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王林)國家工業資訊保安發展研究中心最近釋出的《新一代人工智慧算力基礎設施發展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指出,隨著人工智慧的發展,各地正掀起一股智算中心“落地潮”,但頂層制度建設和標準體系不統一,市場對算力概念混淆,行業定價標準混亂,算力系統的初期應用效率偏低。同時軟硬體核心技術也受制國外,重複建設、高能耗等問題也亟待解決。
該中心是我國工業領域國家級資訊保安研究與推進機構,《報告》是在中國資訊化百人會2021年峰會期間釋出的。《報告》認為,現階段,人工智慧已經成為世界各國競爭角逐的焦點,智算中心作為人工智慧產業發展的重要底層基礎設施形態,也被推向發展高地。
所謂智算中心,指的是人工智慧計算中心。新一代人工智慧算力基礎設施是以智算中心為代表,面向人工智慧場景,提供所需算力服務、資料服務和演算法服務的公共算力基礎設施。
國家工業資訊保安發展研究中心副總工程師黃鵬表示,各行各業都在利用人工智慧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但由於具有高投入、高風險和高壟斷等特點,目前國內外的智算中心建設思路普遍是政企合作。黃鵬坦言,我國各地正在加快建設智算中心,但仍落後於應用需求,而且面臨著頂層制度建設和標準體系不統一的問題。
對於智算中心建設所面臨的問題,《報告》進一步指出:市場對算力的概念混淆,導致建設方向和建設需求錯位;行業定價標準混亂,針對人工智慧算力基礎設施建設的價格標準並未統一,各地同等規模專案的價格相差巨大。
《報告》稱,在建設思路上,大多數計算中心採取了算力效能發展優先,再拉動應用發展的策略,忽視上層應用遷移及相容程度,導致算力系統的初期應用效率偏低,無法完全支撐全面的智慧化應用場景需求。此外,軟硬體核心技術受制國外、重複建設、高能耗等問題,也亟待解決。
黃鵬強調,智算中心應該秉持“開放包容”的原則,公共智算中心可為社會提供源源不斷普惠充沛的智慧算力,是實現社會智慧化的最佳路徑。新一代人工智慧算力基礎設施未來需支援80%以上的主流人工智慧應用軟體,支援主流的AI框架、演算法模型、資料處理技術、廣泛的行業應用等。
《報告》建議,在智算中心建設過程中,主管部門應重點加強頂層制度規劃和標準建設,地方政府應提升對算力經濟的認知和應用落地,企業應積極探索人工智慧關鍵技術研發、生態應用建設和服務模式創新。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