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ila不會想到,曾為特斯拉“上海交付量Top 1”“全國交付MVP”的自己,有一天會被以這樣無情的方式,被特斯拉“掃地出門”。
按照Leila的描述,在2021年11月26日上午10點左右,正在工作中的她被突然叫到會議室,等待她的是直屬領導、交付經理、HRBP,還有一張書面警告和一份調查檔案。
Leila更不會想到,在她拒絕簽署書面警告、拒絕配合停職調查後,談話會演變成一場“暴力衝突”:她被堵在廁所裡,被暴力搶奪手機,最後“蜷縮在過道”喊救命。
這場衝突的導火索是什麼?特斯拉態度又是什麼?特斯拉中國是否像爆料中一樣“官僚主義”氾濫?而Leila復職和申請調查的訴求能否實現?
“全國交付MVP”
2022年1月3日,特斯拉公佈了2021年的產銷資料:全年共生產930422輛汽車,交付936172輛汽車。
中國是特斯拉的“半壁江山”。2021年,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交付量達484130輛,佔全球交付的51.7%。
而1月3日,距離Leila經歷的那場衝突,已經過去了38天。
“我非常認可馬斯克,也非常認可特斯拉。”Leila稱,“不然我不會堅持到現在。”
Leila對工作很有熱情,這點可以從她的履歷中看出:2019年,Leila加入上海特斯拉HQ交付中心;次年,Leila晉升為交付顧問,第一季度成為上海交付量Top 1。
2021年初,因為想要換離家近的工作,Leila平行轉崗到合肥特斯拉。
交付顧問要做什麼?通俗來說,就是處理客戶簽約後到交車階段的相關工作,包括保險、出廠排期、物流、客戶溝通等。有網友在脈脈上留言解釋稱,交付崗“負責顧客和工廠兩頭”,壓力很大。
Leila剛入職就參與首批進口Model3交付:“早一點能晚上10點下班,晚一點要到12點。”
一方面,是因為特斯拉銷量高。2021年,特斯拉全球交付量是“蔚小理”合起來的三倍多。
另一方面,在轉崗後,合肥前兩個季度只有Leila一個全職的交付顧問,“整個安徽的訂單在我一個人身上。”
“我一直以很高昂的情緒在一線奮戰。”Leila表示,去年8月,自己上榜了特斯拉全國交付MVP。
出現在Leila維權文章中的陸某,也是當天出現在辦公室的三個人之一,是Leila的直屬領導,從今年5月份開始分管合肥。
Leila曾向陸某、交付經理蔣某多次提出關於交付的工作建議,但得到的回覆是“這不是你應該考慮的事”。“反正把我打擊的不行。” Leila稱。
除此之外,Leila還隱隱覺得自己“被針對了”。比如,Leila六點半下班回家,會被陸某電話問“在哪裡”,會被問“你已經到極限了嗎”。
今年10月,合肥有了晉升的headcount,但已經獲得全國交付MVP的Leila,並沒有獲得晉升的機會。有同事為Leila不平:“為什麼不考慮你?”
