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池魚
來源: 鈞正平工作室
電視劇《功勳》的“能文能武李延年”單元中,刻畫了一群解放戰士,其中被重點塑造的人物“羅厚財”特點十分鮮明:
他是連隊裡出了名的“老落後”,曾經在國民黨軍隊中服役,拜把子兄弟叛逃了,自己也是愛財如命,成為大家打趣、嘲諷的物件。
他又是七連單兵素質最好的人,槍法精準,熱衷於鑽研現代化槍械裝備。相比於我軍的“小米加步槍”,他更喜歡鑽研美軍裝備,在一次戰鬥後為了保留繳獲的美軍步槍“大八粒”,不惜和班長起了衝突。
就是這樣一個有著“黑歷史”,思想覺悟也不怎麼高的解放戰士,李延年卻看到了他的珍貴之處——他對美式軍械的執著並非“崇洋媚外”,而是對鑽研先進精良武器的痴迷。也正是因為這樣,羅厚財是連隊裡少有的狙擊手。在普通戰士還不知坦克為何物的時候,羅厚財已經可以熟練駕駛坦克。
面對這個不可多得的人才,李延年給了他充分的尊重和信任。他肯定羅厚財在戰鬥中發揮的作用,積極調停班長和羅厚財之間的矛盾。當敵人的離間誘降戰術導致上級單位對解放戰士產生懷疑時,他組織秘密鋤奸行動,不惜以性命相托,把自己當作誘餌,最後成功擊斃國民黨特務,用戰果證明了解放戰士們的清白。
為了用好這個人才,李延年使其擔當重任,給了他充分施展才華的機會。在346.6高地保衛戰中,李延年部署成立狙擊小分隊,而羅厚財也不負眾望,帶領狙擊小分隊打得敵人抱頭鼠竄,有效打擊了敵人。當發現有一輛坦克沒有駕駛員後,羅厚財毅然決然衝進敵人的陣地,駕駛敵軍坦克與敵人對轟,毀掉兩輛美軍坦克後英勇犧牲,用生命實現了要當戰鬥英雄的誓言。
在戰鬥力生成的諸因素中,人是最重要的一環。人才是一支軍隊能夠所向披靡的鋒刃,再先進的武器裝備,再前沿的作戰理論,只有被人利用,才能有效轉化為現實的戰鬥力。在部隊建設發展的過程中,我們總是希望能夠得到無所不能的全才。然而真正的全才極為難得,在我們的人才隊伍中,不乏一些像羅厚財一樣的專才。專才往往有異於常人的偏、怪秉性,極具個性、思想新異,能夠為常人所不能。
在實際工作中,他們很容易因為稜角突出、個性獨特不受重用,甚至可能因為缺點過多、不甚完美而被棄用。但往往是這群人,蘊含著巨大的工作潛力和創新能力。如何才能有效發揮好這類人才的作用,將其轉化為實際的戰鬥力呢?
正確認識人才、科學發現人才是前提。人們常說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說的就是人才難以被發現,專才、偏才更難被發現。列寧在《新的任務和新的力量》一文中談到,法國大革命高潮之際,羅蘭夫人寫道,法國沒有人才,遍地都是侏儒。列寧不同意這個觀點,稱之為“羅蘭夫人的錯覺”,並結合十月革命勝利後的俄國國情說,“人才既多又缺”。說多,是因為到處都有人請求為革命事業效力;說缺,是因為當時的組織部門埋怨無人才可用。改革強軍的程序中,戰備訓練任務越來越重,人少事多成為各級的常態。然而,對多數單位來說,表面上看是缺人,實際上是缺人才,更是缺科學的人才觀。一些人在原單位領導眼裡資質平平,碌碌無為,但調整到另一個單位後,卻很快脫穎而出;有的對外來人才高看一眼,四處挖人要人,對自家人才重視、培養、使用不夠。
習主席指出,“要樹立強烈的人才意識,尋覓人才求賢若渴,發現人才如獲至寶,舉薦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盡其能”。事實證明,只有堅持唯才是舉、不拘一格、大膽任人,跳出循規蹈矩、論資排輩等陳舊觀念的束縛,不拘一格選人才、敢為事業用人才,積極為人才搭建舞臺,才能催生更多高素質人才脫穎而出,擔當時代大任。
尊重與信任是基礎。很多專才偏才雖然有不同於常人的秉性,但沒有人不希望被人尊重和有所作為。王克勤是在邯鄲戰役中被解放加入我軍的一名解放戰士,他對當俘虜很不服氣,常常私下發牢騷,抱怨裝備差,也不被連隊戰士所接納。營長和教導員瞭解到他在國民黨軍隊中是出了名的“機槍聖手”後,大膽地把營中無人會用的蘇式機槍交給他使用,叮囑他要把全班的同志都教會。受到重視的王克勤訓練刻苦認真,耐心教授戰友機槍用法,在戰鬥中表現突出,很快成為了機槍班班長,並首創“三大互助”帶兵方法,成為全軍學習的楷模。“有高世之才,必有遺俗之累。”對這些專才偏才來說,他們可能因某些方面比較明顯的缺點更容易受人非議,這個時候情感上的接納、認可和肯定,往往更能讓他們迸發出應有的潛力。
因材施教,精準用人是關鍵。要充分發揮“專才、偏才”的長處,做到人盡其才、各盡其能。“郭興福教學法”是20世紀60年代我軍練兵熱潮中效果顯著的軍事教學方法,一般被概括為“紅、活、硬、細、實”5 個字。其中的“活”,講的就是針對每個戰士的思想狀況、身體條件、接受能力、性格特點因人施教。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一些人才在一些方面有過人之長,也可能在某些方面遠低於“平均水平”。對於他們,我們要充分肯定其能力而不誇大,準確查詢其不足但不偏頗。在思想政治和作風素養過硬的前提下,一方面充分用好他們的專長,不斷髮揮他們的才能,使專者更專,能者更能,另一方面要引導他們正確認識自身存在的不足,對自己做出客觀評價,充分挖掘其他方面的潛在才能,不斷補齊短板、提升全面素質。
習主席在中央軍委人才工作會議上強調,“要在全軍營造信任人才、尊重人才、支援人才、關愛人才濃厚氛圍,把廣大人才幹事創業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充分激發出來。”
軍隊是為打仗而存在的。無論什麼時期,能打仗、打勝仗都是我黨我軍人才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沒有人才、人才不足、人才質量不高,打不了勝仗,更打不贏現代戰爭。歷史上,具有容才之量、愛才之心,能夠避其所短、用其所長的識才用才佳話不勝列舉,既成就了一番大業,也留下了不拘一格用人才的美談。
如何當好新時代的“伯樂”,讓更多“千里馬”脫穎而出,這是每一個用人者需要繼續思考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