗風格極度欽佩,他覺得在戰場上就應該不拘一格,隨時變換思路,因此對史萬寶穩紮穩打的策略根本不屑一顧。
武德五年(622)十月十七日,劉黑闥和李道玄在下博(今河北省石家莊市深澤縣)相遇。
兩軍交戰之前,李道玄和史萬寶就已經商量好了,他先率領騎兵衝鋒陷陣,等劉黑闥陣勢大亂,史萬寶再率軍出戰。計劃沒問題,可令李道玄沒想到的是,史萬寶卻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盤。史萬寶覺得,李道玄喜歡貪功冒進,擅長玩“極限挑戰”,遲早得玩完!而劉黑闥滅了李道玄之後,一定會驕傲自滿,到時候他再出馬,打劉黑闥一個措手不及,功勞自然全是他的。
好一個如意的算盤,可人算畢竟不如天算啊。
史萬寶沒想到,李道玄是李世民親手培養出來的戰將,李唐的宗室成員,李淵的重點栽培物件。說白了,他就是唐軍的精神領袖,唯一的前線總指揮。
按照史萬寶的計劃,李道玄順利地完成了他的使命,橫屍當場。然而,當史萬寶整軍突襲的時候,發現將士們的狀態完全不線上,一個個肝膽俱裂,畏敵不前,史萬寶連劉黑闥的面都沒見到,就灰溜溜地逃了回來。
李道玄兵敗被殺之後,李世民曾經發出過感嘆:“哎!這個堂弟,一直就以我為偶像,喜歡模仿我孤軍深入,都是我害了他啊。”
李世民的潛臺詞恐怕是:這個傻表弟,老子孤軍深入,那是仗著身邊有尉遲敬德、秦叔寶這群殺才,你個小屁孩,身邊有啥?
李道玄兵敗,李元吉便成為抵禦劉黑闥最重要的一道防線。
遺憾的是,李元吉本質上就是一位紈絝子弟,雖然手握重兵,卻連和劉黑闥對陣的勇氣也沒有,眼睜睜地看著河北落入到劉黑闥的手中。朝廷的示弱,讓河北的州縣大失所望,大家紛紛選擇投靠劉黑闥。
歷史證明,李淵選擇李元吉就是個錯誤。大敵當前,前線需要主帥,他必須要在皇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中間做出選擇。
文/九皋寒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