Leila表示,即便是後期擴充到三人的交付團隊,合肥區的工作量依然是北上廣深等區的1.5倍左右, “這是惡意拉高人效”。
事實上,這種工作摩擦、向上管理,幾乎在每一個員工多、組織複雜的公司都會出現。但Leila沒有想到,這種摩擦會演變成激烈的衝突。
“暴力裁員”
這場衝突的直接導火索,是Leila在去年7月出現的“一個訂單號錯誤”。
“確實是我複製錯了。”Leila解釋,就類似“你買了一個白色的手機,我不小心在系統給你寫成黑色了”。
“這個錯誤並沒有造成任何損失。” Leila稱,發現問題後,Leila第一時間將客戶配置修正,向同事道歉,客戶最終也提到了正確配置的車。
“一切來的都很突然。”Leila沒有想到,這件事情會在4個月後被其他員工舉報。
11月25日,在Leila因身體不舒服沒有參加的團隊活動上,某同事舉報了Leila的“訂單號錯誤”問題。
11月26日,正在工作中的Leila被叫到會議室,等待她的是直屬領導陸某、交付經理蔣某、第一次見面的HRBP沈某。
“因同事舉報,需要立刻對我進行停職處理。要求我交出工作手機,並簽署書面警告和調查檔案。”Leila稱。
當天的經過,Leila在《交付經理蔣某,TSL是你一言堂之地嗎?》中有詳細的描述,而從Leila後續放出的錄音片段中,可以發現雙方的溝通非常不愉快。
“我不懂這些內容”,Leila不想簽字,但對方稱“你不需要懂,簽字就行了”。
Leila認為自己被區別對待,得到的回覆是“為什麼不處理別的同事,你需要反思一下”。
“我很害怕這些人接下來會對我再做出什麼,所以要求到洗手間去,想和我的家人朋友求助。”Leila稱,但後續情況開始失控。
“陸某大喊讓我交出手機”“陸蔣二人衝撞洗手間門直擊到我的頭”“抓著我的手就往外拖”“逼到門後一把奪過我的手機”……
Leila一度蜷縮在過道,對外大喊:“救命!求求你們!救救我!” 幾個客戶和同事聞聲趕來,最後報警。
按照Leila的描述,陸蔣二人搶奪手機,可能是擔心她在工作群裡“釋出不實言論”。因為Leila把暴力拆門的照片發到交付群裡,之後,她被踢出所有工作群。
這場衝突以警察調節結束,雖然Leila堅持“不簽字”,但已經“事實上”被離職了。
艱難維權
“我的訴求一直是復職,公司對這件事情進行調查。”Leila稱。
衝突事件後,Leila依然堅持打卡“上班”。但很快,辦公室換了密碼鎖,對她表示友好的保險公司員工也“被針對了”。
11月27日,在衝突發生的第二天, HR沈某在和Leila溝通時,承諾公司一定會這件事情進行調查。
12月1號,沒有等到回應的Leila將衝突經過發到知乎上,“兩三個小時閱讀量就快5萬了”。但很快,內容被投訴刪除。
“他們投訴我是在引導輿論走向,為自己謀利。”Leila稱,而沈某則對她說“怎麼又做傻事了”。
12月2日,沈某和法務部楊某主動聯絡Leila溝通。Leila再次提到自己的訴求:復職和公司對此事進行調查,並且是跨區域調查。
“我沒有想到,有一天特斯拉法務部會來聯絡我。”Leila稱。
特斯拉法務部,是在“特斯拉車主車頂維權”事件後被外界關注的。特斯拉法務部微博簡介一度為“獨立思考,明辨是非”,至今沒有釋出任何內容。
而在這次溝通中,Leila被提醒,一個多月後(2022年2月19日),她與公司的勞動合同就要到期了,“公司不會再和你續簽”。
12月4日,Leila收到了書面《休假通知》:自2021年12月3日起,開始帶薪離崗休假。並且通知中強調“請不要:至辦公室上班,聯絡公司員工、供應商及客戶,出現在公司的任何辦公場所”。
“這種操作還沒見過,而且還是帶薪休假。”某公司HR告訴鞭牛士,一般休假通知也不會強調不要到辦公室上班,“如果沒有其他特殊原因,這已經算是給員工很高的特殊福利了。”
但Leila表示不能接受,她堅持“立刻回到崗位,儘快展開工作”。
