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英古鎮,坐落於貴州省銅仁市松桃苗族自治縣的西南部。據記載,古鎮始建於六百多年前,為了平定黔、滇少數民族地區的動亂,明太祖朱元璋派遣他的第六子楚王朱楨領兵前往鎮守。朱楨帶領兵將抵達寨英區域,看這裡是地勢絕佳的風水寶地,於是便在此安兵,修建城牆、碼頭等,最終形成了寨英古鎮。
在古代,寨英古鎮是朝覲梵淨山東線古道必經之地,如今,這裡是梵淨山區域規模最大的古建築群,被譽為“梵淨古都”。
古鎮不大,但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大街小巷縱橫交錯,古色民居錯落有致,臨街店鋪接連不斷,各色商品、小吃應有盡有。
漫步在古鎮裡,看看那懸掛在飛簷斗拱的紅彤彤燈籠,瞧瞧那光滑平整、充滿歲月滄桑韻味的青石板路,聽聽那大樹底下悠然閒坐的老人家嘮嗑家常、嬉戲玩鬧的孩童歡聲笑語,聞聞那伴隨著裊裊炊煙傳來的飯菜香味……這裡,沒有城市的高樓大廈、車水馬龍、燈紅酒綠,多了一份古樸一絲安寧一縷煙火氣。
輾轉來到了古鎮廣場處,映入眼簾的是一道長達數百米的城牆,城牆上還有龍形雕飾點綴著。
龍是當地人心目中吉祥的象徵,它能行雲布雨,保障五穀豐登,能驅除妖魔,守衛一方安寧。為了讓龍長久地保留下來,當地人崇尚以龍為主體的民間藝術表演——滾龍藝術。
滾龍是用竹篾捆紮而成的,有龍頭、龍骨、龍肋等部分,將綢布鋪在竹篾上圈成龍身,繪製著斑斕的鱗甲,完美地詮釋著龍的外形、神韻。
除了製作工藝精湛,滾龍的表演藝術也是十分超群。滾龍長達數十米,需要三十餘位體魄健壯之人協作方可舞動。舞動的招式眾多,“蛟龍出洞”、“翻江倒海”、“神龍戲珠”、“神龍打滾”、“乾坤倒轉”、“猛龍過江”、“比翼遨遊”、“雌雄調情”、“雙龍鬧海”等等,變幻莫測、氣勢磅礴,讓人歎為觀止。而且,在舞龍表演時,還會穿插著花燈表演,蔚為壯觀。
春節將近,寨英古鎮的滾龍表演又將上演了。這傳承了六百餘年的民間藝術,又將為古鎮添上絲絲縷縷的喜慶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