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解人類發展的人都知道,當人們逐漸擁有一定程度的智慧以及思考能力以後,人們便不再像其他動物一樣“臨時抱佛腳”,即只有等到肚子餓的時候才會想著捕食其他動物。為了保證在各種環境中都能延續自己的生存,人們學會了兩個關鍵性技能——養殖與種植。
種植自然不必多說,各類蔬菜水果等等,都是人們種植的物件。相比於養殖而言,種植各種蔬菜水果的時候,只需要進行一定程度的打理就行,實際操作十分的簡單。
然而在養殖方面卻並非如此,現如今我們所看到的所有家養動物,都是不知道經過了多少個年代以後,才逐漸形成的“特殊”動物。這類動物雖然從外觀上和野生同種動物一模一樣,但實際性格卻早已不同。
家雞的由來
在眾多家養動物之中,家雞應該是數量最龐大的一個群體。以貓狗為例,這兩種家養動物除了在一些農村之中依舊比較普通之外,在更多的家庭裡面已經變得十分珍貴,成為了當前社會中最常見的寵物代表。
而與豬、牛、鴨、羊、鵝等動物相比,家雞雖然在體重上沒有任何優勢,但為人類提供的食物補充也十分有限,但在數量上卻一直都是“傲視群雄”的存在。
那麼數量如此龐大的生物究竟是從何而來,又是如何發展到現在這樣的規模呢?其實答案很簡單。根據進化論提供的相關資料顯示,家雞最早應該出現在印度地區。
在距今4000多年以前,印度人開始嘗試馴服原雞,也就是野外生活的雞。經過連續幾代人持之以恆的馴養以後,原雞終於開始朝著家雞的方向轉變。原本在生物科學界中,各個國家的科學家們都比較認同這樣的說法。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當我國著名鳥類學家鄭新作開始對家雞和原雞展開研究以後才發現,其實原雞早在一萬年前就出現在我國境內,比印度足足早了6000多年。在訊息剛剛公佈的時候,不少國家的科學家都表示質疑。可等到有關原始雞骨化石出土以後,這些質疑的聲音便逐漸消失不見。
生存挑戰
在瞭解到家雞的由來以後,人們開始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如今的家雞已經完全失去了野性,那麼如果人類將100只家雞送到荒野之中,三年之後它們又會有什麼樣的變化呢?更重要的是,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變化?
在瞭解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必須要先知道有關雞的一些基礎知識點。就生物特性而言,雞一般生長週期最長為13年,雖然不同的飼養環境會帶來不同的區別,但這個資料卻不會有太大的變化。所以僅就壽命這一點來看,家雞足以支撐到完成實驗。
其次就是每一隻母雞的年均產蛋量在300枚左右,其中能夠成功孵出小雞的數量則佔據了70%,也就是210枚左右。因此,假設這些家雞中公母均衡且可以穩定受精存活的話,最終的數量很有可能會超越人們的想象。
不過有關於以上這兩種猜想,其實都是相對比較理想的情況下,家雞自然生存以後出現的結果。可如果是在現實之中,這些雞在荒野之中的最終歸宿究竟如何,那就要綜合以下幾方面的情況來考慮。
養殖雞與散養雞
首先是養殖雞與散養雞的不同,在現代社會之中,養殖場之中的雞群數量應該是最龐大的。像人們在市場上所吃到的絕大多少雞肉,也大都來自於各大養殖場。
在這些養殖場之中,所有雞都被統一的關在籠子裡面,由專人專門定時負責為它們提供足量的食物。等到生產到差不多大的時候,這些雞便會被送去宰殺,成為流水線上的雞肉原材料。
當然,在整個養殖的過程中,養殖雞也不會一直被留在籠子裡。只要有合適的時間,工作人員們還是會將這些雞送出來曬一曬太陽,活動一下。可事實上,這種程度的養殖,對待雞甚至比對待監獄之中的犯人還要恐怖。而這樣的養殖方式,也徹底剝奪了它們在野外生存的可能性。
在這樣的情況下,一旦送到野外生存的100只雞都是養殖雞,那麼這些雞最終的結局最有可能的就是成為其它動物的能量補充來源而已。自然界中的絕大多數肉食動物,也都可以對它們進行捕食。
不僅如此,在野外環境之中,由於養殖雞的捕食能力已經退化殆盡,所以還極有可能會因為無法補充到合適的食物來源,嚴重影響到自己的生存。它們就像溫室中的花朵,禁不起任何的風吹雨打。
除了養殖雞之外,另外一種就是散養雞。小時候生活在農村中的朋友對這種雞一定很熟悉,人們在養雞的時候,從不會加入飼料之類的物質,只會將這類雞全部放到自家院子裡或者菜地裡任由它們自己活動。
相比於養殖雞而言,雖然可能不會有太多的食物來源,但卻多了自由。在面對荒野環境的時候,其適應能力就必然不會是養殖場之中的雞群能夠比擬的。
