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個同事,小的時候爸爸媽媽對她的學習成績要求很高,考不了高分就會打罵他,這讓他覺得自己一無是處,在親戚朋友眼中開朗樂觀的她,其實內心非常自卑,總覺得自己不夠好,被人看不起。總怕別人不高興,甚至為了討好別人做很多自己能力範圍以外的事情,把自己搞得鬱鬱寡歡。
其實這是因為從小不被父母肯定,從小到大沒有被肯定過,引起的內心的不自信非常自卑。哪怕是再怎麼憤怒也不敢反抗,只能壓抑著去討好。那要如何去改變呢?
英國心理學家羅伯特·戴博德是一位很有名的心理醫生,他幫助太多人找回了自己,並將幾十年的經驗融進了他的大作《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書中說,這種情況往往都是從小到大壓抑引起的。想要解決這個困擾,就要追溯到小時候的那些痛苦的記憶,就像種子一樣把它拔除和清理。
想要完全去除這些痛苦和困擾,一,要知道成長不僅僅是年齡的疊加,而是要認識自己。二,就是正視自己的內心,完完全全地接受自己。三,完全能被療愈的,是那些願意走出來的人
01,
要知道成長不僅僅是年齡的疊加,而是要認識自己
首先我們來看看認識自己,有些人就會說了,誰還能不認識自己麼?其實大部分的人還真的不認識自己,因為很多時候,你的潛意識會把你隱藏起來,什麼時候跑出來影響你你都不知道,你也不認識原本的自己。
比如,書裡面的蛤蟆先生,當心理醫生問他上次憤怒是什麼時候,他說他從來不會憤怒,他甚至不知道憤怒是什麼,因為小時候每次憤怒就會換來父親的毒打,所以他 把憤怒隱藏起來,那並不代表他就不憤怒了。他只是換一種方式隱藏在心理憤怒,連他自己都沒發覺。
所以,父母若是嚴厲挑剔,這個孩子就只有學會如何應對她們,他將自然行為調整為能適應現狀的行為,隱藏了自己的真實情緒,長期以往,大部分孩子將不再有情緒,沒有了喜怒哀樂,對外界也漸漸地失去了感知,不再認識那個原本的自己而是掩飾以後的假的自己,他反而認為他原本就是這樣的就像書裡的蛤蟆先生一樣。
有些人會問,那我都已經長大了,又回不到過去怎麼辦呢?其實很簡單,就是讓你的記憶回到過去,回到讓你憤怒或者悲傷或者恐懼的那個時刻,讓你把心理的情緒發洩出來。因為長大後的很多行為都是都是從童年學來的。
比如,蛤蟆在心理醫生的引導下,慢慢地回憶過去,一件一件往上鮮活地呈現在眼前,因為小時候弱小的自己在強大的父母面前,沒有力量反抗,要依賴父母生存就只能被動順從。除了順從以外,還總是想辦法取悅父母,希望獲得他們的關注和滿意。然後慢慢地行為舉止就變得越來越浮誇和愚蠢。
所以,孩子一旦有了情緒,就要讓他真實地表達出來,並且要站在跟他同一個高度去感同身受。讓孩子體會父母對他們的愛,讓孩子有心安的感覺,讓他內心充滿自信。
現在已經認識了自己,那麼就要接受自己,不管是什麼樣的自己。
02,就
是正視自己的內心,完完全全地接受自己
其實大多數人多多少少都會逃避,不敢正視自己的內心,因為總有讓你感到恐懼或後悔的事情,只有正視自己的內心,完完全全地接受自己,不管是好的還是不好的都接受。因為那個原本就是你,真實的你,只有你接受了,你才能覺察才能改變。
比如,小倩說她活成了自己討厭的那個人,小倩的父母總是情緒不穩定,稍有不順就對孩子非打即罵,小倩小時候開始就很害怕父母生氣。所以她在家都很少說話,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後來長大後有了自己的孩子。有一次,她正對著寫作業的女兒發脾氣時,看見她女兒眼中驚恐的樣子,活脫脫就是小時候自己的樣子,那一刻她突然警醒。她竟然活成了小時候自己討厭的那個人的樣子。她發現原來父母當初是這樣的心情的,她沒有逃避,而是完全地去接受,然後去查看了很多心理方面的書籍和課程,找到原因一點一點地改變自己。
所以,當你覺察到自己的時候,不逃避不推卸責任,完全地接受自己,正視自己的內心,你才能有勇氣去改變自己。
然後說一說那些完全能被療愈的,是那些願意走出來的人。
03,完全能被療愈的,是那些願意走出來的人
俗話說,你永遠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是啊,當你想逃避的時候,別人說什麼道理你都能想到藉口去反駁,去逃避。當你想改變的時候,就是洪水猛獸也無法阻擋。
比如,書裡的主人公,在憂鬱的時候,朋友們為他想了各種各樣的辦法都無濟於事,後來
他朋友們到處打電話幫了約了心理醫生,他自己也同意前往,就這樣有了開始的愉快聊天以後,慢慢地他越來越配合醫生,很快就療愈了自己的憂鬱症。
所以,在這個世上能幫助你的永遠只有你自己,想要被療愈的是那些自己願意走出來的人,別人的幫助永遠只是輔助,只有你自己發自內心的想要療愈,那才是主要的助力。
閱讀感受瑞士心理學家榮格說過:“沒有一種覺醒是不帶著痛苦的。這本書的故事深刻地解釋了這句話的含義。認識自己不是否定自己的過往,而是接受自己從改變當下的處境中獲得力量,正視自己的內心擁有勇氣和希望,去療愈童年的不幸,更輕鬆地迎接人生下一段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