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3年3月19日,太平軍攻入了南京,佔據了這座六朝古都。3月29日,洪秀全進入了南京,不久將兩江總督衙門改作天王府,改南京為天京,宣佈定都於此。和之前歷代的農民起義不同,洪秀全並不想當一個如陳勝、黃巢一樣的流寇,而是效仿朱元璋,建立一個漢族的王朝。儘管洪秀全自己很快也腐化了,但是他前期的嘗試還是值得肯定的。
進入南京後,太平天國發布了《天朝田畝制度》,此檔案不僅僅是一個土地制度的檔案,還是太平天國的執政理念。《天朝田畝制度》規定了天國的各項制度。然而,由於《天朝田畝制度》過於理想化,時期在現實中難以得到推行和貫徹,因而太平天國的制度也在不斷地進行了變革。
在土地制度上,《天朝田畝制度》規定推行公社土地制度。任何一個朝代後期,土地兼併都十分嚴重,清朝也是如此。因而,任何一個新王朝建立後都會重新分配土地以爭取民心,太平天國也是如此。《天朝田畝制度》將土地分為九個等級,然而以較為平均的方式分配。“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處不足則遷彼處,彼處不足則遷此處”,“凡分田,照人口不論男婦,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則分多,人寡則分寡。”
百姓除了耕織之外,可以擁有一定的副業,“凡天下每家,五母雞,二母彘,無失其時。”無論是土地還是副業產品,其性質都是公有的,百姓除了保留基本的生產生存資料之外,其餘的私有產品必須上交“聖庫”。每到收成之時,天國的地方長官就會派遣人員到地方收取糧食,收入國庫,“凡麥豆苧麻布帛雞犬各物及銀錢亦然”。
這種土地制度,實際上就是農民幻想的絕對平均的土地制度,其中充滿了人們對“大同”社會的嚮往,也表現了基督教天下皆兄弟的教義,也帶有儒家的“五畝之宅,樹之以桑”的太平盛世構想。近代以來,我們往往將這種美好的設想稱為“烏托邦”,帶有“空想社會主義”的色彩。因此,這種制度過於完美,也就是無法真正得到落實,“此令已無人理,究不能行”,於是天國不得不做一些調整。
太平軍佔領南京之外的地區後,為了得到當地百姓的支援,也就允許百姓“照舊交糧納稅”。也就是承認百姓對土地的佔有,讓百姓繳納賦稅。當然,如果有地主逃亡,其土地就會被沒收。太平軍還會鎮壓一些不繳納賦稅的農民。
在軍事上推行全民皆兵,寓兵於農。太平天國將南京的居民按照太平軍的編制組織起來,每13156家設定一軍帥,之下設定五旅帥,全城設25個旅帥。旅帥之下設定五卒長,卒長之下設定四個“兩司馬”,“兩司馬”之下設定伍長、伍卒等。每二十五家設定一個國庫,一個禮堂,由兩司馬主持。每家每戶出一人當兵,“其餘鰥寡孤獨廢疾免役,,皆頒國庫以養。”
聖庫制度則是較為成功的制度。按照規定,太平軍在攻城略地之後,不能將所得之物佔為己有,而是交歸聖庫,如此能夠保障政權的正常運轉,也能夠保障軍隊的純潔性。在這種制度下,太平軍的各級軍官生活飲食相差不大,“雖貴為王侯,並無常俸,惟食肉有制,偽天王日給肉十斤。以次遞減至總制半斤,以下無與焉。”不過到了後期,洪秀全的生活日益腐化,那又另說了。
在文化上,太平軍進入南京後,讓居民接受拜上帝教,大肆破壞寺廟、道觀、佛像,孔廟,驅逐和殺害僧道人士,就是天主教徒也遭到一定程度的迫害。天國子民的婚姻儀式一律在禮堂進行,並且由國庫撥款。天國子民必須到禮堂接受教育,教讀《舊遺詔聖書》《新遺詔聖書》及《真命詔旨書》等。而傳統的儒家經典則遭到大肆的刪改,甚至焚燬。洪秀全宣稱的“拜上帝教”本身就是基督教和儒學融合的產物,如其《原道救世訓》就大量吸收了儒家的道德教條。洪秀全不僅刪改了儒家經典,還對《聖經》大量刪改,以符合自己的口味。
除此,許多陳舊爛習被廢除了,例如賭博、嫖妓、吸食鴉片等是被禁止了。天國規定男女不能居住在一起,所有的人必須如太平軍一樣“男有男行,女有女行,不得混雜”。這種制度違背了基本的人慾和傳統倫理,因而得不到百姓的支援。另外,洪秀全自己從一開始就不受這種制度的約束,這就是搞特權待遇了。
分居,在選官制度上,規定推行察舉制。其中規定,“凡天下每歲一舉以補諸官之缺,舉得其人,保舉者受賞,舉非其人,保舉者受罰。”這實際上就是對察舉制的推行,不過選拔的標準主要以軍事才能為主,並非儒家的舉孝廉。
當然,太平天國也推行過科舉制度,《賊情彙纂》記載“於癸丑年(1853年)開科江寧”。在前期,其考試分為縣試、省試、京試三個階段,後期分為鄉試、縣試、郡試、省試和京試五個階段。在考試內容上,主要以詩、策、論為主,也就是考察個人的實際能力。當然,考試的範圍主要是從《真命詔旨書》、《舊遺詔聖書》和《新遺詔聖書》等洪秀全頒佈的“經典”中選擇。
和傳統的科舉考試相比,天國的科舉有許多進步的地方,也有許多缺陷。進步的地方有:(1)參考資格擴大,除了儒生,商人等都可以參加,沒有職業歧視;(2)考試內容突破程朱理學,變得更加實用;(3)增開女科,表面上實現了男女平等,為千古一大進步。弊端有:(1)科考太繁太濫,中舉名額較大,致使功名氾濫;(2)寬於取而嚴於用,登進之途太過狹窄;(3)實際用人被幾位封王控制。
在外交上,洪秀全雖然強硬,但是卻無理。定都南京後,先後有英、法、美的使者來訪問南京,他們宣稱“中立”,來試探天國的態度。最初,他們認為天國為基督教國家,因而抱有好感,而且對合作很有期待。實際上,他們還是想讓洪秀全遵守條約內容,以保護自己的利益。而洪秀全則拒絕這些要求,並且認為將英法美等視為天國的附庸,以宗主國的口吻發出命令。
這說明,洪秀全等並沒有接觸到西方的國際法,對世界的瞭解也是非常有限的。他帶有強烈的“天朝上國”思維,這是中國傳統所擁有的。不過楊秀清還是在1854年頒佈了《答覆英國人三十一條並責問五十條誥諭》中,允許各國自由貿易,但是嚴禁販賣鴉片,拒絕接受不平等條約,同時強調外國應向太平天國納貢,天王是各國之主等。最終,因為太平天國和西方國家走向對立面。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總結出太平天國的大概情況了。所謂的“太平天國”就是一個農民階級建立的政權,他的治國理念帶有農民的平均主義幻想,有“烏托邦”的美好設想,也有基督教的“千年盛世”期待。他是幾千年來農民對理想王國、大同社會的一次實踐。當然,最終結果是失敗的,實踐也是失敗的。然而,這種實踐也說明了大同社會在中國是有社會基礎的,後來的辛亥革命以及無產階級革命都受到其影響。對於太平天國,我們無須過多拔高,也不必貶斥,他只是中國道路的一種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