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近年來,河北省自然資源系統在河北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深入學習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圍繞打贏脫貧攻堅戰、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充分履行自然資源部門職能職責,在自然資源要素服務保障和生態支撐方面取得了紮實成效。
“美麗河北 豐蕪康寧”自然資源助力鄉村振興
全國攝影作品展入展作品選登
■ 評委推薦
菜農 閆立軍 攝
點評:作品反映了藍天白雲下菜農勞作的場景,前景是菜,遠景是勞作的農民,緊扣主題,人物與環境搭配和諧。——鄭國華(中國金融攝影家協會秘書長、中國工商銀行攝影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
高速連承張 張連國 攝
白虎溝農場 葉柏 攝
蔬菜基地打工人 李連明 攝
草木豐茂 王宏 攝
選土豆 王良 攝
夢幻草原 孫軍 攝
山水蟠龍湖 馬江宏 攝
夕陽下的豐收 劉海 攝
徜徉田野 李傑 攝
秋染塞罕壩 崔重輝 攝
春耕大忙 楊榮興 攝
冬牧 沈洪斌 攝
“非遺”滕氏布糊畫傳承人 王峰 攝
吃上生態飯,掙下旅遊錢 王豔義 攝
■ 閒話大展
要應物象形,更要氣韻生動
攝影作為一種造型藝術,憑藉對客觀事物進行真實影像反映的屬性廣為應用。因此,許多攝影人格外注重客觀世界中形象的直觀表現。無論鏡頭面對的是優美的風景,還是生動的人物,我們普遍的第一反應就是表現形象,對其做具體描繪。但時至今日,影象每天大量產生,即便題材沒被拍遍,照片也已如過江之鯽,僅是簡單直接表現形象顯然沒有太多競爭力了。在影像手法上追求逼真、寫實,難道就拍不出吸引人的照片了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但我們既要力圖應物象形,又要追求氣韻生動。
應物象形、氣韻生動源自南齊文藝理論家謝赫的著作《畫品》中提出的“六法”。應物象形,是指描繪要與所反映的物件形似,刻畫出物件的形態外觀,以形寫形,以色貌色。氣韻生動,意謂作品要體現人和物的精神氣質、風致韻度,達到自然生動,充分顯示其生命力和感染力。對於攝影來說,這兩點其實都非常重要。
無論拍攝什麼題材,生動、鮮活的形象表現都能直接吸引關注。自然形態的現實之美具有直觀的感染力。但應物象形並不意味著簡單隨意地展示外觀,而是要描摹出形象的特質。尤其當我們為以各地方為主題的攝影活動拍攝當地代表性景點、活動場景時,準確地刻畫其形象特色就是重中之重。這需要圍繞主題認真瞭解、充分觀察,選取恰當的角度、構圖,還要能夠調動現場的光線、影調或色調等因素來做塑造。
攝影人鏡頭下的現實,絕不僅僅是對現實生活的全真復現,而是在此基礎上呈現更飽滿的情緒、更豐富的內涵,或揭示本質、底蘊,或表現真諦、意趣,或體現個性、審美。“言有盡而意無窮”,中國傳統文化尤其講究“意在畫外”,追求反覆品讀感受到的回甘。影像的氣韻、意境不是憑空捏造出來的,依然需要以刻畫現實為基礎,甚至是在對拍攝物件有了深入認識之後,捕捉代表其精神氣質的瞬間,使形象表現與情感表達高度契合。
完全脫離了形象的意境表達就像無根之木,而缺少氣韻的單調形象又容易令人視覺疲倦。優秀的影像應該是形神情理的統一、虛實有無的協調,既生於意外,又蘊於像內。攝影人唯有在拍攝中融入對拍攝物件、對題材、對攝影的感悟和理解,才能拍出有生命力的影像。(文/吳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