和內部的溝通陷入僵局,Leila在知乎、微博、微信公眾號、脈脈上發文維權。Leila在微博上的文章,甚至被特斯拉全球副總裁陶琳“手滑”點贊。
“我當時以為,Grace讚了這條微博,是不是公司真的要開始調查了,結果並沒有。”Leila稱。
不僅如此,除了知乎的文章被舉報,Leila在微博、微信公眾號、脈脈的發文,都先後被舉報,理由是“侵犯名譽權”。
而在Leila文章下面,有曾經共事的員工表示支援,也有人認為這是“一面之詞,不可全信”。
“基本沒有可能復職了。”上述HR告訴鞭牛士,“她(Leila)可以表達不想離職的意願,仲裁時對她有利。”
脈脈上也有HR留言稱,公司提出帶薪休假是合法的,“公司可以安排員工帶薪休假,不需要員工同意”。並且,如果公司提出不續簽合同,不需要工會同意,只要給夠賠償。
至於Leila拒絕簽字的書面警告,HR表示,具體還要看書面警告的內容,是否對應公司現有制度,是否給公司造成可量化的損失。“不會因為簽了一個書面警告就證明員工工作有問題,它不能作為解除勞動合同依據,也不能不賠償。”
而上述HR則建議Leila儘快申請勞動仲裁:“有暴力的話要提供證據,如果不能舉證被迫或者暴力的話,相關賠償不太好爭取。”
“如果沒有證據證明自己因對方暴力受到傷害,那麼這次衝突是搶回公司財務和不讓她進公司,確實有點過分,但並不算非常越界。”另一HR認為,“這件事情更多是員工心理落差,沒想到特斯拉也會有職場關係問題。”
目前,Leila已經申請了勞動仲裁。可是賠償,並不是Leila的第一訴求。她的第一訴求,是復職。
“仲裁有效期是45天,我覺得太長了。” Leila稱,“感覺(HR)就是拖,拖到合同到期。時間一長,大家都遺忘了。大家只會記得特斯拉某個人被暴力脅迫離職,最後結果是什麼,大家都不關注了。”
Leila的第二個訴求,跨區域調查,似乎也遙遙無期。
“現在的網際網路、科技企業,組織越來越龐大,人員越來越臃腫,像傳統的企業一樣,開始官僚化了。”有網友感慨道。
“我們不浪費時間在官僚主義,我們注重達成使命。”特斯拉的企業價值觀,就寫在去年8月,Leila成為全國交付MVP那張榜單上。
而在網上流傳的《特斯拉員工手冊》中也有“我們是一家與眾不同的高科技公司”的描述。特斯拉想對外展現的企業文化,和CEO馬斯克的對外人設是一致的:科技天才,要“重新思考一切” ,要“改變世界”。
2021年,特斯拉市值破萬億、馬斯克成為世界首富,這些好訊息,讓特立獨行的特斯拉和馬斯克的光環更加耀眼。
但在光環之下,在馬斯克火星移民、星際公民理想之下,他創辦的企業,也難逃現實企業管理問題,也會出現普通員工、職業經理人和企業利益與目標不一致的問題。
早在2017年,就有特斯拉員工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他們在被解僱前並沒有得到公司的任何警告和提示,“一切都來的那麼突然”。
2019年,有報告顯示特斯拉每年更換27%以上的高管,向馬斯克彙報的高管年流動率為44%;與此同時,矽谷其他公司的平均的高層離職率僅為9%。
在2020年,新浪科技就曾報道,在中國,特斯拉高科技公司的光環正在逐漸暗淡,“它的行為,越來越像一家車企”,只談工作和目標,不講人情。但節節攀升的銷量,掩蓋了特斯拉中國存在的問題。
2021年,“特斯拉車主車頂維權”事件後,特斯拉各種操作堪稱魔幻,自媒體“半佛仙人” 評價陶琳,“她的位子,對上負責的,只要做好向上管理,就沒人能動她”。
“可能我確實不聽話。”Leila得知,在她停職後,舉報她的同事在去年11月30日晚晉升。
今年1月3日,馬斯克在社交網站上轉發了特斯拉2021年第四季度資料,“全球特斯拉團隊做得非常好!”
不過,這些重新整理紀錄的數字,這個“偉大的工作”,將與Leila,曾經的特斯拉“上海交付量Top 1”“全國交付MVP”,再無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