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工施工的時候,如果瓷磚接縫不平、縫子不均、飾面不平整、縫格不順直,後期會很容易出現空鼓、脫落等問題,這些問題不僅影響房屋美觀,還會造成安全隱患。出現這些問題後,如果要重新鋪貼瓷磚,也是費時又費力。因此,我們在裝修施工的時候,就要避免和防治這些問題。一起來看看積木家小百科:瓦工施工常見問題及防治措施!
1、大理石(陶瓷)地面磚
質量通病一:空鼓
防治措施:
A、地面基層清理必須認真並充分溼潤,以保證墊層與基層結合良好,墊層與基層的純水泥漿結合層應塗刷均勻,不能用撒幹水泥面後再灑水掃漿的做法,這種做法由於純水泥漿拌合不均勻,水灰比不準確,會影響粘結效果而造成區域性空鼓。
B、石板背面的浮土雜物必須清掃乾淨,並事先用水溼潤,等表面稍晾乾後進行鋪設。
C、墊層砂漿應用1:3~1:5乾硬性水泥砂漿,鋪設厚度以2.5~3cm為宜,如果遇基層較低或過凹的情況,應事先抹砂漿或細石混凝土找平,鋪放板塊時比地面線高出3~4mm為宜。如果砂漿一次鋪得過厚,放上板塊厚,砂漿底部不易砸實,往往會引起區域性空鼓。
D、板塊鋪貼宜二次成活,第一次試鋪後,用橡皮錘敲擊既要達到鋪設高度,也要使墊層砂漿平整密實,根據捶擊的空實聲,搬起板塊增減砂漿,澆一層水灰比為0.5左右的素水泥漿,再安鋪板塊,四角平穩落地,捶擊時不要砸邊角,墊木方捶擊時,木方長度不得超過單塊板塊的長度,也不要搭在另一塊已鋪設的板塊上敲擊,以免引起空鼓。
E、板塊鋪設24小時後 應灑水養護1~2次,以補充水泥砂漿在硬化過程中所需的水分,保證板塊與砂漿粘結牢固。
F、灌縫前應將地面清掃乾淨,把板塊上和縫子內鬆散砂漿用開刀清除掉,灌縫應分幾次進行,用長把刮板往縫內刮漿,務使水泥漿填滿縫子和部分邊角不實的空隙內。灌縫後粘滴在板塊上的砂漿應用軟布擦洗乾淨。灌縫後24小時再澆水養護,然後覆蓋保護膜等保護成品進行養護。養護期間禁止上人走動。
質量通病二:接縫不平、縫子不均
防治措施:
A、必須由專人負責從樓層標高標準點處引進標高線,房間內應四邊取中,在地面上彈出十字線(或在地面標高處拉好十字線),分格彈線應正確。鋪設時,應先安好十字線交叉處最中間的1塊,作為標準塊。如以十字線為中縫時,可在十字線交叉點對角安設2塊標準塊。標準塊為整個房間的水平標準和經緯標準,應用90°角尺及水平尺細緻校正。
B、安設標準塊後應向兩側和後退方向順序鋪設,粘結層砂漿稠度不應過大,宜採用乾硬性水泥。鋪貼操作宜二次成活,隨時用水平尺和直尺找準,縫子必須通長拉線,不能有偏差。鋪設時分段分塊尺寸要事先排好定死,以免產生遊縫、縫子不均和最後一塊鋪不上或縫子過大的現象。
C、板塊本身幾何尺寸應符合規範要求,凡有翹曲、拱背、寬窄不方正等缺陷時,應事先套尺檢查,挑出不用,或分檔次後分別使用。尺寸誤差較大的,裁割後可用在邊角等適當部位。
D、地面鋪設後,在養護期內禁止上人活動,做好成品保護工作。
質量通病三:爆裂起拱、倒泛水
防治措施:
A、鋪設地磚的水泥砂漿配合比宜為 1:2.5 ~ 1:3,水泥摻量不宜過大。砂漿中適量摻加白灰為宜。
B、地磚鋪設時不宜拼縫過緊,宜留 1 ~ 2mm,擦縫不宜用純水泥漿,水泥砂漿中宜摻適量的白灰。
C、地磚鋪設時,四周與磚牆間宜留 2 ~ 3mm 空隙。
質量通病四:倒泛水
防治措施:
A、對於倒泛水的衛生間,應將面層全部鑿掉,重做找平層。
B、可在衛生間門口處做門檻(貼大理石時要使用防水砂漿),確保房間內有一定的坡度。
2、陶瓷牆磚
質量通病一:用水房間牆壁泛潮
防治措施:
A、貼磚應在牆面預埋完成並防水施工合格後進行。
B、管道安裝不得在牆內設定接頭,不宜使用鑄鐵管、鍍鋅管,應使用塑膠管。
C、採用離縫法貼上瓷磚,磚縫寬約 2mm 左右,可增強磚縫的防水能力,陰角部位打衛生間專用防水防黴密封膠。
D、瓷磚與門窗框接縫部位預留約寬 5mm 的凹槽,填嵌衛生間專用防水防黴密封膠。
E、為保護室內裝修,與水緊鄰的房間,其牆面找平層和防滲層質量保證同用水房間。
質量通病二:飾面不平整、縫格不順直
防治措施:
A、踏踏實實按照操作規程施工,先彈豎線、水平線及表面平整線,然後掛線貼上。
B、瓷磚進場的外觀質量必須符合《幹壓陶瓷磚》(GB/T4100.5)的規定。
C、宜採用離縫法貼上瓷磚,磚縫寬約 2mm 左右。
質量通病三:牆面出現“破活”、細部粗糙
防治措施:
A、門窗洞口儘量安排整磚,減少切割。
B、牆面凸出物、管線穿牆部位不得用碎磚貼上,應用整磚上下左右對準孔洞套劃好,套割吻合,凸出牆面邊緣的厚度應一致。
C、為防止飾面出現 “吊腳”,在牆面貼上前應確定樓地面線,宜地面板塊壓牆根板塊。
D、配齊工具,避免切割出現 “犬牙” 破碎或歪斜,切割邊宜藏進找平層或被整磚壓邊。
質量通病四:空鼓、脫落
防治措施:
A、進場瓷磚質量應符合國家標準要求。
B、瓷磚粘結砂漿厚度一般控制在 6 ~ 10mm(宜為 6 ~ 7mm)左右,過厚或過薄均易產生空鼓。
C、施工順序為先牆面後地面。牆面由下往上分層貼上,分層貼上時還需迴旋式貼上(即四面牆同時貼上),這樣貼上能使陰陽角緊密牢固,比牆面磚全部貼完後再貼陰陽角要好得多。
D、當採用水泥砂漿粘結層時,粘貼後的瓷磚可用小鏟木把輕輕敲擊,瓷磚貼上 10 分鐘後,切忌挪動或振動。
E、離縫貼上瓷磚,有助於預防瓷磚空鼓脫落。
質量通病五:板塊開裂、變色、牆面汙染
防治措施:
A、鑑於瓷磚開裂、變色、汙染關鍵在材料質量,材料進場嚴把質量關。
B、瓷磚貼上前一定要用水浸泡透,將有隱傷的仔細挑出,操作時不要大力敲擊磚面,防止產生隱傷,並隨時將瓷磚面上的砂漿擦拭乾淨。
C、重視成品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