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東方
夸人據說是迅速溝通、拉近和他人關係的不二法門。再正襟危坐的人,誇上幾句,對方也至少會在心裡喜笑顏開。這是人性的弱點也好、特點也好,總之是一種普遍規律。區別是理性的人很快就能從這樣的被誇裡清醒過來,分析出對方的誇讚動機。
不這麼理性的人,很不理性的人,則會明裡暗裡喜歡這樣的誇,中了這樣的誇的招,非奸即盜的招。其中之甚者,中了招也並不反思,還會繼續中招。登峰造極者更是在沒有人誇的時候,自己誇起自己來。大街上遇到熟人就會站定了自誇,電話裡微信裡每一句話都會圍繞著自誇進行;從來吝嗇也突然破財請人吃飯,為的就是讓大家聆聽他的自誇。
日常生活裡,一個動不動就自誇的人,總是不招人待見,不被大多數人待見。慢慢地就會被孤立起來,除了同樣喜歡自誇的其他人偶爾與之切磋,在各自誇自己的同時為了氣氛需要隨便互誇一下之外,便唯我獨尊、四顧皆茫然了。
這是因為別人都嫉妒他,都不能容忍他超過他們嗎?可能有這個因素,但更大的原因似乎還不是這個,而是自誇者用自誇將本來平等的交流氣氛搞狹窄了。自誇者的自誇一般都是重複的,車軲轆話來回說,說來說去就是那麼點事,說什麼都會最後繞回來繼續自誇,這樣一來話題就變得很狹窄,很乏味,不能傳遞任何新的有意義資訊。
一次兩次別人出於禮貌還能洗耳恭聽,並且順應著說幾句令自誇者高興的話。長此以往則讓絕大多數人不能忍受,最溫和的反應就是不和他談了。繼續和他談的,不是當下有求於他,就是別有用心要從他這裡拿到什麼利益。而自誇者一定認定這是人家在崇敬他,於是便誇誇其談地繼續自誇而忘乎所以了。
自我誇耀,至少是一種淺薄,同時還肯定是一種浪費,甚至是一種低能的表現:因為與其拿出時間來自誇,為什麼不爭分奪秒地用這個時間去創造更大的成功?
退一步講,已經取得的成績即便真的是成績,也沒有必要逢人便講,來回講。這樣沉浸在自誇裡只能讓人疑心,疑心除了這點成績之外他便一無所有,疑心僅僅這一點點成績的自誇者其實是非常自卑。
我是什麼什麼會員,我是什麼什麼獎獲得者,我在什麼什麼會議中坐在前臺,前臺的桌子上還有我的名牌。我的豆腐塊文章在什麼什麼報發表了,我的什麼什麼書正在編輯中,誰誰誰都說我很不錯,誰誰誰都主動表達了對我的相見恨晚高山仰止之情,誰誰誰在電話裡說我的本地第一人,老班主任說我們班就出息了我們一兩個,幼兒園老師見了我就說三歲看老,她當時就沒有看錯……如果一個人不是不自信到了相當程度,何必要這樣苦心孤詣喋喋不休地自鳴得意呢!
也許,人生不易,他們之所以這樣,可能也是太急切地想找到一點點立足這個世界的一小塊根基吧;否則自己的一生,又還有什麼價值和意義!
由此,我們大可不必對這樣的可憐之人不以為然乃至嗤之以鼻,笑而不語或者一笑了之,可能就是最好的策略了。這裡多說幾句,不過是又一次被其自誇打擾到了並且會心一笑了的時候的一點點記錄而已。
我相信這點記錄一定無傷大雅,因為退一萬步說,一個人還能自誇,還有精力自誇,至少還說明他生活得還可以,有精力有體力也有閒心,還沒有被人生徹底擊垮。從這個角度上說,他還是幸福的。
記錄別人的幸福,總是文章的溫良恭儉讓的題內之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