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著名的魔術師曾經這樣評價自己的表演:“我的節目之所以很受歡迎,是因為在節目裡面包含了每個人都喜歡的成分,所以,每一分鐘都會有人上當受騙。”實際上,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既不能時刻反省自己,看清自己,也不能把自己放在局外人的位置來觀察自己。
早在兩千多年以前,古希臘人就把“認識你自己”刻在了阿波羅神廟的門柱上,但是,直到今天,我們也只能遺憾地宣佈,“認識你自己”仍然有一段遙遠的距離,其原因就在於我們並不瞭解最真實的自己。大多數時候,我們只是藉助外界的一些資訊來認識自己,這就導致了我們很容易受到外界資訊的暗示,迷失在環境中,並習慣性地把他人的言行作為自己行動的參照。
愛因斯坦16歲那年,父親給他講了一個故事,也正是這個故事改變了他的一生:“昨天我與傑克去清掃南邊的一個大煙囪,那煙囪需要踩著裡面的鋼筋踏梯才能進去。傑克走在前面,我走在後面,我們倆抓著扶手一階一階地爬了上去,下來的時候,傑克依舊走在前面,我還是跟在後面。鑽出煙囪後,我發現了一件奇怪的事情:傑克的後背、臉上全被菸灰蹭黑了,而我身上竟連一點菸灰也沒有。看見傑克的模樣,我想我一定和他差不多,臉髒得像個小丑,於是,我到附近的小河裡洗了又洗。而傑克看見我全身乾乾淨淨,就以為自己和我一樣,所以就只簡單地洗了洗手就上街了。結果,街上所有的人都笑破了肚子,他們以為傑克是個瘋子。”
最後,父親語重心長地對愛因斯坦說:“誰也不能做你的鏡子,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鏡子,拿別人做鏡子,白痴或許會把自己照成天才的。”看來,我們之所以無法瞭解到真實的自我,大部分原因在於我們容易受外界資訊的影響,諸如他人的言行等,在那些外界資訊的暗示下,我們就可能會出現自我認知的偏差。因此,要想真正地看清自己,我們需要避免陷入別人眼光的謎團中,讓自己成為自己的鏡子。
不知道你們是否有過這樣的感受:在現實生活中,當一個人的情緒處於低落、失意的時候,他就對生活失去了控制感,於是,他內心的安全感也受到了影響。這樣一個缺乏安全感的人,其心理的依賴性將大大增強,比較容易受他人言行的資訊暗示。所以,當對方說出一段無關痛癢的話時,我們很容易“對號入座”,別人說啥總覺得別有用心,在說給自己聽,尤其是壞話,其實這就是一種心理傾向,它將影響到我們對自己做出真實的判斷。
無論如何,我們應該學會面對自己,不要因為自己有缺陷或者自己認為那是缺陷,就透過自己的方法將其掩蓋起來,這樣的做法簡直極其愚蠢。試想,當你把自己的眼睛蒙上時,你就真的掩蓋了自己的缺陷了嗎?因此無論是自身的缺陷還是優點,我們都應該正確看待,因為面對自己是認識自己的必經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