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千人冰上藝術節、一部歷時3年的冰球紀錄片,讓匯佳學校成了這個冬天北京最“火”的地標。
1月7日,距離冬奧會開幕還有50天,一部名為《冰上時刻》的紀錄電影在全國院線上映,片中的主演之一曲瑞晨正是“冰雪強校”北京市私立匯佳學校6年級的學生,他也是匯佳學校綠龍冰球隊的隊長。
電影上映前一天,匯佳學校更是以“燃情綠雪 築夢冬奧”為主題,在校內5000平米綠雪冰場隆重舉行了大型冰雪運動藝術節,近千名師生將舞蹈、音樂劇、器樂演奏、歌唱、鋼琴等多種表演藝術與花樣滑冰、速度滑冰、冰球等冬季運動專案融為一體,橫跨10餘學科。
其精彩程度連央視都進行了專題報道。
北京市私立匯佳學校,
#北京市私立匯佳學校冰雪運動藝術節 中國國際電視臺報道:北京市私立匯佳學校是京城少有的將滑冰和冰球作為主修學科的學校。匯佳冰雪教育課程已在6~19歲學生中完成普及,旨在為學生提供全面發展的機會。 Beijing Huijia Private School are among a few schools in the capital to list skating and ice hockey as the main subjects trying to develop the students‘ all round possibilities. #北京冬奧會
影片號
△央視英語國際頻道(CGTN)表示:北京市私立匯佳學校是京城少有的將滑冰和冰球作為主修學科的學校。匯佳冰雪教育課程已在6~19歲學生中完成普及,旨在為學生提供全面發展的機會
一部影片,一場冰雪藝術節,不得不說這個冬天,匯佳學校太“燃”了!
在3億人上冰的序曲中,曲瑞晨和另外兩位小朋友看似只是微不足道的3個人,但卻是中國冰球未來的希望之火。
而促成這部影片拍攝的正是曲瑞晨媽媽在4年前的一次玩笑式的“毛遂自薦”,那一年曲瑞晨7歲,在北京某俱樂部重組的少年冰球隊訓練。
場上威武矯健的球手,脫掉“鎧甲”後竟是一群瘦小天真的孩子,這一幕擊中了導演劉漢祥,“我由此看到這項體育運動對孩子的影響和塑造。”
- 體育教育究竟能夠給孩子們帶來怎樣的改變?
- 在追求藝體和學科“雙優”的當下,什麼樣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
- 父母、學校在孩子的成長中扮演了怎樣的角色?
帶著這些問題,劇組輾轉北京、俄羅斯、瑞典、加拿大等地,圍繞3組家庭展開歷時3年的拍攝,抽絲剝繭地揭開了冰球這項“小眾”運動“追夢者”背後不為人知的艱辛和抉擇,同時也更深一步探討了當代家庭在面臨教育問題時一定會遇到的諸多困境。
在首映禮的現場,匯佳學校執行校長李豔麗動情地說道,“紀錄片和教育一樣都是時間的藝術,匯佳學校用29年的教育實踐為孩子們建立了以學科、藝術、體育為支撐的課程體系,目的就是滿足全人教育中學生的發展需求,為成為終身學習者,具備全球勝任力做充分的準備。”
△北京市私立匯佳學校綠龍冰球隊
#01
12歲8年球齡
他說“喜歡滑得快時,風從耳邊吹過的聲音”
決定拍攝《冰上時刻》的那年,劉漢祥導演初為人父。對於未知,他和所有新手爸爸一樣充滿了惶恐。
“如果我的女兒也迷上一個東西,我會不會支援她?我該怎麼支援她?如果她也要出國,離開我們,我會不會像這些家庭一樣,陷入特別糾結和焦慮的情緒裡面……”
這些問題正是他希望透過這部紀錄電影解答的,也是曲瑞晨一家的心路歷程。
和很多家長一樣,曲瑞晨的媽媽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思考如何廣泛地培養興趣。2歲那年,在朋友的建議下,媽媽給小瑞晨買了一副單排輪滑鞋,“沒想到他只用了一個多小時就能扶著床邊自己滑了,再過一個小時就能滿屋跑了。”
曲瑞晨喜歡的是速度,是“滑得特別快時,風從耳邊吹過的聲音”。
3歲到4歲,整整一年站在看臺邊不能參與的“延遲滿足”,讓他對冰球這項“又快,又颯,武裝起來像變形金剛”一樣的運動充滿了嚮往。以至於後來正式上冰後,“他從來沒有過‘厭冰期’”。
曲瑞晨的媽媽認為,在發展孩子的興趣的道路上,順應孩子的天性是最重要的,“‘推’是最無力的,孩子自己往前走才最有力。”
