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邊陲都是最不安穩的地方,從封建社會開始,中央集權就格外重視邊陲地區的安保,派強兵和精銳駐紮。到了民國時期,邊境更是動亂不堪,其中就包括內蒙古。
由於當時國內的形勢動亂,內蒙地區又比較偏遠,加之少數民族情況複雜,出現了不少霸凌百姓的“老大”,情況極為混亂。在這種局勢下,烏蘭夫臨危受命,負責內蒙地區的管理工作,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內蒙古的黑暗勢力被剷除,百姓生活安居樂業,為維護國家統一作出了重要貢獻。
建國之後,烏蘭夫將軍被授予上將軍銜,後來更是包攬了四大副主席的職務,堪稱傳奇。值得一提的是,烏蘭夫將軍已經是人中翹楚,他的後代們也不甘落後,兒子是一位副國級幹部,孫女則是一位正部級幹部,一家人都在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發展做貢獻。
烏蘭夫將軍是一個土生土長的蒙古大漢,出生於1906年,父母都是當地很普通的牧民,家境條件一般。他出生的時候,封建統治尚未被推翻,新舊思想碰撞激烈,百姓在水深火熱之中艱難求存。
在他六歲那年,新思想戰勝了舊思想,中華民國正式成立。雖說百姓不必再受封建制度的剝削和壓迫,但當時社會中存在的勢力還有很多,除了有國民政府之外,還有很多有勢力的軍閥以及獨霸一方的黑暗勢力。
在烏蘭夫的家鄉,也有一位“霸主”,名叫德王。在當地可以說是無惡不作,百姓還拿他沒有辦法,只能任其擺佈。每當看到百姓遭到惡霸欺凌的時候,烏蘭夫都很憤懣,可奈何當時的他還很小,根本沒有能力改變什麼。
十七歲那年,烏蘭夫就已經在蒙藏學校加入了共青團,進一步接受愛國思想的薰陶。兩年之後,又成功入黨,正式開始跟隨組織參加革命活動。
參加革命後不久,烏蘭夫便在組織的安排下來到莫斯科學習俄語,學成之後先是在莫斯科擔任了一段時間的翻譯,直到1929年才回到國內發展。
回國之初,烏蘭夫被安排在綏遠地區工作,主要負責地下兵力的轉移和標配工作,在綏遠工作的兩年時間裡,組織上也看到了烏蘭夫的領導能力和組織能力,多次對他進行了表彰。
後來,當地爆發動亂,情勢緊急之下,烏蘭夫帶頭宣傳革命思想,並且主動加入到抗戰同盟軍的隊伍當中,呼籲大家要拿起武器,才能徹底站起來。在他的不斷努力下,當地很多有志氣的年輕人都被他打動,積極投身到革命當中。
兩年之後,烏蘭夫在內蒙組織了保安隊,帶領他們參加抗戰武裝暴動,接連多次粉碎了日軍利用蒙奸德王進攻內蒙的計劃。
為了一併粉碎德王的勢力,烏蘭夫進一步完備了內蒙的抗戰武裝力量,打著國民政府軍的番號,吸引更多的人參與進來。除了給蒙古族人做思想工作之外,烏蘭夫還特地加強了隊伍的思想教育,經過一系列努力,這支隊伍的凝聚力和戰鬥力都達到了巔峰。
1937年9月,烏蘭夫率領部隊在黑河一帶對日軍開展襲擊,通過出色的指揮和頑強的戰鬥力,將日軍一舉擊潰。此時內蒙霸凌“德王”的勢力也漸趨瓦解。
抗日戰爭結束之後,烏蘭夫被中央任命為蒙綏政府主席,在中央的指示下,將內蒙古內部殘存的分裂勢力全部瓦解。至此,內蒙古內部迴歸平穩。
建國之後,烏蘭夫被正式任命為內蒙古自治區主席以及中共中央內蒙古分局書記等職務,繼續為家鄉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後來更是被任命為國務院副總理,官至副國級,後來更是身兼數職,整整34年的時間都兢兢業業,全心為人民服務。
從一個地方級幹部到後來的副國級幹部,無論官職如何,烏蘭夫始終都保持本心,他就是內蒙的兒子,一生都在為內蒙的發展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殫精竭慮,直到退休。
內蒙古的平穩,對祖國的統一和發展是至關重要的,也正是因為如此,烏蘭夫才會成為開國上將,也是最特殊的開國上將。
值得一提的是,烏蘭夫將軍的兒子布赫曾當選為全國人大副委員長,也是一位副國級幹部,同樣為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貢獻了一生。如今,孫女布小林也在政壇上大放異彩,出任內蒙古自治區主席,官至正部級。
烏蘭夫將軍一家三代紮根內蒙古,見證了內蒙古地區的發展,為內蒙古的經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如此傳奇的家族,值得被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