更重要的是,在面對自然界中的一些危險時,這類家養雞還能夠透過自己的方式進行躲避。三年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如果沒有針對性的天敵,雞群還是有機會能夠在這樣的環境中存活下去。只不過就這種可能性而言,同樣微乎其微。
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結果,主要原因就在於生物在自然界中生存,除了要擁有應對外來危險的能力之外,還要有維持自身族群的繁衍能力。試想一下,如果雞群在某一區域紮根繁衍,它們真的有能力應對各種肉食動物的進攻?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不同的環境
除去對雞的篩選之外,不同的環境之下,雞群最終成活下來的數量也同樣會大有不同。就像前文所言,不同的飼養環境會對雞的壽命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那麼不同的野外環境,自然也會對這100只家雞產生不同程度的威脅。
我們首先排除沙漠這樣的極端環境,畢竟在這類環境之中,其他許多野生動物都沒法生存,更別說這100只戰鬥力渣渣的家養雞。想要讓它們在這類環境中參與實驗,不如直接送它們前往屠宰場。
就自然界中的荒野環境來看,假設荒野之中充滿了各種頂尖的肉食動物,那麼這些被用來研究實驗的雞群,或許連一個月的時間都撐不過去。畢竟對於其他自然生物而言,這100只雞和100坨會動的新鮮肉塊並沒有任何區別。
可如果是一些缺少捕食者的環境,那麼雞群在這類環境之中反而會有另外一種可能性:它們最終會像澳大利亞氾濫成災的野兔一樣,利用某一區域內的大量食物,讓自己能夠成功的生存生活。
當然,這種可能性其實也相對較低,畢竟相比於野兔來說,雞屬於雜食性動物。在能量補充這個問題上面,雞就沒有辦法做到像野兔一樣的適應性。
由此我們可以得到最終的答案,當100只雞被送入荒野之中以後,如果是養殖場中挑選的雞,那麼無論是怎樣的環境,最終都不可能成功生存。而如果是本就散養的雞,也會對環境有一定程度的要求。在相應要求沒有被滿足的時候,這部分雞也會走向滅亡。
返野的可能性
很多對雞抱有期待的人可能會想,許多家養生物在回到自然界以後,就會慢慢地恢復野性,那麼家雞會不會也像這類動物一樣恢復野性呢?事實上,雖然有著其他動物恢復野性的例子,但和這些“例子”相比,雞在短短三年的時間裡面恢復野性,純粹是異想天開。
首先來說養殖場中養殖的雞,養殖戶們在養殖這些雞的時候,往往都會新增大量的激素飼料。在這些飼料的刺激下,養殖雞的生長週期變短,整體重量也會增加。可隨之而來的影響便是這些雞不再有足夠的行動能力,只要是有機會親眼檢測這類雞就會發現,即便是在被宰殺的時候,這些雞都不會有多少反抗。因此,這種人工製造的產品,根本不會有任何返野的可能性。
其次就是農村中的散養雞,雖然擁有一定的活性,但這種活性也僅僅只是相對而言。對於這類雞來說,能夠在自然界中保持生存就已經算是超額完成任務,返野的可能性依舊很低。更重要的是,經過世世代代的人工馴養,這些雞的野性早已退化。想要真正恢復野性,絕不可能是在三年裡能夠完成的事情。
最後我們還需要了解的就是,在當前人類養護的各種動物裡面,為了讓這些動物恢復野性,一般都會提前進行大量的訓練。以動物園中的獅子老虎等動物為例,從最開始的投食肉質到逐漸投食許多活體動物。經過一次又一次的獵殺以後,這些動物才終於擁有一定的野性。
像這種食物鏈頂尖的動物都需要如此大量的訓練,雞群自然也需要長時間的適應生存才行。否則在面對其他生物的時候,就很有可能會遭受到生命威脅。
黔驢技窮的故事,相信每一個人都聽說過,雞群在荒野中生活的時候,首要面臨的困難便是如此。當其他生物首次面對這類動物的時候,或許會有一絲警惕,可一旦發現了這些雞“外強中乾”的野性,它們離滅絕的日子自然就不會太遠,返野的可能性也會降至為零。
適應生存
其實從這個實驗之中,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明白更加深刻的道理才對。在面對陌生環境的時候,只有表現出更強的適應性,才會擁有更強的競爭能力。
英國生物學家赫胥黎曾在《天演論》中提到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觀點。這不僅適用於自然界中的各種生物,同樣也適用於人類社會中的每個人。
如果在進入一個陌生環境的時候,人們沒有辦法及時適應,最終的結果也一定是被這個環境所淘汰。而養殖場中的雞以及散養狀態的雞,其實也同樣代表不同生存狀態的人類。假設習慣了怠惰、習慣了已經被安排好的生活,不願意進行任何的改變。那麼在新的環境中,走向滅亡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