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是變溫動物,俗稱冷血動物,其與恆溫動物的區別,是缺乏維持一定體溫的生理機能,不能自主控制自身體溫,它的體溫會隨著外部溫度的改變而改變。
由於魚不能直接控制自己的體溫,而是受到外部環境溫度的影響,那它們只能去尋找適宜自己溫度的水體環境,來儘可能保持體溫的適度穩定,也就是說魚具有明顯的趨溫特點。
什麼是魚的趨溫性
溫度是影響魚類生存重要的因素之一,氣溫直接影響水溫,水溫直接影響魚的體溫,並且三者的溫度差別不大。
魚的趨溫性,就是指每一種魚類都趨於呆在自身最適宜溫度的水體,並且喜歡溫度相對穩定,變化不大的環境。
每一種魚都有最適宜的溫度,水溫適宜時,魚兒機體正常運轉,性情非常活躍,進食慾望強烈,生長較為快速;當水溫不適宜,過高或過低而超出正常範圍時,魚兒生理機能就不能正常運轉,很不活躍,不願開口進食,甚至導致魚兒死亡。
常見魚種最適宜的溫度
各種魚類適應的水溫範圍不完全一樣,它會因魚種的不同而有所差異,據此可以將魚類劃分為冷水性魚類、溫水性魚類和熱帶魚類三類。我們常見的淡水魚主要是溫水性魚類。
溫水性魚類在溫帶水域條件下生活,我國的淡水魚多屬於這種型別,如鰱鱅、草魚、鯿魚、鯉魚、鯽魚等。
1.草魚。屬草食性魚類,居於水體中下層,食譜寬、分佈廣,生長較為迅速。適宜水溫為20-32度,水溫低於15度時停止進食,5-9月份為主要垂釣時間。
2.鰱鱅。屬濾食性魚類,居於水體中上層,溫度適宜時喜歡成群覓食、遊動,冬季氣溫很低時,則躲在深水中過冬。最適宜的溫度為22-32度,夏季為垂釣黃金季節。
3.鯉魚。屬雜食性魚類,居於水體底層,喜歡拱泥,葷素皆食,食譜寬泛。水溫在15-25度時,食慾旺盛,最適宜垂釣,春、秋季為主要垂釣季節。
4.鯿魚。屬草食性魚類,居於水體中下層,食譜範圍較廣,水溫15-25度時,食慾旺盛,最適宜垂釣,5-9月份是主要垂釣時間。
5.鯽魚。屬雜食性魚類,居於水體底層,食譜非常廣泛,水溫適應性強,從0-30多度,都會開口進食,全年皆可垂釣,即使水面結冰後,還可以進行冰釣,尤以春季和深秋為最佳垂釣時間。
魚的趨溫性對於垂釣的影響
魚兒不再適應變化後的水溫時,就會遊動到附近適宜或者接近適宜水溫的水域,並在那兒運動、棲息和覓食。魚的趨溫性的特點,對於釣友們根據天氣情況確定出釣時間,以及選擇釣位釣點,有著非常大的幫助。
1.選擇出釣的天氣。準備出釣前,要仔細檢視天氣情況,然後確定是否出釣。主要看兩個方面,一是看當天的絕對溫度。溫度過低或者過高,不是垂釣目標魚種適宜的溫度範圍,就不太適宜出釣,這個方面應該沒有什麼困難;二是看連續幾天的溫度變化和晝夜溫差大小。如果這幾天氣溫穩定,晝夜溫差較小,保持在5度以內,就非常適宜出釣。否則,溫度驟升驟降,晝夜溫差較大,就不太適宜出釣。
比如夏季的連續小雨天,冬季的連續陰天,溫度總體都會比較穩定,就非常適宜外出垂釣。
2.尋找合適的釣點。如果單從魚的趨溫性來講,水溫適宜的水域,魚兒就會較多,開口就會很好,垂釣的收貨一定不錯。我們在選擇釣點時,就要充分考慮到魚的趨溫性。
春釣灘,夏釣蔭,秋釣潭,冬釣陽,正是在不同的季節,選擇溫度最適宜的釣點。比如冬季垂釣,多把釣點設在向陽、背風、深水和水草叢生之處,就是因為這些地方溫度相對較高,對垂釣鯽魚較為適宜。
3.及時地更換釣點。一天之中,由於早上、上午和下午溫度有所差異,有些季節這幾個時間段,溫度變化更加明顯。魚兒會根據時間和溫度的變化,而遷移至不同的水域,釣友們也應該及時更換釣點。
就以仲秋時節為例,白天氣溫還是偏高,一般在20度以上。而早上溫度適宜,適合垂釣岸邊淺水;上午適合釣東岸,因為東岸陽光沒有直射,比較陰涼;下午適合釣西岸,這是由於太陽逐漸下山,西岸背陰,溫度適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