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大業元年(公元605年),隋煬帝楊廣開啟了一項世界上宏偉的工程,那就是開鑿大運河。這條大運河縱貫了地球十個緯度,堪稱是世界上開鑿時間最早、長度最長的一條運河。
中國大運河跨越了8個省市的27座城市,總長度達到了1011公里,成為了中國古老歷史的見證者。2014年6月22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正式宣佈,中國大運河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北京作為大運河的終點站,其範圍內入圍世界文化遺產申報的總共是兩段河道和兩處遺址。
這兩段河道中,一段叫通惠河段,西起永通橋東到北運河;另一段叫舊城段,包括什剎海和玉河。而兩處遺址則是坐落在玉河兩端的萬寧橋和東不壓橋。
隋煬帝開鑿京杭大運河的時候,北京段隸屬於“永濟渠”,開鑿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運輸糧食和調集軍用物資。具體的路線走向是如今的金中都水關往南的涼水河一線,從城南流過。不過令人感到惋惜的是,這條水路已經被人們所廢棄,逐漸淡出了歷史的視野。
如今的大運河北京段是從何而來呢?
從中國大運河的地圖上,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兩條運河,一條是隋唐大運河,另外一條則是京杭大運河。
很多人都會把京杭大運河和隋唐大運河認為是同一條河,其實並不是,真正把隋唐大運河捋直成京杭大運河的人,正是元大都水利系統的設計師郭守敬。
根據史書中的記載,經過郭守敬親自測量河道之後,命令民工們進行挖掘,經常能夠發現一些前朝時候河道里遺留下來的遺蹟。
也就是說,郭守敬主持修建的這條京杭大運河借用了很多隋唐大運河現成的河道遺蹟,當進入終點站北京則是改為了從城東流入,從而形成了今天大運河的北京段,即是元大都至通州的運河,定名通惠河,發展了當時南北交通的往來和漕運運輸的事業。
中國大運河貫穿了全國27個城市,而在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過程中,首先在全國範圍內進行了一次大篩選,將符合申報條件的位置挑選出來。
然而,北京的通惠河河道卻遺憾落選。
根據水利部門的記載,通惠河的河底寬約十米,上口寬約三十米,而到了新中國成立之後,這條河道就變成了一條排洪河了。隨著城市的建設,很多遺留下來的河道幾乎都有所改變,像大通橋這樣的遺蹟也早就面目全非了。
按照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的規定,想要加入世界遺產名錄的遺蹟,必須要保持它的“原汁原味”,河道盡量不要改變元朝、明朝和清朝時期的面貌。
玉河入選世界文化遺產
而作為通惠河舊城段的玉河,早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就成為了一個“蓋板河”,徹底轉入了地下河道。直到2011年的時候,才將這條河道重見天日,並最終成功入選世界文化遺產。
早在2005年,工作人員在對玉河這一段施工時,發現了一些深埋在地下的石塊。於是,考古專家們第一時間趕到了現場,這些石塊排列整齊,而且還有堅實的夯土層。
透過翻閱史料,考古專家們敏感地意識到,這些石塊很可能就是已經消失了一百多年的古老玉河的河堤基石。一時間,施工現場變成了考古現場,一段古老的河道也漸漸地呈現在了大家的面前。
此後,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的考古人員在這條古老的堤岸上,不斷地尋找考古細節,相繼發現了一些瓷器的碎片。經過鑑定,這些碎片都是明清時期的文物。
恰恰正是這些瓷器碎片,也向我們透露了埋藏在這段地下河堤的秘密。
讓考古專家們感到驚訝的是,深埋在工地之下的這片河道的範圍並不大,但卻包含了元代、明代和清代時期的河道,而且是層層疊疊。
