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的一個冬天,一位北海道日本獵人帶著獵槍上山前去狩獵。由於天氣極其寒冷,獵人幾乎一無所獲。
在看到一個被大雪隱蔽的洞口時,這位日本獵人謹慎靠近,當他扒開積雪,洞口突然伸出了一隻長滿毛髮的人手。獵人見此狀被嚇得接連後退,驚慌失措的她隨後下山報警。北海道藏有野人的事蹟再次引發轟動。
早在幾年前,就有人在日本北海道龍山郡沼田村附近的大山中發現野人出沒。由於野人神出鬼沒,這件事也不了了之。如今,獵人再次將野人事件重新拉回眾人視野,警方自然高度重視。在獵人的帶領下,警方在洞口附近守株待兔,他們也無法確定藏匿在洞中的究竟是野人還是野怪。在三個多小時的等待中,他們看到了跑出洞口的一位成年男子,男子被捉後,日本警察開始詢問其身份,男子滿臉驚慌地說出了中文,日本人斷定這位野人就是中國人。
日本政府在核實了這位男子的身份後,將其遣送回國。但縈繞在眾人心中的謎底卻始終沒有揭開。這位中國男子為何會漂洋過海來到了日本北海道?他為何會躲在深山中13年遲遲不敢露面?
1958年4月,中國政府接到了流落海外13年的男子,許多中國同胞在口岸迎接這位野人的迴歸。這位男子形同枯槁,面黃肌瘦。
經過詢問,他說出了自己的身世。男子名叫劉連仁,於1913年出生在山東省濰坊市高密縣柴溝鎮草泊村的一個農民家庭中,恰逢戰亂,生活極其清貧。好在劉連仁勤快能幹,在1944年初討得了媳婦,二人婚後感情極好,相敬如賓。
1944年2月,劉連仁妻子懷孕,將為人父的劉連仁滿心期待。可惜好景不長,一切都在1944年9月發生了巨大轉變。
日本為了彌補國內勞動力不足的情況,於1944年制定了所謂的國民動員計劃。看似冠冕堂皇的招募計劃,實則就是一場極不平等的勞動剝削。這些日本人在山東一帶開始了抓勞力的瘋狂掠奪。
1944年9月一天,正在高密縣火車站勞作的劉連仁突然被日軍用槍逼著上了一輛軍用大卡車,他從火車站被運到了青島碼頭,隨後被換上日本軍人的服裝,被逼著在一系列檔案上簽字畫押,接著被帶上了去往日本的船艙。在看到許多同胞時,劉連仁意識到自己可能要被送往日本,為了防止這些勞動力逃跑,日本軍隊則把這些勞力全部用繩子捆綁並連線起來,只要有一個人上廁所,一群人都要陪著前往,可見其防範程度極其嚴格。
經過數個小時的航行後,劉連仁一行人到達了位於沼田村的明治礦業公司,自此便開始了九死一生的高強度挖礦。
在科技落後的年代,這個煤礦隨時有坍塌危險,每個被擄來的中國工人都被逼著沒日沒夜地幹活,他們所得到的食物卻少之又少。在陰暗潮溼的煤礦下,許多工人染上重疾先後去世。
看著一個個同胞離世,劉連仁預感自己再不離開,也命不久矣。為了能夠活著出去見到妻子,他決定賭一把。在看守士兵喝多之後,劉連仁趁機逃出煤礦,迅速消失在茫茫大山中。
劉連仁表示,當時只有一個念頭,一定要往前跑。由於害怕自己被日本士兵再次抓走,他不敢走出大山。餓了吃野果子,渴了喝山泉水,在沒有野外生存工具的艱苦條件中,劉連仁發揮出超乎常人的毅力,他咬牙堅持了下來。而這一堅持就是13年。
從1944年年底到1958年,劉連仁隱藏在大山深處與世隔絕。他並不知道日本的戰敗,新中國的成立,支撐他活下去的動力就是妻子和尚未見過的孩子,和妻子分別13年,劉連仁在看到妻兒的時候,和妻兒抱頭痛哭,13年的野人生活讓這位男子飽受折磨,劉連仁大難不死,隨後得到了劉少奇的接見。
他對劉少奇同志講述了中國勞工在煤礦勞作的場景,那些黑暗時光令人極其揪心。北海道野人事件一經報道,就引發了國際輿論的高度關注。日本曾經強制徵收勞動力事件再次被人詬病,作為倖存者的劉連仁想要透過申訴,讓日本政府還原當時的罪行。
1995年8月12日,劉連仁和兒子劉煥新去往日本東京。在慶祝反法西斯戰爭50週年的紀念活動中,他於8月15日向東京最高法院裁判廳提起訴訟,要求日本政府對當年的罪行賠禮道歉,給無辜喪命在煤礦的中國勞工一個交代。
然而,日本政府不以為意,他們大言不慚地拒絕了劉連仁的請求,並且表示他們的行為是幫助中國人實現就業的正義行為,在此期間為中國勞工提供食宿、工資待遇極好。這番說辭讓劉連仁痛心疾首,日本政府不僅扭曲了歷史真相,還給他們的惡行增光添彩,其行為實在可惡至極。劉連仁並未放棄,他在1996年先後兩次來到日本進行上訴,均以失敗告終。
1998年85歲的劉連仁被確診為胃癌晚期,自知時日不多的他在臨終前告訴兒子,一定要為那些被殘害的勞工伸張正義。2000年9月2日,劉連仁去世,他至死都沒看到日本政府給出的答覆。他的兒子劉煥新忍痛為父親料理後事後,便開始了道阻且長的官司之路。
2001年,劉煥新帶著證據再次去到東京進行上訴,在全球的矚目中劉連仁終於勝訴,日本政府賠償劉煥新兩千萬日元,並向劉連仁致歉。可惜劉連仁沒能看到這一天。那些長眠於煤礦下的勞工,本應有著幸福生活、美好未來,在日軍慘絕人寰的逼迫中,他們命喪日本。正是有劉連仁堅持不懈地上訴,才能將這段塵封數十年的歷史公佈於眾。劉連仁雖是野人,卻也是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