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華商韜略 周文
掌握硬核科技,產品是初代網紅,基本每釋出一款新品,就會上一次熱搜。這樣的公司,到底賺不賺錢?波士頓動力給出的答案令人唏噓。
2008年,一條能跑能跳的機器狗風靡全網,第一次讓機器狗進入人們的視線。到了2017年,一個會後空翻的機器人,又刷爆了社交媒體。
從機器狗到機器人,他們背後的公司,就是仿生機器人領域的翹楚——波士頓動力。
跑酷跳舞后空翻,每次“學會”新技能都會上熱搜。波士頓動力旗下的機器人,可以說是領域內頂流網紅。而價格也不便宜。旗下機器狗Spot對大眾發售時,價格高達7.45萬美元,抵得上一輛豪華特斯拉Model S。
儘管頻頻上熱搜,公司本身卻並不盈利,估值也一路下滑。
今年6月,韓國現代汽車以8.8億美元收購了波士頓動力80%的股份。按本次收購價,波士頓動力估值只有11億美元,相較6年前,下降了66%。
明明是硬核公司,波士頓動力為什麼一直未能盈利?
波士頓動力成立於1992年,創始團隊天生帶著濃郁的科研氣質。它的創始人麻省理工學院畢業,是卡耐基梅隆大學的副教授。2005年,波士頓動力還和美國國防高等研究計劃署合作,推出了為軍隊設計的四足機器狗Big Dog。
此後,波士頓動力旗下的機器人不斷進步。從一開始的踉踉蹌蹌,到會開門、會跑酷、後空翻,上得了舞臺表演,也下得了工地幹活。甚至有人調侃,到2029年,不會就發明了終結者吧?
在仿生機器人領域,波士頓動力技術是行業領先的。問題在於,產品並沒有最大程度市場化。
一方面,波士頓動力旗下的機器人產品價格高昂,且始終未走出美國市場。
機器人公司有好幾種模式,整合應用與成套設計屬於美國模式。而波士頓動力本身更偏向於核心技術研發,更偏向於日企模式。此外,美國的機器人密度只有150臺/萬人,雖高於全球平均水準62臺/萬人,卻遠低於日韓。
但波士頓動力一直駐紮美國,並未開闢國外市場。銷售來源中,美國的公司和個人消費者就佔了90%。這倒不是因為國外消費者不感興趣,而是波士頓動力只有線上門店。如果想要體驗必須前往美國,成本極高,而工業用品又很難簡單決策。
另外,波士頓動力的機器人雖然看起來高大上、功能強悍,但實際使用上價效比存疑。
對於工業場景來說,購買機器人主要看中用途。價格高昂沒事,重要的是要能發揮出價值。機器人可以24小時連軸轉,是不需要休息的“打工人”,優勢十分明顯。但對於本身使用頻率就不高的場景,優勢很難發揮。
以挪威鑽井平臺Aker BP為例,他們購買Spot Mini,對一些特殊的地方進行影象採集,方便確認是否需要維護。但平臺維護頻率本身不高,導致機器人作用無法得到最大發揮。
對客戶來說,花8萬美元買一臺機器人,不僅沒能完全利用,還要僱傭相關人員維護保養機器人。效率沒有明顯提升,成本反而增加了。
能夠看到,並不是技術強產品就會暢銷。對科技企業來說,要想取得商業成功,必須找準市場契合點,需要背靠大市場,並且抓住應用的機會。
如石頭科技,它將無人駕駛的鐳射雷達技術,用在了掃地機器人身上。雖然用途只是掃地,但卻走進了千家萬戶,讓機器人能為家庭服務,而不是隻能在高大上的宣傳影片裡看到。
去年2月,石頭科技在科創板上市,當天市值就達到了330億元。石頭科技團隊,僅僅是因為掃地這件“小事”發家致富。
類似的還有英國公司戴森和中國本土機器人公司優必選,他們在確立技術優勢後就開始進行商業化,然後透過變現反哺技術,在各自領域確立了競爭優勢,而非執著於技術“炫技”。
不能讓核心技術被卡脖子,是一種共識。但在波士頓動力身上,手握科技卻無法有效變現,成了另一種企業之殤。
企業,始終要牢記自己是企業。
利用技術優勢,打造觸動市場的產品和經營模式,才不會曇花一現!
——END——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識風雲人物,讀韜略傳奇。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
如涉及侵權,請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