在影片當中,8歲的曲瑞晨問媽媽“你8歲辛苦,還是我8歲辛苦?”媽媽回答“你辛苦”。確實,從4歲開始,每週7天,每天平均3個小時給體育,週末還有更密集的訓練,有時候孩子們“累哭了,躺在冰上動不了,說不出話來”。
對於這份辛苦,家長們既心疼又欣慰。“國家女冰隊長曾經和他們說過,在備戰冬奧的時候,她們也經歷了魔鬼式的訓練,訓練到最後,她們已經完全感覺不到自己的存在了,她說那一刻我才知道什麼叫‘人冰合一’。”
曲瑞晨的媽媽在照顧孩子之餘還熱衷中國傳統文化,在她看來運動員的這種境界就是高度的“定”和“靜”,高度的專注,在冰球場高速運動中,運動員往往要在1、2秒內做出決定和判斷,靠的就是這份專注力,這是要透過大量的練習去“悟”的。
家裡大大小小20多個獎盃是對曲瑞晨8年來辛苦的最佳獎勵,“把獎盃舉起來的時刻,也是我最有成就感的時刻。”但他也慢慢地體會到冰球帶來的更多別的東西,比如,成長。
#02
“我們窮盡一生,也在尋找我們的正確答案”
影片裡,曲瑞晨有一個由世界知名球隊隊旗縫製而成的大毯子。“火焰隊、鯊魚隊、魔鬼隊,這個波士頓棕熊隊得過7次世界盃”,他一邊如數家珍,一邊笑著說將來有一天他要把自己的名字刻在“斯坦利杯”上,他堅定地認為自己將來一定要去打北美職業聯賽(NHL)。
“孩子的理想是純粹的,但也有可能是簡單的,因為面對理想時,他很難去判斷追求夢想,自己和家人可能要付出的代價。”李漢祥覺得這樣一部看似“體育題材”的影片,骨子裡還是關於教育本真問題的探索,“教育本身就沒有一個固定的方法。”
△曲瑞晨在俄羅斯哈巴羅夫斯克冰球學校接受短期集訓
在片子當中,瑞晨的媽媽是全力支援孩子追逐夢想的,為此她帶孩子去俄羅斯、去瑞典,最終決定送孩子去美國讀書,“在美國有更多比賽可以打,也更容易早點融入氛圍。”但這個決定卻遭到了爸爸的質疑。
“就一個孩子,這麼小就送出去了,每天擔心他,那我們活個啥?”這也說出了很多家長的心聲。
因為工作的原因,曲瑞晨的爸爸每月有一半的時間不在家,他和孩子的相處更像是能夠玩到一起的“哥們”,但同時也沒有媽媽那麼“理解”孩子想要追求夢想的“初心”。“打冰球我不反對,但是這條路太辛苦了,你在球場上倒下來,爸媽是什麼心情?”
的確,作為一項高強度的團體競技運動,冰球場上受傷是常有的事。成年以後的冰球運動員,會將全臉的防護欄換成半臉的,以此作為“勇敢”的象徵,而這也意味著他們將遭到更直接的傷害,“很多冰球運動員都是沒有門牙的,他們以此為榮。”更不用提冰球場上是可以“打架”的。
孩子還不成熟,家長就一定要患得患失嗎?曲瑞晨媽媽的答案是很堅定的。然而,面對要遠赴他鄉,和家人相隔兩地,影片當中8歲的曲瑞晨內心卻開始“動搖”。
在抉擇的過程中,孩子開始思考家庭的意義、離別的代價。父母則要學習如何和孩子同頻,一起成長、進退,“這個過程可能伴隨著焦慮和懷疑,但卻是當下家長必須面對的一種處境。”
畢竟,教育沒有一個固定的公式。父母固然是孩子成長路上的引路人,但在家庭教育的漫漫長路中,他們也同樣不得不經歷成長的課題。
正如影片中,曲瑞晨媽媽所說,“我們窮盡一生,也在尋找我們的正確答案。”
#03
“這8年來,我們的四季都是冬天”
2020年,疫情打亂了曲瑞晨出國留學的步伐,媽媽果斷地把目光投向了北京少有的“冰雪強校”北京市私立匯佳學校。
其實在北京,對於打冰球的孩子而言,可選擇的學校並不多。最初選擇小學的時候,媽媽就想選一所“學業不太重的”,因為知道冰球要佔用太多的時間。
身為海淀媽媽,瑞晨媽媽對當年普遍的“內卷”不以為然,她在一次採訪中說“今天大家都在說‘雙減’,其實我們提前3年就實現‘雙減’目標了。”
隨著孩子球技的進步,曲瑞晨媽媽迫切地希望他能夠在一所既能保證充分的訓練,又有出色的教練,同時還能兼顧學業的學校求學。
匯佳學校無疑是最佳選擇,它的“雙優專案”更是讓媽媽眼前一亮。
曲瑞晨是匯佳學校首批“雙優菁英計劃”學生之一。“雙優”計劃的理念,既關注孩子的冰球等運動特長,同時也關注孩子成績的優秀,這是建立在匯佳學校“學科、藝術、體育”三大教育基石之上的。
△從幼兒園到高中,每一個匯佳學校學子都必須要學習冰上運動、馬術、高爾夫、網球等課程
