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常會忽略一些習以為常的東西,比如,空氣、光、顏色……還有聲音,彷彿它們從來就屬於我們,並且永遠不可能從生活中消失,於是,我們忽略了它們,甚至,感受不到它們的存在。
但是,請想象一下,假如失去了空氣、光、顏色以及聲音,那會怎樣?失去了空氣,生命將不復存在;失去了光、顏色或者聲音中的某一樣,生命也許能夠存續,但是生存的質量又將如何?
我曾經以聾人舞蹈家邰麗華的童年故事為藍本,創作了長篇兒童小說《象腳鼓》。在此之前,我從未認真考慮過上述問題,聾孩子的世界對於我是一片空白。但是,正如莊子語“子非魚,焉知魚之樂”——如果你不是魚,無論你是多麼熟悉魚,依然無法真正知道魚的感受。用聾人的話說,我是一個聽人,聽人,又怎能徹底瞭解聾人每一絲細微的心情呢?
但是,我又多麼渴望向我的讀者分享他們的故事,也更願意和年幼的孩子討論——假如失去了聲音,我們將會怎樣?還有,失去了的聲音,可以從哪裡重新找回?因為,我始終覺得,成長中的孩子,無論年齡多麼幼小,都需要學習瞭解另一種陌生的生活,長大了,才能以包容平等的心態去看待這個豐富的世界以及同自己“不一樣”的人——這是我寫作這本圖畫書的直接動因。
當真正走近了邰麗華的童年並且深入了聾孩子的群體後,我獲得了一種全新的認知:聾啞,只是殘障之一種,但是,所謂的殘障並不是缺陷,而是人類多元化的特點之一;殘障不是不幸,而是不便;甚至,身為聾人,卻有著聽人沒有的長處——聽人說不同的語言有隔閡,聾人的肢體語言卻不分國界;因為代償功能,聾人的視力優於聽人;聾人的手語需要身體、表情和內心的完全配合,他們心手合一、簡單而純粹,他們在寂靜中傾聽內心的聲音,保持了心靈的本真。
在精神和尊嚴上,無論是殘障者還是健全人,我們都是平等的。殘障者需要的不是同情,而是支援和理解。不僅如此,在殘障者身上,更有讓健全人去仰視的品質:他們於黑暗中體味著光明,於無聲中感悟著韻律,於殘缺中尋求著完美。
於是,在圖畫書《尋找聲音的女孩》中,我試圖以主人公小米對聲音的主觀感知和尋找聲音的脈絡為主線,來呈現平時被我們忽略的聲音。
無論是公共汽車的“鼓包包”,“黑葫蘆”噴吐爆米花,還是舊卡車爬坡,都來自邰麗華真實的童年記憶,它們是可以被觸控、被看見、被感知到的聲音;在音樂教室裡,當被擂響的鼓帶動木地板震動,“我趴在地上,渾身血液沸騰,恨不得用全身的每一寸肌膚去感受地板的震動”——這是邰麗華人生中第一次“聽見”音樂,她對音樂的感受深深感動和震撼了我——原來,音樂不一定要用耳朵聽,一樣可以用身體、用心去感受。
——也許我們看不見、聽不見,但是,我們都有一顆撲撲跳動的心啊!
我選擇以詩的語言去呈現聲音的尋找,不僅僅是具象地表現聲音,更是以從生理感受到心靈昇華這樣的遞進層次來表現小米對聲音的尋找。聲音不僅僅是一個客觀存在,更是與心靈同在的詩意象徵。看似是一個聾孩子尋找聲音的過程,實際是每一個普通孩子實現生命價值和自我價值的過程。
希望它不僅僅屬於殘疾孩子,更屬於每一個正在長大的孩子。
(作者系著名兒童文學作家)
《中國教育報》2021年11月03日第11版
作者:殷健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