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華民
昨天和朋友老鄧閒聊,被他妻子紅麗和母親的故事感動了。
前些年,老鄧的父親病逝。他回老家處理完父親的喪事後,想把母親和妻子女兒接過來住一段時間,可家裡有地要種,豬雞要喂,孩子學要上……
老鄧說,前些天紅麗打來電話,說了一件揪心的事。一天凌晨兩三點,紅麗和女兒正在熟睡,忽然被院子裡窸窸窣窣的聲響驚醒了。紅麗隔著窗戶,看到院子裡的影子像是婆婆。她披上外套打開了房門,只見老人穿著棉襖、戴著氈帽,正摸黑把散落的玉米杆搬運到牆角處堆放。
一門心思幹活的媽媽,突然被燈光和聲響驚到了。母親嗔怪道:“紅麗,你可把媽給嚇死了。你咋出來了?”
妻子問答:“媽,這才幾點,你咋不睡覺在這幹活兒。你不要命了?”
母親回答“我不是睡不著覺嘛,就幹這一小會兒。再說這點活也要不了我的命,嘿嘿。”
“你不能這樣幹了。明天你不養雞了不餵豬了?不幹了,走。回屋睡覺去!”妻子說。
母親不急不慢地說:“啥叫不幹了?你回屋睡覺去!我睡不著,真睡不著。”說完還故作輕鬆地哈哈大笑著。
母親說:“白天雜事多,感覺時間不夠用。我趁晚上沒事把這東西整整,你回屋和小妞睡去吧!”
看妻子沒動靜,母親又責怪道:“我說你這閨女咋恁粘人,我再幹一小會兒,你趕快回屋吧。”
妻子見母親執意不回,便上前把她拉進屋裡,拍去身上的灰:“人不睡覺不垮了嗎?媽,我陪你躺一會兒,說會話……”
老鄧說,自從父親去世後,母親的狀態就一直不好。白天還好說,晚上就整夜睡不著覺。這不,前兩天母親又睡不著了,半夜起來收拾院子,想讓忙碌打發這漫漫長夜。
生活就這樣一天天地過著……
一天,正在村裡玩具廠上班的妻子電話響了,話筒裡傳來母親含混不清的話。察覺到異樣後,妻子立馬飛奔到家,和鄰居一起把母親送到醫院。“醫生說,再晚來一會兒,人就來不及搶救了。”
經檢查,患過腎炎的母親被確診為尿毒症。儘管有妻子精心照料,但病情還是加重了,並出現了腎衰竭。
為給母親換腎,老鄧想方設法籌集資金,可最後還差二十萬。妻子當即說服老鄧,把家中一套76平方米的老房子賣了,湊夠母親換腎的錢。
一聽說給自己治病賣掉了房子,母親說自己年紀大了不值得這樣。妻子安慰老人“錢是人賺的,人在比什麼都強!”
“手術那天,別人兩個小時都出來了,可母親進去兩個半小時了,還沒出來。”妻子回憶說,在手術室外,她的心一直在嗓子眼,母親被推出來那一刻,走廊裡的妻子淚如雨下。後來才知道,那天等待出手術室的病人多,母親耽誤了十幾分鍾,而妻子卻擔心母親出意外。
母親的手術很成功。
妻子辭去工作,一門心思在醫院照料母親。吃飯、翻身、大小便、一個小時記一次尿量……她常常把孩子託付給鄰居,做好母親喜歡吃的水餃送到醫院……經過一段時間的休養,母親的身體逐漸恢復,妻子的心才踏實下來……
一說起家裡這些事,老鄧這個大男人就眼眶溼潤。他常年在外,照料家中老小可苦了妻子。
我為老鄧有這樣孝順賢惠的妻子而高興。他的妻子和母親因老鄧而萍水相逢,又因為老鄧成了休慼與共的母女。在漫長的煙火歲月裡,她們相濡以沫,彼此相依。老鄧媽媽是幸運的,在她最脆弱艱難的時候,兒媳成了老鄧,成了最貼心的溫暖。
《巴蜀文學》出品
主編:筆墨舒捲
達州廣播電視報(達州新報)《鳳凰樓》副刊選稿基地。
凡在“巴蜀文學”平臺上同期閱讀量較高的優質稿件,將被達州廣播電視報選用。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特別說明:作者投稿時,須標明“原創文章,文責自負”字樣,如沒標明或不是原創稿件一律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