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喜歡的幾首古詩,嘮叨嘮叨,共賞。
非常佩服古代人的智慧和處世哲學。他們的心無掛礙,中和平靜,猶如霽月清風,有一股平靜的力量,讓人心儀。
《牧童詩》黃庭堅
騎牛遠遠過前村,
短笛橫吹隔隴聞。
多少長安名利客,
機關用盡不如君。
機關算盡太聰明,枉費了卿卿性命。人過四十才發現,人最重要的最奢侈的,其實是內心的平靜。費盡心機,得也未必是福,失也未必為禍。
童心之樂,樂在無慾。牛背橫笛,折柳臥溪,此中之樂,勝過了多少名利之客。
《西江月·世事短如春夢》朱敦儒
世事短如春夢,人情薄似秋雲。
不須計較苦勞心。萬事原來有命。
幸遇三杯酒好,況逢一朵花新。
片時歡笑且相親。明日陰晴未定。
好一個陰晴未定!細細想來,人能掌握的,實在少的可憐,古人信命,怕也是一種與世界抗爭後的無奈啊。這不是一種消極態度,而是盡力就好,得失自然的一種釋然。
蘇軾《臨江仙·送錢穆父》
一別都門三改火,
天涯踏盡紅塵。
依然一笑作春溫。
無波真古井,有節是秋筠。
惆悵孤帆連夜發,
送行淡月微雲。
樽前不用翠眉顰。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你我皆是行人,何苦為難自己,何苦為難別人。做到古井無波倒也不必,珍惜眼前人,珍惜當下時,清風明月,豁達自然,便也對得起人生路上的一路風景了。
《退步》布袋和尚
手把青秧插滿田,
低頭便見水中天。
心底清靜方為道,
退步原來是向前。
現在人心浮躁,競爭壓力好大,人人都奮勇爭先,個個都恐落人後,唉,很難看到古人這種心底明瞭,以退為進的智慧了。
《書扇示門人》范仲淹
一派青山景色幽,前人田地後人收。
後人收得休歡喜,還有後人在後頭。
當我們站在歷史的長河之中,再來審視自己的人生,真的是如季羨林老先生所說,一無價值,二無意義。得到未必真的得到,歡喜到底幾分歡喜?
《贈藥山高僧惟儼二首》李翱
練得身形似鶴形,千株松下兩函經。
我來問道無餘說,雲在青天水在瓶。
選得幽居愜野情,終年無送亦無迎。
有時直上孤峰頂,月下披雲嘯一聲。
雲在青天水在瓶,外物有它自己的規律,大道也不是我們凡人能夠駕馭的,你以為的就是你以為的嗎?
《琴詩》蘇軾
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
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於君指上聽?
蘇軾絕對是古往今來第一才子,有李白之才情,勝李白之才識。這個辯證法描述的,嘖嘖嘖嘖。
《嗅梅》無盡藏
盡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遍隴頭雲。
歸來笑拈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
尋之不見,上窮碧落下黃泉,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