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昭和勢力成功給自己招來兩顆核彈,殘酷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在1945年9月2日結束了。作為當時軍事實力最強的國家,美國卻並不能因為戰爭的勝利而鬆一口氣。
因為失去了共同的敵人,另一個在二戰中崛起的超級大國蘇聯和美國的合作前提不復存在,雙方逐步形成了兩大陣營開始軍事對峙。
得益於瓜分了德國的軍事科技,蘇聯海軍的艦艇製造水平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尤其是611型(北約命名為Z級)、613型(北約命名為W級)等等借鑑了末代U艇技術的新一代常規動力潛艇服役,讓以美國為首的北約海軍面臨了不小的反潛壓力。
因此,基於二戰時期發展而來的大型4000噸級驅逐艦平臺,新建一批搭載新式反潛武器的驅逐艦,成為了二戰後美國海軍艦艇發展的目標之一,這個目標的最終產物,就是美國戰後第一代驅逐艦,也是最後一代純火炮驅逐艦——福萊斯特·謝爾曼級(Forrest Sherman)驅逐艦,該級艦共建造18艘,首艦以1951年去世的美國海軍作戰部長福萊斯特·P·謝爾曼命名。
福萊斯特·P·謝爾曼,美國曆史上最年輕的海軍作戰部長之一
和前輩相比,福萊斯特·謝爾曼級的滿載排水量達到了4050噸,長度達到了127米,體格已經快接近戰前的某些輕巡洋艦。作為戰後艦艇,福萊斯特·謝爾曼級專門設計了大型的雷達三角桅杆,來架設SPS-40對空搜尋雷達和SPS-10對海搜尋雷達,這是該級驅逐艦和基林級、艾倫·薩姆納級等二戰末期驅逐艦最大的區別。
在武器裝備上,福萊斯特·謝爾曼級使用了全新的54倍徑版的Mk.42型127mm艦炮和Mk.33型76mm防空炮,這些火炮均可以在雷達和自動火控的指揮下完成高速射擊,是戰後第一代美軍艦艇防空火力的標配,替代了老舊的,已經無法適應噴氣機時代防空的127mm/38英寸艦炮和博福斯防空炮。
Mk.42型127mm艦炮,倍徑被提升到54倍,是很長一段時間內,包括美國在內的西方國家海軍標配的艦炮
Mk.33型76mm防空炮是戰後美軍的新一代中程防空武器,能在雷達引導下全自動射擊
在美國人急需改進的反潛方面,福萊斯特·謝爾曼級以SQS-23型聲吶為核心搜潛裝置,這是美國海軍第一種採用大型圓柱形基陣聲吶,具備主被動兩種工作方式,能夠進行進行全向搜尋和定向跟蹤,探測效能比二戰時期的聲吶進步不少,另一方面,福萊斯特·謝爾曼級採用的是由英國引進的Mk.15型刺蝟炮和Mk.37型電動聲自導魚雷的反潛武器組合,形成了遠近兩層反潛圈,比二戰時期的普通深水炸彈強出很多。
幾種戰後初期的美製聲吶體積對比,可見SQS-23巨大的陣面,帶來的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更遠的探測距離
作為美國最後一級純火炮驅逐艦,福萊斯特·謝爾曼級驅逐艦和鐵幕對面的56型驅逐艦一樣,在幾十年的服役生涯中經過了改造,例如拆除了過時的76mm防空炮、533mm魚雷發射管和刺蝟炮,安裝“阿斯洛克”反潛火箭發射器、新的Mk.32型324mm魚雷發射管和SQA-10型拖曳聲吶。
經過現代化改進的福萊斯特·謝爾曼號,艦舯的533mm魚雷發射管已經被拆除
經過現代化改進的巴里號(USS Barry),後甲板上有“阿斯洛克”反潛火箭發射器
“阿斯洛克”反潛火箭發射器,是包括美國在內的西方國家海軍標配的反潛武器
Mk.32型324mm魚雷發射管,直到今天,阿利·伯克級導彈驅逐艦仍然在使用它
其中四艘福萊斯特·謝爾曼級還接受了防空導彈化,將後甲板的艦炮全部拆除,換成了可以發射RIM-24韃靼人防空導彈的Mk.13防空導彈發射裝置,由此成為了防空導彈驅逐艦。
經過防空導彈化改進的德凱特號(USS Decatur),後甲板上有Mk.13防空導彈發射裝置
Mk.13防空導彈發射裝置,可以發射韃靼人防空導彈和後來的標準系列防空導彈,是包括美國在內的西方國家海軍標配的防空武器
不過最有意思的改進是該級艦的12號艦赫爾號(USS Hull),該艦安裝了一門Mk.71型203mm艦炮進行新一代大口徑輕型火炮(MCLWG)的測試,這門艦炮的技術來源於得梅因級巡洋艦,具備和原型相似的射擊速度,但是美國海軍在測試中發現,該炮的效能和使用火箭增程彈的5英寸艦炮相比沒有太大優勢,因此在1978年停止研發。
福萊斯特·謝爾曼級驅逐艦從1982年開始陸續退役,除三艘以博物館艦留存外,其餘艦艇在世紀之交被拆毀或者作為靶艦擊沉。不過作為戰後美國海軍的第一代驅逐艦,由這一級驅逐艦發展而來的孔茨級和亞當斯級驅逐艦,成為了美國第一代真正意義上的導彈驅逐艦,可以說,福萊斯特·謝爾曼級是美國海軍邁向導彈時代前,一款經典的承前啟後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