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官員的數量總共有多少呢?這個是有具體數字的,從雍正至道光時期,全國的官員總數都維持在23000人左右,其中文官15000人左右,武官8000人左右,這個數字實在是少得可憐。
不過要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身有功名或是有頂戴的官員卻超過十萬,而這些人中大部分都屬於“候補”行列。以晚清時期為例,全國的候補官員超過8萬餘人,用當時最流行的話來說就是候補官員“如過江之鯽”。
候補這個概念可能很多讀者理解的還不是那麼透徹,因為同樣是候補,有些人很快就能放實缺,有些人則要等上數年,而絕大多數人則一輩子都沒有機會。決定候補官員能夠入仕的最關鍵因素就在於出身和班次。
很多人以為,清代只要是中了進士後,很快就會授官,這種看法是大錯特錯的。清初時期,由於人才匱乏,舉人身份都可以很快獲得實缺,一般都是以知縣為任。比如康熙著名的于成龍,就是以副榜貢生的身份被吏部銓選為廣西羅城知縣的,至於這個副榜貢生,其實還不如舉人。
康熙初年,進士不但可以馬上授官,而且起點還都比較高,史料中有記載,這一時期新科進士經過引見後最高可以做到知府。但自康熙中期以後,隨著進士數量的不斷增多,進士則要歸入候補行列。
有資料顯示,康熙晚年進士平均候補的時間為6年,雍正、乾隆時期為8年。這就是說,一個新科進士真正入仕為官,需要經歷一個很漫長的候補期。但進士畢竟是最高文憑,他們在候補時期,一般都在各部學習行走,尚在正式編制之內。
如果要是舉人的話,情況就要糟糕得多,就算被吏部選為候補知縣,那麼這個等待期會更加漫長,如果有幸熬上個十幾二十年能放一任實缺,那已經是最好的結果了。基本上,舉人候補知縣是一個永遠都無法實現的夢。
當然候補也不僅僅是指舉人、進士,還有一些其他的情況。我們在影視作品中,經常看到清代的皇帝隨口就會給某一位官員升官,這種情況是極不符合清代官制的。道理很簡單,一個蘿蔔一個坑,假如皇帝給某個人升了官,那麼原來擔任這個職務的人又怎麼辦呢?
清代選拔和提升官員都有一個流程,絕不是皇帝隨口說說的。不同級別的崗位有不同的任命方式,高階官員為“特旨授”,這包括大學士、尚書、左都御史、總督、巡撫一類的,是皇帝欽定的。
最普遍的屬於“開列”,包括高階官員以及中級官員,流程是軍機處、吏部列出一個晉升名單,然後由皇帝圈定。至於中下級官員,主要是經過吏部銓選,皇帝引見,然後才能授予實缺。
言歸正傳,除了舉人、進士班出身以外,候補中還有一些人是屬於之前已經入仕但由於一些特殊情況而被開缺的,比如守孝、降級、升調等。
以守孝為例,不管是什麼級別的官員,如遇祖父母、父母去世,除了皇帝特旨外,都要開缺回籍守孝三年,原職將由其他官員擔任。
守孝期滿後,就會回京列入候補行列,如果是高階官員,請旨官復原職或調任同等級的崗位。如果是中下級官員,則要歸入吏部銓選,等待開缺時才進入銓選行列。只不過,朝廷對這部分人特殊照顧,凡是遇有開缺,享有優先上崗權。
再以晉升為例,升官並不代表馬上就可以實授,這也需要一個等待期。清代官員在晉升時,往往沒有具體說明是什麼崗位,而是冠以“以知府用”、“以道員用”、“以郎中用”等頭銜,意思就是明確級別但不明確具體的衙門和具體的任職地。這類人只有等到同級別的官缺空出以後,吏部才會實授。總體原則就是,不能因為晉升而損害現任官員的利益。
最後要講就是捐納了。捐納由於是出錢買來的官銜,所以候補的時間最久,清初中期尚能獲得實缺,因為這一時期捐納尚在可控範圍,人家出了錢自然要給予回報。
而到了晚清時期,捐納之風大盛,沒有功名的可以買官,現任官也可以花錢捐品級,捐花翎。所以這些捐納候補官員,其實就是買個虛銜充充門面而已。
需要說明的是,清代只有一類人入仕是不需要候補的,那就是翰林院的庶吉士,他們被稱為“老虎班”,如果是在京為官沒有學習行走期,直接上崗為各部主事或翰林官;如果是外放知縣,到各省後也不需要試用,馬上就可以接印上任。這也是明清兩朝庶吉士被追捧的主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