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古典工藝 彰顯晉風晉韻
晉作傢俱是明清傳統傢俱的結晶,它的造型做工無不凸現中華民族的文化氣質。明清傢俱分為蘇作、廣作、晉作或京作,不同的作派代表不同地域政治經濟文化民俗的內涵。明清時代山西富商甲天下,官宦、鄉紳、富戶結束了他們窯洞生活,大都建築為四合院,結構高大,廳堂寬敞。對傢俱的需求一般都與廳室相配套,按房間制傢俱,也有按傢俱再建房的。雅俗共賞,使得房間傢俱整體佈置協調美觀。
傢俱製作技藝源於秦漢,宋元時漸趨成熟,明代中期達到鼎盛,並一直延續到清代末期。在明代中末期硬木材料日漸枯竭的情況下,以當地軟木材料代之而起,成為傢俱製作世界裡的一枝奇葩。晉作傢俱利用當地優質軟木如核桃木、榆木、楸木為材,沿用製作硬木傢俱的技術,製作的傢俱線條流暢、厚重質樸,被業內人士稱為“軟木黃花梨”。其本色傢俱要經煮、泡、烤、磨、漆、光等工序。大漆傢俱要經過披麻、披灰、上漆、描金、畫彩等複雜的工藝流程。“龜裂斷紋漆”“竹木藤三木結構”“五彩與描金”等是其主要的技藝絕活。在過去,晉作傢俱一般由工匠上門製作,不惜工時,求佳求精,因而出現了“傢俱不出門”的現象。傢俱製作技藝主要以家庭傳承的方式沿傳,逐漸形成一種獨具特色的地方傳統技藝。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社會的發展,明清時期製作的晉作傢俱,存世的實物已很有限,其技藝傳承也遇到了諸多困難,急需保護。清朝末年,傢俱巨匠楊振祿是古都侯馬一帶晉作工藝的代表性人物。他吸收各派的特點,對晉作工藝進行發展,更加追求傢俱型、材、藝、韻的統一,深受人們的喜愛。
由於山西的地理位置,與蒙古族和西夏族有著密切的關係。就日常傢俱而言,直到近代還保留著北遼及宋元風格特點,喜用透雕及鏤雕手法。傢俱是中原文化與北方遊牧民族文化的有機結合的產物,其製作的傢俱造型古樸、大方。山西在明清時雖然很少有
製作傢俱的手工作坊,卻有製作傢俱的名匠。這是因為很多商賈鉅富使用傢俱一般都是請工匠上門,按照庭堂所需和主人所好製作。因而它用工不惜,用料不吝,所製作的傢俱有著極高的水準。
隨著明清時期傢俱工藝的發展,傢俱有了“龜裂斷紋漆”“竹木藤結構”“五彩與描金”“鏤空雕刻及鑲嵌”等技術絕活,成為一門獨立的傢俱製造工藝流程,並透過家庭承襲和秘笈單傳流傳下來,演變為一種具有歷史傳承的地方特色技藝,是一份重要的文化資源和遺產。傢俱製作技藝主要存在於民間,有著濃厚的地方特色和鄉土氣息,是一代代工匠智慧的結晶。明清時傢俱注重實用且用料大器,追求一種威武、壯碩的風格,其造型敦厚、結構嚴謹、做工精細,具有明顯的崇尚區域性木雕裝飾的北方地方特色。古老的手工製作比現代科技製作的傢俱形象更為逼真、生動,更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是中華民族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清朝末年,新田傢俱巨匠楊振祿是古都侯馬一帶晉作傢俱工藝的代表性人物。在師傅傳藝下,他大膽吸收各派的特點,對晉作工藝進行改進,更加追求傢俱型、材、藝、韻的統一。形成自己的“楊氏”獨特風格,深受人們的喜愛。特別是對山西晉南地區主產的核桃木 老榆木、老槐木、香樟木的採用,使楊氏傢俱的獨立門派具更有地方特色。其子楊寅虎在父親的傳藝下,對楊氏晉作傢俱工藝深入學習,並能獨立製做。楊寅虎將祖傳楊氏製作技藝傳給三兒楊雲天。
為了繼承、發展楊氏傢俱製作技藝,楊雲天創立了“侯馬市盛世華韻古典家居文化有限公司”。在繼承傳統楊氏傢俱製作技藝的同時,深入省內外傢俱製作廠家,學其技藝、大膽創新、發展提高。使其產品更加受到人們的喜愛,成為晉作傢俱的代表。
2011年,晉作傢俱製作技藝被列入山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專案。楊雲天被確定為山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晉作傢俱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
山西農民報 2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