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0年春新冠病毒蔓延以來出現了“人從市中心流出”、“郊外移民”的說法,實際情況如何呢?
總務省11月30日發表了10月份的居民人口移動報告,從東京都遷出者比遷入者多3262人,這是連續6個月淨流出。毫無疑問,東京都的人口集中現象正在緩和。
幾乎所有的大型媒體都分析是新冠疫情的影響。例如時事通訊社在11月30日的報道說:“受新冠疫情的影響,從都外的病毒流入受到抑制,另一方面,以遠端工作的適應為背景,病毒向郊外轉移的情況也有發生。”《東京新聞》在11月30日的報道稱:“鑑於新冠病毒感染,人們將持續減少遷入人群聚集的東京都。”
但是,冷靜思考一下就會明白,即使搬到東京近郊的橫濱、大宮、千葉,也很難避免新冠之禍。東京近郊的都市人口密度也相當高,車站前和購物中心等地域相當擁擠,這一點沒有和東京有本質的不同。
有一篇報道分析了從東京23區的遷出者都轉移到了哪裡。根據4月19日的《東京新聞》:第1位是藤澤市,第2位是三鷹市,第3位是橫濱市中區,第4位以下是小金井市、川崎市宮前區、川崎市高津區、千葉縣船橋市、神奈川縣鎌倉市、茨城縣筑波市、橫濱市港北區。很明顯,他們並不是因為害怕新冠才逃離東京的,因為這些地域的人口密度也相當大。
那麼,為什麼人口會從東京流出呢?房地產顧問長島修這樣解釋道:
“東京都的人口流失,僅看23區的話,大部分都是外國人在離開。其實,因為沒有新入境的外國人了。日本人的部分還是淨流入,只是速度變緩慢了而已。市中心到郊區移動的情況也有發生,但主要是因為市中心的房價越來越高。利用目前的低利率,購買了郊外的住宅。這和害怕新冠幾乎沒有關係,但和新冠帶來的工作方式變化和市場融資成本降低有關。潛在的打算移居郊外的人中,也有以新冠疫情為契機而移居的人,但並沒有形成大遷徙那樣的潮流。”
總務省每月都會發布人口移動報告,其中也包括外國人的移動,但大部分媒體不會關注這一點。
正如長島先生指出的那樣,東京的公寓價格處於快速上升狀態。據民間調查機構房地產經濟研究所的調查,10月份首都圈新建公寓的平均價格為每套6750萬日元。這是超過80-90年代泡沫經濟時期後的歷史最高。僅東京23區就達到了8455萬日元(與去年同月相比上升了11.8%),東京23區將整個首都圈的平均價格推高。這樣一來,普通工薪階層想在23區內買公寓已經不可能了。
日本生產性本部於10月21日公佈了第七次“勞動者意識調查”結果。這是新冠疫情對組織內工作人員意識行為影響的持續調查。根據調查,遠端工作的實施率為22.7%,2020年7月調查以後,固定在2成左右。另外,最近一週的出勤天數中,每週3天以上的遠端工作者佔58.8%。
以新冠疫情為契機,引進遠端辦公的公司增加了很多,這是事實。而且,“遠端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固定下來”(生產性本部)的觀點也有道理,但實際情況是,即使實施了遠端工作,也有過半數的企業每週有一半以上的時間在辦公室上班。完全不用上班在家就能完成工作的行業、職業,僅限於IT行業的一小部分。如果是這樣的話,下決心移居到比首都地區更遠的地方是不現實的。
長島先生說,即使遇到了新冠疫情,人們在選擇居所時依然重視便利性:“20年4 ~ 5月的緊急事態宣言中,搜尋範圍擴大到郊外或地方物件閱覽和資料請求等也增加了,但在解除宣言後,這種傾向減弱了。反而“為了避免利用公共交通,極力想避免上下班時間的浪費”的理由增加了。
地方自治團體為了地方創生,可以從國家獲得“地方創生推進交付金”。利用這些進行“地方創生創業支援事業”和“地方創生移居支援事業”。以往東京圈(東京都、埼玉縣、千葉縣、神奈川縣)居住在東京23區上班的人到東京圈以外的地區或東京圈內的條件不利的地區(奧多摩町和秩父市等)移民,作為支援金最多能拿到100萬日元的補貼。但是,發放的條件是新就業或創業。也就是說,必須換工作。該移民支援金因新冠疫情,從2020年12月開始放寬了支付條件。即使沒有轉職到移居地,在23區內的公司以遠端辦公方式工作的地方移居者也成為了100萬日元的支付物件。地方自治團體的移民促進負責人指出,趁著新冠疫情搞活地方創生是非常重要的,但地方的工作機會過於集中,如果不能增加工作崗位,地方的發展趨勢是不輕易改變的,因為日本的人口已經開始減少。
各家庭的人數減少會導致家庭數減少。人口問題研究所顯示,從長期來看,日本人口將減少3000萬人左右。人口減少並不是在整體上均勻減少,而是人口集中在大城市,卻在地方減少,在區域性減少。為了便利性要求人口出現了集中,只要遠端工作的比例“在一定程度上會穩定下來”,東京人口集中的大趨勢就不會改變。而且,目前還找不到東京市區房價下跌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