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牌部隊》快大結局了,倒回去又翻了一遍,終於確認,編劇真的特別走心,許多臺詞越品越有意思,可以說我很久沒看過如此用心的劇本了。
劇本草蛇灰線伏行千里,絕大多數觀眾要看到後半部分才能理解編劇的苦心,甚至許多暗喻,恐怕到最後都不會有太多人明白。
但這是觀眾的錯嗎?
當然不是。
是因為這部劇開頭看上去太懸浮、雙男主之一的高粱部分金手指和感情戲太離譜,使得許多觀眾認為這是一部只知談情說愛的軍旅偶像劇、甚至是雷劇,反正沒人會認為它是好劇。
造成的結果便是,其一,觀眾會根據過往經驗,認為偶像劇主角必然偉光正,所以在看到主角身上的問題時,不明白編劇的批判意味,反而覺得是劇情有問題;其二,既然不是好劇,就不值得帶腦子看,於是很多伏筆暗示都被忽略,觀眾根本不會去認真分析劇情和人設。
如果開頭便能用靠譜的質感抓住觀眾,觀眾自然也會報以最專業的追劇熱情,不放過每一個細節地認真分析。
如果不摻雜質地完全按照劇本立意拍出來,它可以是國產劇的王牌。
可惜沒有如果。
雖然綜合來說,《王牌部隊》稱不上是好劇,但我太佩服編劇,可以在一部劇裡,思考如同職場一樣的部隊,思考人性,思考婚姻,思考階層。(這部劇不止一個編劇,你知道我說的是哪個編劇)
近年來看國產劇,常常忍不住感慨,編劇對普通人和窮人既無瞭解也缺乏同情,就連仙俠劇裡都階層固化了,到處都是高富帥,小時候常見的草根男主再也沒有了。
《王牌部隊》在主角設定上就很有趣,兩個男主,農村孤兒高粱,是草根代表,軍人子弟顧一野,放在今天,就是高富帥。
故事從1983年開始,透過主角的成長經歷,來講述軍隊40年的發展。
編劇明顯深受《高山下的花環》影響,許多情節設定是帶有批判反思色彩的,但三十多年前的謝晉,敢讓電影裡的軍人子弟趙蒙生對著替他走後門的媽媽說“我們離人民太遠了”,今天的導演卻不能,只能委婉含蓄,即便如此,觸及這樣的話題,編劇也已經很勇敢了。
高粱是農民階層,是勞動人民,顧一野是幹部階層,是知識分子。
兩個階層,都既有自己的偉大之處,又有自己的侷限性。
他們既互相對立,又互相團結,這個國家的發展,少誰都不行。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部隊裡也同樣派系林立。
高粱和顧一野同時入伍,高粱身邊團結的,是牛滿倉、舒佳貴這些農村人,站在顧一野身邊的,則是林北海、姜衛星這些城裡人。
部隊內部,陳大山、宋建設這樣的大老粗,跟陸平凡這樣的“學生兵”互相看不上。
早在第三集,編劇已透過陸平凡與宋建設的對話點名主旨:陸平凡欣賞顧一野,宋建設看重高粱,各個階層有各個階層的“惺惺相惜”,但是,每個人也都有自己看不到的傲慢與偏見。
劇中的所有軍人,都熱愛祖國熱愛人民,並願意為之獻出生命,這毋庸置疑。
在這個大原則之下,每個人又都有自己的問題。
是的,就算是主角,也並不完美。
高粱要成長,必須向上走。
成長經歷決定了格局,對於一個吃飽飯都不容易的孤兒來說,能改變自己的命運,就已經很了不起。
所以很長一段時間,他看上去都好像沒什麼遠大目標,除了江南征,他的主要目標就是提升自己。
但他很會來事兒,或許是底層生活磨礪出來的技巧,表面上大大咧咧,實際上,誰跟誰不一樣,他心裡門兒清。
他初中都沒讀完,很多事情也搞不明白,所以參軍之初,一直在向自己看不上但又不得不佩服的顧一野學習,這是他的內部動力。
而準丈人鄭源,則是高粱的外部助力。
同樣都是來自農村,為什麼牛滿倉不能成為主角?
他資質確實比高粱差了些,但差的更多的還是金手指,也就是非常玄學的“運氣”,用實在一點的話來說,是人脈,是婚姻。
改變命運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婚姻。
“高粱打擂臺,誰敢不發揚風格?”