在匯佳學校,包括冰球、馬術、高爾夫球、網球以及其他傳統體育專案是寫進每一個學生的必修課表裡的。
每週5節體育課,6週一個迴圈,只要完整在匯佳學校上過6年小學的孩子,以上所有特色課程都要有基礎的掌握。初中以後,可以再做提升,選擇加入校隊,或做額外的訓練。
例如,小初階段,冰球雙優班的孩子每週有三次在冰上的練習,一個學年有14次集訓,16次友誼賽的機會,與本校、外校、俱樂部打比賽。“只有賽練結合,孩子提升的才更快。”綠雪冰場及雙優專案負責人王瑋老師說。
△匯佳學校冰場足足有5000平米,真冰面積達到1800平方米
能夠提供這些課程,匯佳學校也有其他學校不具備的硬體實力。爸爸真棒就曾經統計過,在北京,同時擁有馬場、冰球場、高爾夫球場、網球場、50米標準泳池等一流體育場館的學校,只有匯佳學校。
而在很多專案上,匯佳學校更是請來了國家隊教練和外籍教練全職指導孩子們,目前指導曲瑞晨的冰球教練就是前國家隊隊員,他在瑞晨心目中是當之無愧的偶像。
雄厚的軟硬實力+全員必修的課程體系,這也是為什麼在北京只有匯佳學校能夠實現千人上冰,舉辦獨一無二的冰雪運動藝術節的原因。
對於像瑞晨這樣經常需要出去打比賽的孩子,匯佳學校還會給他們提供1對1的線上輔導,用更高效的學習,夯實學業基礎,為將來走得更遠做出鋪墊。
不過,最終讓曲瑞晨媽媽下定決心來的,還是匯佳學校的資歷。到2022年,匯佳學校就有29年的歷史了,匯佳學校不僅是北京最早的民辦國際化學校之一,還是最早招收中國學生的IBO成員校,最早把馬術、冰球、高爾夫引進校園必修課的學校……
“我特別認同匯佳學校的成熟度,時間沉澱下來的結果就是,匯佳學校每一件事都做得恰到好處,也很舒服。”瑞晨媽媽說,她還記得有一次曲瑞晨被英語老師選為英文課代表,“我說一定是搞錯了,因為他的英文並不好。但是老師說,沒錯,我不看成績,瑞晨很努力,他可以帶動很多孩子一起努力,這就是我選他的原因。”
在匯佳學校上學也幫了“冰爸”“冰媽”一個大忙,雖然每週還是要驅車前往俱樂部打比賽,但日常的訓練都可以在學校完成,省去了不少舟車勞頓。
同時,更專業的教練指導,更穩定的團隊,更科學的賽練結合,也讓家長免去了充當陪練的辛苦。更不用說匯佳學校還提供豐厚的獎學金,也讓家長能在這項“燒錢”的運動中得以喘息。
“這8年來,我們的四季都是冬天。”
恆溫冰場上是訓練得熱火朝天的孩子,場外是一年四季穿著羽絨服緊張觀戰的家長,每次上下場穿脫裝備,都要花掉很長時間,冰球這項運動要求家長付出相當多的時間和精力,然而家長們卻說“總有人比你付出的更多,但我們不把辛苦當辛苦,而是共同成長路上的一種幸福。”
在影片的結尾,瑞晨帶著媽媽一起“野冰”上滑冰,小小少年已經快趕上媽媽高,他小心地挽著媽媽的胳膊,在冰面上耐心地引導。在黃昏的陽光裡,母子二人感受著彼此的陪伴。
體育本身就是教育,孩子心靈的成長永遠比獎盃更重要。“每一次成功或者失敗,都要由衷地信任孩子,無條件地付出、專注與堅持,在這個過程中,勝利與獎盃是水到渠成,成功與失敗更是並蒂而生,都是對孩子生命最美好對饋贈。”
「 寫在後面的話 」
在被人“看見”之前,冰球始終停留在“小眾”範疇,但依然有許多像曲瑞晨這樣的孩子,和他們的家庭,在默默地為了夢想揮灑汗水。
“卓越、尊重和友誼”這正是奧林匹克精神的三大核心。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電子工程專業的Konstantinos博士曾說過:
體育運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除了參加比賽,你每天起碼要花費兩到三個小時進行訓練。既能取得好成績,又能在運動隊裡擔任領導職務(比如說隊長),則會被視為特殊人才。
這或許也是匯佳學校多年來頻頻湧現“透過打高爾夫升入耶魯”“透過寫體育新聞報道進入MIT”這樣案例的原因。
為了實現“藍海超車”而選擇體育運動可能會很累,但在匯佳學校這樣一個大的環境下,體育、藝術、學科能夠得到均衡而全面的發展,升學也就成了一件水到渠成的事,這大概就是全人教育的魅力所在。
私信我
領取K12教育規劃乾貨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