除此之外,考古專家們還發現,在玉河北岸只有一道堤岸,而南岸卻有三條。最靠南邊的堤岸上還有許多細碎的元代時期的石磚,由此推測,這就是元代玉河的堤岸。
中間的一條堤岸有著明顯的明代特徵,最靠北邊的則是清朝遺物眾多。
從中可以看出,隨著流經玉河河道的水越來越少,這條河道也修得越來越窄。根據考古專家的測量,元代時期的河道最寬的地方有38米,足以透過大型的商船駛過。但是到了清代,這條河道竟然還達不到元代時期的一半寬度。
如今我們所看到的玉河,是明清時期的河道原貌,雖然無法重現元代商船在玉河上來來往往的景象,但卻為我們展現了北京“水巷穿街小秦淮”的面貌,成為了大運河世界文化遺產的一道風景。
玉河兩端的萬寧橋和東不壓橋也同時入選了世界文化遺產,萬寧橋還有一個特殊的身份,它是建立在中軸線上的一座古橋。
2000年,北京市文物部門開始對萬寧橋進行修繕,在淤積了多年的河道里,竟然出土了四隻形態奇特的石獸,兩隻在東邊的河岸上,另外兩隻在橋洞裡。
這四隻石獸的身長將近1.8米,身寬近一米,高度約半米。而且,它們的頭上頂著一對鹿角,癟嘴,翹鼻,圓眼睛,四隻爪子,渾身刻滿了鱗片,還有一條大尾巴。
考古專家們經過分析認定,這種造型的動物應該就是古代人所說的分水獸或鎮水獸。
經過鑑定,其中三隻鎮水獸是典型的明朝時期雕刻,而趴在橋洞北側河岸上的另外一隻鎮水獸破損嚴重。無論是雕刻的風格,還是儲存的現狀,都和其餘的三隻有著天壤之別,它的身上還刻有依稀可辨的“至元八年”幾個字。
“至元”,正是元朝時期元世祖忽必烈的年號,這足以說明,這隻鎮水獸和萬寧橋都是元代留下來的產物。
在元代時期的運河上,閘與橋密不可分,從中軸線到東皇城根,短短不到兩公里的距離範圍內,竟然修建了三道水閘。萬寧橋是澄清上閘,東不壓橋是澄清中閘,而澄清下閘則位於東皇城根一帶。
之所以要修建如此密集的水閘,因為從萬寧橋到東皇城根之間的落差足有四五米,為了減緩這一段的水流速度,古代的人們才設定了三道水閘。
在如今的東不壓橋下,我們還能看到古代留下來的水閘遺蹟,雖然它們再也無法使用,但這些沉睡的大石塊,卻為我們講述著幾百年前這裡的繁華景象。
實際上,在大運河申請世界文化遺產的方案當中,包含了北京的40處文化遺址。從昌平的白湖泉,到通州的張家灣,全程80多公里,跨越8個區縣,然而最終入選的僅僅是兩端的河道和兩處遺蹟。
明朝永樂七年(公元1409年),在東直門大街到朝陽門大街之間,突然出現了46座高達7米、寬24米、進深17米的大房子。而且,每天都會有上千人在這一帶進進出出,不停地忙碌著。
幸運的是,這些房子其中的9座建築,原樣儲存到了六百多年後的今天,這就是“南新倉”。
我們都不知道的是,在六百多年前,這裡見證了大運河一個至關重要的命運轉折點。
元朝時期的京杭大運河一直通到了積水潭,但到了明朝,南城牆從長安街挪到了前門一線,漕運卡在了東南城牆外的大通橋,導致沒有辦法進入城內。
面對這種情況,明朝水利方面的負責人吳仲就把元代的河道給改了,從通州一路向西到東便門,順彎往北拐,連通了東護城河。由於當時的水路進不了城內,所以他就在東護城靠近城牆沿線修建了各種碼頭。
這樣一來,碼頭上為了囤放貨物,也就出現了糧倉。像如今的祿米倉、舊太倉、海運倉、北新倉、富新倉、興平倉、太平倉等等地名,都是當時建造倉庫所用的名字。
時至今日,儲存相對完整的就是當年的核心區域南新倉。
這個倉庫修建時所使用的城磚是長45.5釐米、寬22.5釐米、高17釐米,每一塊的重量達25公斤。之所以要用這麼大塊的磚,目的就是要耐用。當時,南新倉的46座糧倉一次效能囤放100萬石米糧,其中包括宮廷裡所使用的糧食。
除此之外,這些倉庫四邊的牆都是向上收縮的,就像埃及的金字塔似的,最下邊的牆體足有一米五厚,頂部最窄的地方只有一米。如此大的坡度,一來是為了結實耐用,二來就是防止下雨天牆面上積水。
事實上,在中國大運河北京段的沿線上,還有上百處與大運河有關的遺址,它們記錄著元代、明代和清代時期大運河對古都北京帶來的深遠影響。
運河不僅僅是一條水路,更是北京城市發展的見證。
中國大運河作為世界上延續使用時間最久,時間跨度最大的一條運河,被《國際運河古蹟名錄》列入作為世界上“具有重大科技價值的運河”,是世界運河史上的一個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