顧一野要成長,卻必須往下沉。
因為出身軍人家庭,所以他知識淵博視野廣闊,他甚至從那場戰爭中看到了軍隊的落後,小小年紀便立志要改變軍隊(當然一開始看上去很中二)。
不是他本身抱有優越感非要看不起誰,但他生在高處、眼睛也一直往上看,所以對下面那些人的疾苦一無所知。
而且,有些驕傲,或許他自己也沒有意識到,比如最初被退兵時,他不服氣地說“我比任何人都適合待在部隊裡”;戰爭結束後緬懷犧牲的戰友,他感慨說“該豁出去的時候誰都不比我顧一野差”。
但正如陸平凡一開始指出的,你再有知識,還是要結合實踐。
在戰場上,他能排兵佈陣指揮得當,可是卻發現不了門板下的地雷,因為他第一次上戰場,沒有經驗。
來自農村的張飛,第一時間推開了他,而張飛的一切經驗,都來自戰場上的摸爬滾打。
在生死攸關的時刻,往往是最基層的人為你兜底。
張飛的犧牲,為顧一野搭起了向下的橋樑。
他去到張飛的老家,看到了孤兒寡母的生活有多艱難,決定與江南征分手,和張飛的遺孀阿秀在一起。
老百姓太善良了,他們習慣於奉獻出自己能奉獻出來的所有,擅長隱忍,卻不擅長訴苦賣慘。
除非你主動去發現他們的苦。
顧一野在雨中向高粱說的這一段,說的難道只是自己與阿秀的不同嗎?
不,那是他代表的人群,與阿秀代表的人群。
其實這段話,放到今天也同樣適用,比如習慣刷微博的網友,去到某音上時就會發現“世界的參差”,我們在發愁如何減肥時,可能有的人發愁的是如何才能填飽肚子,只是那些人,和我們隔著網路,我們看不到,也不願看。
顧一野不但是幹部子弟,也是軍人子弟,如果看不到也就算了,可既然看到了,就不能置之不理。
顧一野與阿秀的結合,討論男女之愛實在太侷限了。
他們當然相愛,而且必須相愛,是軍與民的相愛,也是幹部與群眾的相愛,因為他們最終一定要成為一家人。
對顧一野,這是下沉,也是昇華。
和顧一野一樣的,還有在陸平凡與秦漢勇之間選擇了後者的趙紅櫻。
這樣的結合,不一定都會幸福,但至少在努力相容。
慶幸的是,顧一野與阿秀在一起之後,並沒有跟著變成“野伢子”,而是一點點地拉著阿秀往上走,比如帶她去吃高檔餐廳、陪她去讀夜校。
就像他一直堅持的,即便不能改變現實,也不會被現實所改變。
這已經是最完美的結局了。
也正是從此處開始,高粱再也不會覺得顧一野高傲了,牛滿倉真心實意地佩服顧一野了,姜衛星也可以與高粱牛滿倉打成一片了,新兵中兩類人群之間的隔膜徹底消失了。
戰場上回來之後,理論上來說,高粱是代替張飛,成為那個讓顧一野覺得可以為自己兜底的人。
遺憾的是,現實裡會有這樣的結局嗎?
是那場殘酷戰爭,讓顧一野在痛苦中驚醒,及時拉近了距離,但和平年代,那些高幹子弟,真的還會向下沉嗎?
再看高粱,當顧一野說出那番話之後,高粱卻讓他別說了。
其實本質上,他跟張飛是同一階層的人,甚至,因為哥哥高山是烈士,他和阿秀同為烈屬,同病相憐,他對阿秀理應更加同情、更多地施以援手。
他看得到,只是不想看。
學過歷史的人都知道,農民階級具有侷限性,這一點在高粱身上也得到了清晰的體現。
他追求的更多是個人命運的改變,並不會為他所在的階級代言。
宋建設從一開始就把高粱當自己人,但高粱回到九連,第一個拿下的就是宋建設。
宋建設目光短淺格局不夠,可高粱自己上位之後,也會犯驕傲自滿的錯。
但侷限性並不意味著不能可愛,我始終覺得,中國的農民是最淳樸善良的,只要給他們一點點好處,他們便會願意為你赴湯蹈火。
高粱的閃光點,在於他的個人英雄主義、在於他的永不言敗。
從最開始野豬問題他堅持要獨自承擔責任、到戰場上他主動引開敵人、再到98抗洪中他堅持下水,每一次他都衝在最前面。(論心不論事,此處不考慮主角光環令他次次都能化險為夷的結果)
這是他的赤誠,也是他的無奈,是他的可愛,也是他的可憐。
就像在新兵訓練中,顧一野懂得科學訓練,高粱卻只會野蠻生長,他沒有別的優勢,能豁出去的只有自己這條命。
野豬問題中,按照顧一野的想法,兩人各承擔一半責任才是最優解,但高粱不懂,或者不願懂。
這是他唯一可以展示自己比顧一野更牛的時候,是他難得能證明自己的決定有意義的時候。
也正是因為這種一無所有卻一往無前的拼勁,讓永遠追不上顧一野的高粱,永遠不會被顧一野真正打敗。
顧一野象徵的,是我們所能抵達的上限,高粱象徵的,是我們所能支撐的下線。
先天的起點已經決定了最後的終點,高粱無論再怎麼向上走,也不可能成為顧一野,顧一野無論再怎麼往下沉,也不可能成為高粱。
但他們也沒有必要成為彼此,只要各自揚長避短髮揮優勢即可。
個人素質突出的,去做特種兵,格局大的,去做指揮官。
沒有官,兵就沒有方向,沒有兵,官也只是空頭司令,誰都不能少了誰,他們本來就是一體的。
同樣因為成長環境不同,兩人無論是在對待感情、還是在“職場”上,表現出來的態度都完全不同且十分值得玩味,主角的選擇,並不一定都是編劇的選擇,囿於篇幅,下次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