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773年,鄭桓公料定周室禍患將至,決心帶著族人東遷,將鄭國從陝西渭南搬到河南新鄭。直到公元前720年周、鄭交惡為止,期間53年,歷經鄭桓公、鄭武公、鄭莊公祖孫三代,生生把一群移民在新鄭這塊地方紮下根,而且由小到大,在強國如林的地方,在四戰之地,硬做成了中原大國,不簡單!
鄭桓公是周厲王的小兒子,曾經是周王司徒,頗得民心。這個人不簡單,在料定周室必遭變故,就未雨綢繆,提前兩年,於公元前773年舉族東遷,來到新鄭重建國家。就這樣,族人躲過了歷史上著名的烽火戲諸侯、犬戎破鎬京的歷史性災難。說明鄭桓公非常有遠見!鄭桓公不但有遠見,也是個忠誠有擔當的忠臣,在護駕周幽王這個侄兒的過程中被申候一起殺害,稱得上是個鐵骨錚錚的漢子。
鄭桓公的兒子鄭武公也不簡單,周幽王死後,聯合秦、晉、衛三國,不但護送周平王一路東行,而且在洛陽重新建都。因為勤王有功,出任周王卿士,相當於丞相吧。鄭武公在位26年,期間挾天子以令天下,逐步兼併了幾個周邊國家,如鄶、東虢、胡等區域小國,疆域大幅度擴充套件。其次遵循鼓勵農商的政策,區內經濟商賈繁榮,農業興旺。值得一提的是,鄭武公為了穩定南側大國申國的關係,竟然娶了殺父仇人申侯的女兒武姜。從各方面來看,這人心胸壯闊,志向遠大,不拘一格,實乃歷史偉人,今天的鄭州、新鄭就是他最好的豐碑!
鄭莊公,那就更厲害了!在位時間長達42年,是春秋前期的核心歷史人物。鄭伯克段於鄢,就能看到這位的城府和胸襟,尤其處事中的老謀深算。逼著周平王雙方交換質子,開創了外交新手段。繻葛之戰,更是讓周室顏面掃地。最終,鄭莊公以四戰之地,硬是用拳頭打出了一個和平局面。鄭莊公二十九年,鄭國終於和齊國、衛國、宋國、魯國這些周邊國家實現會盟,成為了事實上的盟主。春秋第一代霸主由此產生。
在不到60年的時間裡,祖孫三代,能把一群移民組織起來,在大國林立的中原四戰之地,由弱變強,從小到大,反映了中華民族生生不息、永不屈服、篳路藍縷、頑強奮鬥、實現夢想偉大精神!這種精神至今都是我們民族最為寶貴的精神基因。
致敬我們的先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