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國大將陳賡曾經有過這樣的評價:越軍和法帝真是一對絕妙的對手,兩方的戰鬥力都不相上下……法帝從未主動衝鋒,每次都擺著捱打的架子,假若越方戰鬥力提高一步,法帝必遭驅逐。
這是陳賡大將帶領中國援越軍事顧問團,指導越軍作戰指揮時寫下的一段文字。中國不但提供了大批軍事物資,還幫助越南人民軍組建首批正規部隊,使越軍發生了脫胎換骨的變化。
但是,裝備、編制等外在的東西容易改變,軍心、指揮水平等等內在的素養卻很難一下子扭轉過來,只能透過不斷的實戰來磨鍊,或者說必須交點學費。
幸運的是,越南最初的對手是法國,一個讓人不太好評價的敵人,歐洲傳統強國和安理會五常之一,一戰打滿四年不屈服,二戰堅持六週便投降。二戰後,法國不甘心失去越南這塊碩果僅存的殖民地,出兵鎮壓以胡志明為首的越盟即越共的前身,並重新控制住局面。
即使胡志明得到中國的援助,法國殖民當局其實仍然佔有絕對優勢。越軍正規部隊不過4個步兵師和1個炮兵師,總兵力在5萬人左右。而常駐越南的法國殖民軍有23萬,發現越軍實力增強後,法國進一步加大兵力,到1954年時已達到33萬。
奇怪的是,33萬法軍在一次戰役中損失1.6萬人,相當於總兵力的二十分之一後,居然馬上承認自己失敗,全面退出了越南。陳賡大將對法國人的評價還真是精準,喜歡捱打,只要把他打疼了,戰爭也就勝利了。
這場決定越南命運的戰役發生了越南西北部的奠邊府,因此史稱“奠邊府戰役”。奠邊府本來是越共控制區,法國殖民軍總司令納瓦爾突發奇想,派遣精銳傘兵突襲奠邊府,意圖切斷越南與寮國之間的通道。
由於奠邊府遠離越共核心地區,胡志明、武元甲等越共領導人一開始並沒有過於關注。沒想到法國人很快又空降大批傘兵到奠邊府,使守軍上升到20多個營共1.6萬人。
既然法國人主動送上門,哪有拒絕的道理,奠邊府孤懸越西北,法軍只能透過空中進行補給,這是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中國顧問團的團長韋國清建議胡志明,集中野戰兵力圍殲奠邊府法軍。
法國人選擇的這個奠邊府戰場也很有意思,位於一片谷地之中,四周都是崇山峻嶺,只要越軍將其包圍,便自動佔據了制高點,可以居高臨下開炮。韋國清和顧問團的其他成員頗為納悶,法軍是專程來被包圍的嗎?
更讓韋國清驚訝的是,法國傘兵拼命修跑道、築工事,卻沒有向外出擊,更沒有佔領制高地,又是一副等著捱打的樣子。只要我的殼夠硬,你就拿我沒辦法,法國人大概是這樣想的吧。
1954年3月,越南人民軍幾乎所有的正規軍,第304、308、312、316步兵師和第351炮兵師全部集結完畢。顧問團成員看著中國援助的美製105毫米榴彈炮感嘆地說:解放戰爭都捨不得用這些寶貝,夠法國人好好吃一壺的。
奠邊府守軍司令是傘兵指揮官卡斯特里准將,發現越軍有攻打自己的跡象後,這位準將還用飛機給胡志明空投了一封信,對越軍的到來表示歡迎,可見他對奠邊府的防禦非常有信心。
第308、312師是中國顧問親自幫助組訓的,每個作戰營都有中國顧問協助指揮。主攻營勘查進攻出發陣地時,中國顧問發現了一個不起眼的細節,地上遺留有菸頭。
越軍幹部對此不以為然,中國顧問卻說,這種煙只有法國人才抽,應該是法軍偵察兵留下的,這個陣地可能已經被法軍標註過了,應該讓部隊多修一些防炮工事,以防法軍炮擊。
越軍幹部覺得這是小題大做,但又不好反駁中國顧問,一邊抱怨一邊修好防炮工事。戰鬥一開始,法軍的炮彈果然飛了過來,而且又快又準,若不是有防炮工事,主攻營恐怕要損失大半。越軍幹部對中國顧問的神機妙算欽佩不已。
3月13日越軍正式發起進攻,由第308和第312師主攻。出乎卡斯特里准將和法國傘兵意料的是,不僅是外圍的加布裡埃爾等據點,連整個營地的中心,比阿特麗斯據點都遭到了炮擊。
越軍擁有的大炮數量和質量讓法國人害怕,奠邊府周圍全是路都沒有的山頭,越軍又如何把重炮佈置在這麼近的地方?還是中國顧問出的主意,將105榴彈炮拆成零部件,靠人和騾子扛上山,然後組裝起來。而法軍是傘兵部隊,只有一些輕型炮,被越軍炮兵死死壓制住。
