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海洋
1951年1月8日,進入寒冬臘月的第一天,志願軍結束了第三次戰役,美聯軍在志願軍和人民軍的打擊下,被迫放棄三八線以南最重要的城市漢城。但美聯軍在接連敗退的同時,也在改變作戰思路。尤其是李奇微接替第8集團軍司令後,主帥變更也伴隨著作戰策略的調整。而志願軍在經歷了三次戰役後,為了緩解人員傷亡和後勤補給匱乏等現實困難,開始了短暫休整,部隊分別集中於高陽等地。此時美聯軍已經在策動反擊,第四次戰役很快到來,為了挫敗敵人的陰謀,鄧華指揮東線部隊打了一次教科書般的經典穿插戰役,載入了人類戰爭史冊。
1月25日,才逃離漢城僅僅17天的美聯軍開始發動反擊,在美軍第8集團軍司令李奇微的指揮下,分為東西兩線對志願軍陣地發起大規模進攻,試圖將志願軍逼回三八線以北。此戰與其說是一次戰略進攻,不如說是一次被白宮方面持續施壓的“必須儘快發動”的戰鬥。美聯軍逃離漢城在世界範圍內引起了很大震動,不僅讓白宮方面倍感壓力,就連跟著美國作戰的其他盟友也開始變得舉棋不定,如果美軍不能儘快取勝,美聯軍有可能樹倒猢猻散。
此時志願軍也面臨很大壓力,第三次戰役本身是在持續作戰的大背景下發起的,雖然取得了大勝,但也讓戰士們處於非常疲勞的狀態,彈藥也不充足,面對強敵,志願軍選擇防守反擊。1月27日,志願軍和人民軍結束休整,轉入防禦作戰。此時志願軍共有6個軍21萬餘人,人民軍有7萬人,各部隊在志司的指揮下堅守防線,等待時機成熟後伺機反攻。
志司在經過反覆討論後,決定採取西線堅守,東線反擊的戰術,具體的部署是志願軍第38軍和第50軍,以及人民軍第1軍團以部分兵力在西線漢江南岸執行防禦任務,由韓先楚指揮,任務是牽制住美聯軍西線的主力進攻力量。東線部隊是志願軍第39軍、第40軍、第42軍、第66軍,人民軍第2軍團、第3軍團、第5軍團,由鄧華指揮,任務是在東線實施反擊,把握戰機殲滅部分敵軍後,再從側翼威脅西線之敵,制止其攻勢,打破美聯軍的鉗形攻勢。
大戰略確定下來,具體如何打卻面臨兩難選擇。由於西線的主攻美軍火力猛烈,西線防守部隊壓力巨大,這意味著東線反擊部隊必須取勝,要打有把握之仗,否則會陷入全面被動的處境。此時東線向橫城和砥平裡地區推進的美聯軍一路狂奔,已經在戰線上形成了兩個突出部。這些突出部如同圍棋棋盤上的一顆黑子被三顆白子圍住,僅剩下身後的一口氣,只要圍住這一口氣,就能實現圍殲,但問題是東線反擊的重點在哪裡?
此時東線志願軍兵力有限,火力也有限,沒法同時對橫城和砥平裡動手,必須二選一。砥平裡更靠近西線戰場,如果對砥平裡發動攻勢,可以從側翼直接威脅美聯軍在西線的主攻力量,減輕第38軍和第50軍的壓力,而且還能縮短第39軍和第40軍的行軍路程,減少部隊疲勞。但李奇微對此早有防備,此時的“砥平裡”如同三國時代祁山戰場上的的街亭,根本不容有失。為此美軍在此地配置了5個營,都是精銳,且火力高度集中,工事異常堅固。如果想要分割殲敵,必須在兩晝夜內解決戰鬥,否則美聯軍就會成為圍棋上三面包圍的三顆白子,而我軍反而成了只剩身後一口氣的黑子,這是一招很險的棋,或者西線東線一起盤活,或者兩條戰線都很被動。
如果對橫城發動攻勢,則是另一種情況,橫城的美聯軍兵力雖多,但衝在最前面的是韓軍,戰鬥力弱且兵力分散,在運動狀態中跑出了一個“一字長蛇陣”,兩翼完全暴露,志願軍只需穿插到位,即可保證取勝,但對西線的幫助有限。
志司經過慎重考慮,決定首先殲滅橫城之敵,如果取得勝利,再伺機向原州一線推進,以攻為守。如果戰況不利,還能退而求其次,堅守洪川地區,繼續同敵軍形成對峙,至少能護住西線的側翼。攻擊時間定於2月11日黃昏或2月12日黃昏,具體時間由鄧華臨機決斷。
2月9日14時,鄧華決定集中第40軍和第66軍全部,以及第42軍主力及第39軍1個師,共計9個師合力殲滅橫城以北地區韓軍第8師和美軍1個團,各部必須在2月10日前集結完畢,並於2月11日17時發起總攻。為了避免敵人利用山地叢林圖為,鄧華先派出第42軍125師和第66軍196師圍住外面一個大圈,再以第42軍124師和第40軍圍住裡面一個大圈,具體的小圈交給第39軍117師進行戰役分割。
為了保證各部隊按時穿插到位。英雄的第42軍迅速攻佔了石子洞等多處要地,保證兄弟部隊能快速抵達作戰位置,截斷了韓軍第8師與橫城的主要聯絡。第39軍117師連夜穿插30公里,於2月12日6時30分提前攻佔鶴谷裡和夏日地區,切斷了韓軍南逃的所有退路,同時殲滅敵軍上千人。
截止2月13日清晨,橫城反擊戰結束。志願軍全殲韓軍第8師3個團以及美軍第2師1個營,還順帶解決了美軍和韓軍的4個炮兵營,加上其他零散戰果,共殲敵1.2萬餘人。繳獲139門火炮和122具火箭筒,補充了重火力裝備,收繳各類槍支6200餘支,部分彌補了連續作戰造成的槍彈短缺問題,還迫使敵軍後撤26公里。更值得一提的是,橫城反擊戰是志願軍在抗美援朝戰場上殲滅美軍人數最多的一場戰鬥,對鞏固防線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