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本地人家結婚的日子叫“好日”(“日”讀“涅”)。辦婚禮叫“做好日”。
“做好日”的日子必須由媒人邀約男女雙方的主事人坐在一起商定。新中國成立後,男女青年自由戀愛沒有媒人的話,有關“好日”事宜的洽商怎麼進行?本地人家遵從老禮,沒有就“彎一個”(“彎”讀“崴”,本地話“找”的意思),找一個雙方都熟悉的有臉面的人士出來充當媒人。再由“媒人”陪男方家主上門提親,送聘禮。女方收下聘禮,下一步就是商定“好日”的操辦。
上海郊區“好日”講究三天排場,現在還流行。第一天鄉鄰組成的“相幫團”(以同宗叔伯兄弟為主)吃過午飯後進場,聚齊後由執事分工,一部分人搭蓆棚、砌爐灶;另一部分幫東家借臺條椅凳、小缸、缽頭、鐵鍋等餐具傢什;還有的幫助宰殺雞鴨,做廚師的下手活。第一天就在搭好的蓆棚裡招待“相幫團”用晚餐,一般沒幾桌,菜式簡單。不過有一桌敬媒酒不能馬虎。敬媒酒是男女雙方主事人共同酬謝媒人,並商定第二天送嫁妝迎新娘的事宜。
上海解放後,鄉村起先還是使用花轎,嫁妝也是靠人抬。浙江前童古鎮的“十里紅妝”是一種誇張說辭,一般人家的嫁妝有二十抬(兩人一抬就是四十人隊伍)已是很氣派了。新娘的花轎到了男方家門前,媒人掀開轎簾,新娘出轎是鞋不沾地。過去鄉村沒有紅地毯,就用七八條麻袋染成紅色,鋪排在花轎落停通往客堂的路上。麻袋數量不夠,就有兩個親屬專事麻袋接力鋪設,就是將新娘身後的紅麻袋撿起快速鋪到新娘前面,幾個來回就完成“鞋不沾地”。這一婚俗在1960年代後絕跡。
新娘子沒有花轎坐的歲月,腳踏車替代。新郎腳踏車後座架上鋪一塊紅氈毯,車龍頭上扎一朵紅綢花,相當於時下的“花車”。1965年,少年時代的筆者,加入自家表舅迎親的腳踏車隊伍,從浜北長征公社沈更浪到浜南的新涇公社北王家宅接新娘。加上女方送親隊伍,腳踏車綿延半里地,浩浩蕩蕩,很是拉風。嫁妝也不用人抬了,改為腳踏車牽引兩輪拖車運送,後來是手扶拖拉機,再後來是卡車。進入1990年代,小轎車取代腳踏車,迎親送親全是轎車。
婚宴都在自家屋裡舉辦,用的都是八仙桌
再說“好日”的第二天正日子,女方家一早在客堂裡把嫁妝擺好,腳馬桶(子孫桶)放在最前面,裡面要放柏子、棗子、花生、桂圓、喜糖、紅蛋。棗子寓意早生貴子;花生寓意男孩女孩插花著生。被子放在四隻方凳上用老布(農村土布)捆住,還得在被子裡塞進兩隻紅雞蛋。男方家吃過早飯,由爺叔伯伯和相幫鄉鄰組成的接嫁妝隊伍出發。出發前還要準備兩隻紅包,到達女方家後,女方舅媽會出面討要“汰尿布鈿”。一切就緒,嫁妝傳送。子孫桶開路,後面是被子細軟,再後是箱櫃傢俱殿後。嫁妝到達男方家場地時,迎接的親友立即放炮仗。嫁妝在客堂裡放一放再轉入新房。此刻,新郎正由儐相陪同在女方家吃中飯,接新娘子。嫁女的女方家中午是正席,而男方家這頓午餐俗稱“便飯”,規格比正席低一些。
娶親的男方家晚上是正席。一般都是六冷盆、六熱炒、六大菜,兩道點心。客堂間的座位不能亂坐,新郎、新娘和孃舅必坐上首面朝南。新郎攜新娘一到自家門口,迎親的馬上放炮仗過耀門。耀門由大豆萁和芝麻萁紮成的門框,寓意“粒粒飽,節節高”,類似北方的“跨火盆”,寓意紅火興旺。過了耀門後新娘子由婆阿媽(婆婆)攙進門。然後再放炮仗,請阿舅過耀門。阿舅進客堂入座,茶擔師傅燒好糖滾蛋用托盤送至。阿舅吃過糖滾蛋,會把一隻紅包放在碗底下給茶擔師傅,再給廚師一隻紅包,發一圈香菸,才能開席。
席間,由婆阿媽領著新娘子認長輩收見面禮,也叫“小人情”,大紅包(大人情)親朋好友已經交到東家記賬人手上。而後,新娘子要給婆阿媽準備一小碗飯(一口飯)和菜,婆阿媽一定要吃完(寓意婆婆跟著媳婦不會餓肚皮)。喜宴後由女性長輩開箱,看看壓箱貨。隨著農村經濟的好轉,新娘子壓箱貨越來越值錢了:毛料、絨線、綢緞、首飾,再後來乾脆放現金或存摺。開箱的女性長輩高聲喊道:存摺一張——X萬元!這時新娘子容光煥發,婆家人更覺有面子。
接下來鬧新房。這時有一個重要環節做婆婆的是不會忘記的。婆阿媽會差遣一個女性親戚,找一個長得健碩的四、五歲的男童,在新馬桶裡撒上一泡尿,寓意新娘子第一胎懷的是男孩。鬧新房結束,睡覺前新媳婦要給婆阿媽送去一條新被子,如果爺爺奶奶還健在,也要送一條,寓意新媳婦進家門從此不受凍。
第三天收場。菜餚不講究,隔天用剩的食材再加一些副料、蔬菜,俗稱“敲甕底”(本地話“甕”讀pang),犒勞“相幫團”。不過有一桌菜餚必須是新鮮食材做成,因為那是一桌祭拜老祖宗的菜餚,一般是六碗菜。吃好中飯,“相幫團”替東家把借來的臺條椅凳和傢什還掉,拆掉蓆棚,清掃場地。
新娘子由阿哥或阿弟接回孃家住三天,這叫“三朝回門”。第六天由新郎再去女方孃家將新娘子接回家,整個“好日”閉幕。
新娘在新郎陪同下坐上迎親的轎車
新女婿上門接女兒成婚,岳母(圍著頭巾的老嫗)攙著女婿進家門是老禮
(本文得到鄉間廚師鍾煋龍先生素材支援)
欄目主編:沈軼倫 文字編輯:沈軼倫
1992年新涇鄉雙涇村一戶農家娶親當日的閤家歡
來源:作者:姚志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