儘管炮兵佔據了上風,但越軍對外圍據點的攻擊並不很順利,多次開啟突破口,都被法軍打回來,還損失了不少部隊。不是越南士兵不夠勇敢,而是各方面都有問題。
守衛奠邊府的是法國傘兵,屬於真正的精銳部隊,技戰術水平較高,作戰意志頑強,經常發動反擊。法軍還安排了輕型坦克作為移動火力點,哪裡告急便馳援哪裡,數次截斷越軍後續部隊,使突進陣地的先頭部隊被孤立,甚至被法軍消滅或趕出來。
中國顧問讓各部暫停進攻,總結經驗,重新制訂進攻計劃,尤其要求團營級越軍指揮員要靠前指揮,一旦開啟突破口,必須馬上投入後續梯隊,保證及時擴大戰果,鞏固已佔陣地。
越軍起先以幹部寶貴為藉口,對靠前指揮有一定的牴觸,在中國顧問團的竭力要求下,武元甲等高階將領終於下達命令,這才使越軍的攻擊有了起色。
隨著加布裡埃爾等外圍據點的失守,法國政府開始擔心起來,看來奠邊府有失敗的可能,守在那裡的1.6萬傘兵可是駐越法軍的精華所在,當真賠不起啊。
法國政府連忙向美國求援,希望美國能提供更多的援助,以擺脫眼前的困境。正好美國剛剛從朝鮮戰場脫身,眼看停戰協議即將簽訂,艾森豪威爾總統認為有必要在東南亞投入更多的精力,以防止法國的失敗。
美國政府為此發表了一系列強硬講話,公開宣佈將向法國提供更多的運輸機和軍用物資,甚至包括使用原子彈。美國的一番話給法國人打了一針強心劑,同時也讓越共領導人擔憂起來。
奠邊府前線集中了越共最主要的作戰力量,萬一美國真的用原子彈怎麼辦?反正前期消滅了數千名法國傘兵,這個勝利已經是空前的,不如暫時撤軍吧。這是不少越共領導人的想法。
韋國清了解到這一動向後,馬上告訴他們,杜魯門也威脅過要用原子彈,可最後怎麼樣?美軍在朝鮮被志願軍消滅數十萬,都沒敢用原子彈,難道會為了法國人而冒天下之大不韙,被全世界人民指責嗎?
這話有道理,胡志明、武元甲等越共領導人相信中國同志的判斷,決心不再保留兵力,全盤壓上,務求全殲奠邊府之敵。統一思想後,4個步兵師全面開花地展開攻擊。
法軍在奠邊府修了兩個野戰機場,靠運輸機維持著守軍的補給和士氣。加布裡埃爾外圍等據點失守後,越軍炮彈打進了機場,大量運輸機被打壞,不得不改為空投,不少物資飄到了越軍陣地上,反而讓越軍士氣大振。
3月30日戰役進入第二階段,越軍向法軍內部防線發起進攻。修過馬其諾防線的法國人還是很擅長防守的,工事修得既堅固又巧妙,屢屢讓越軍無功而返。在5個相互可以火力支援的高地前,越軍遭到了很大的損失,武元甲親自指揮也無濟於事。
但是,連續不斷的激烈戰鬥嚴重削弱了法軍的兵力和士氣,能夠戰鬥計程車兵只剩下4000多人,陣地範圍也越來越小。韋國清要求各部不要害怕犧牲,我們困難敵人更困難,現在正是拼意志的關鍵時刻,就看誰能堅持到最後。
首先崩潰的是法國人,這些法國傘兵並不完全是法國人,有7個營屬於大名鼎鼎的外籍軍團。他們有來自阿爾及利亞、摩洛哥等地的殖民地士兵、有投降的德國軍人,還有加入法軍的越南人。
他們雖然都受過嚴格訓練,自認為是精銳的傘兵,但是面對毫無希望的戰局,這些沒有法國國籍的軍人又有多少願意戰死沙場?殖民地士兵最早被嚇破膽,也有人拒絕作戰,軍官拿他們無可奈何。
4月下旬,從中國運來的720噸彈藥以及1個高炮團抵達前線。法國空軍必須付出很大的代價,才能維持空投數量,但仍無法滿足卡斯特里准將的需要。
5月7日,越軍攻佔最後的一個據點埃利亞娜,殘存的法軍分散在幾個孤立據點裡,有組織地抵抗全部瓦解。卡斯特里准將知道末日已經到來,宣佈停止戰鬥,也就是投降。
奠邊府戰役至此全部結束,法軍戰死2000人,1.4萬人被俘,其中包括7000名傷員。外界估計越軍戰死8000人,受傷1.5萬,若真是這樣,越軍4個步兵師的戰鬥力量應該基本耗盡,這顯然是不可能的。不過,越軍傷亡應該大於法軍,這是攻堅戰鬥的通常情況。
這1.6萬傘兵是法國在越南最大的機動兵力,法國人無法承受如此巨大的損失,主張對越強硬的內閣倒臺,繼任政府在戰役失敗的一週後簽下《日內瓦協議》,宣佈撤出越南。
原來那30多萬殖民軍只是徒有虛表,打打游擊隊還湊合,一遇上強敵,法國人知道他們靠不住,不如早點散夥吧。經歷過二戰後,法國人可能覺得投降其實也沒什麼,不照樣是五常之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