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在同等周長的所有圖形當中,圓形的面積是最大的呢?為什麼在所有等面積的立體之中,球體的體積是最大的呢?
這個問題看起來好像是很簡單,但實際上證明起來非常麻煩,人們證明這個定理證明了兩千多年。那我們就一起研究一下這個問題。
從古代開始說這個問題
對於圓形面積大這件事,最早的應用應該是在公元前814年。有一個國家建立了,名字叫迦太基國,大家可能聽說過,意思是 “一張牛皮”。
傳說迦太基是現在的突尼西亞的位置,在迦太基國建立之前,有一個古老的國家。這個國家裡面有一種人叫腓尼基人,他們是西亞的人,並且國家內斷了。於是有一個國王的姐姐或者是一個公主,她帶著族人來到了突尼西亞。到了突尼西亞之後,她想向當地的人買一塊地皮,然後送給當地人很多禮物。
但是當地人不賣,她就說我只要一塊牛皮能夠圍起來的面積就可以了,當地人一想一塊牛皮能有多大,於是就讓她圍。沒想到她把一塊牛皮剪成了很多個小條,然後在海岸這兒圍成了一個半圓形。
我們可以想一下,如果剪的非常細的話,這個面積就很大,於是就在這個地方建立了一個國家一一迦太基。後來發展的非常強大,成為當時和希臘並行的地中海沿岸最強大的國家,不過最後被羅馬滅掉了。這個應該就是人們對於圓形面最大的最早的應用,那麼為什麼圓形的面積最大呢?這個我們稱之為等周定理。
等周定理是什麼?
等軸定理是說在周長一定的平面圖形之中,圓形的面積最大,這個就是等周定理。
最開始的時候,人們並沒有證明出這個定理,但是都在不停地使用它,而且沒有人懷疑這個定理是有問題的,因為它確實是對的。
芝諾多羅斯的證明
那麼最早嘗試去證明的人是一個古希臘的數學家,名字叫芝諾多羅斯。他去證明這定理的時候,分了幾個步驟。
第一他證明了在等周的多邊形中,正多邊形面積大。也就是說在等周長的情況下,正四邊形比非正四邊形的面積大,而正五邊形比非正五邊形的面積大……正多邊形面積大,這是第一個要證明的。
第二,在同樣等周的正多邊形中,邊數越多面積越大。
舉幾個例子,比如說正多邊形以三角形為例。一個三角形它必須周長一定,我們假設周長是1,每個邊邊長是1/3。我們知道三角形面積公式是S=(低x高)/2,所以這個面積大約為0.04811。
假如周長為1的圖形變成一個正方形呢?正方形的邊長為1/4,面積是1/16,就是0.025。從正三角形變正四邊形,它面積顯然變大了。正五邊形不好算,看一下正六邊形。正六邊形可以分割成六個正三角形,每個正三角形邊長都是1/6,一共有六個,這個數它等於0.0722。
按照這個規律去找,正多邊形面積比非正多邊形面積大。而正多邊形之中邊數越多,面積越大,如果把邊數無限變多不就變成一個圓形了。所以就是說在周長一定的時候,圓形的面積最大,周長一定圓形面積是最大的。
如果周長是1圓形的,面積有多大?顯然面積這個數大約為0.07985。圓形的面積比正多邊形都大,但是他這個定理證明的問題很大。尤其是最後一步,從正多邊形要推出圓,看起來好像是一小步,但實際上中間涉及到一個極限的變化。而在那個時代,人們對於極限無窮角小都很不清楚,所以這種證明人們認為是非常不嚴格的。
那麼在中世紀的時候,數學也沒什麼發展,再往後的時候呢,人們又去研究很多奇怪的數學問題,沒有人去證明它,包括高斯尤拉都沒有去證明。直到近現代,人們才真正地給出了這個定理的證明。
雅可布斯坦納的證明
近現代這個問題在1893年的時候,有一個德國數學家叫雅可布斯坦納,
他被譽為是歐幾里德以來最偉大的幾何學家,他幾何非常厲害,給出了這個定理的第一個證明,真正意義上的證明。他也分了三步!
第一步說如果存在一個面積最大的圖形的話,這個面積大圖形一定是凸的,一定是外凸的。簡單說明一下,隨便畫的一個圖形,它中間有一個凹陷,那這個圖形肯定不是面積最大的,為什麼呢?
因為在周長一定的情況下,我們把這兩點連起來,這叫a和b, 然後我們以a b 這條線為對稱軸,把底下凹進去這一塊讓它鼓起來,得到新的圖形,這兩個圖形周長一樣但是面積卻變大了。所以如果面積最大,它不可能出現凹陷的情況,它一定是往外凸的。這是第一條。第二條圖形面積是最大時,存在平分周長的弦,那麼它也一定平分面積。為什麼呢?比如畫一個圖形,假如這個圖形面積是最大的,然後有了一根弦ab它平分了周長,兩半周長都是原來一半的周長。但是面積不一樣可以嗎?
答案是不可以!這裡用反證法。假設兩邊兒周長一樣都是1/2周長,但是面積不一樣,一個是S1,另一個是S2。我們讓S1小於S2,那麼我們完全可以讓總面積更大。把S2對稱過去做一個S2關於a b 的對稱圖形面積變大了,同時周長是一樣的。在周長不變的前提下面積還可以變大,跟圖形面積是最大相悖。因此平分周長的弦,那麼它也一定平分面積!
第三條,假如有一個直線,然後有一個a 和b 兩個點,兩個點都在一條直線上,畫一個曲線。如果說這個曲線與線段ab圍成圖形面積最大,那這個圖形一定是個半圓。為什麼是這樣呢?在曲線任意找一個點c,連線ac,bc,這樣就把這個圖形分成了三個部分, 分別為S1、S2和S3;且角acb不等於90°。現在我們做這樣一個工作,就是保持S1、S2不變,但是三角形S3變為直角三角形。
這個過程中ac和bc不變,所以直角三角形面積最大原因是因為它高線是最長的。因此在面積最大的時候,它一定是一個半圓。這三條綜合起來,我們就可以證明一定是圓形面最大了。因為做兩個半圓把它一拼,那就是個圓兒了。
數學家的質疑和其他證法
不過也有一些數學家對他有一些質疑,什麼質疑呢?這一切的前提是存在性,就是所要的這個的面積最大的圖形,它是存在的。它如果存在,它就一定是個圓兒。但是並沒有證明它存在性。這就是數學的美妙之處,你認為這已經非常合理的,數學家認為它不合理,於是人們繼續去找證明。
在1870年德國數學家,名字叫威爾斯特拉斯,他第一次對這個定理進行了嚴格的證明,而他使用了變分法。變分法是一個比較高超的數學技術,把這個問題進行了嚴格的證明;再後來又有一些其他數學家用其他的方法把這個問題證明出來了。還有人證明了三維情況的等周問題,就是說同樣的表面積的所有的立體當中,球的體積是最大的,這就是三維情況等作問題。
所以這個問題上個世紀,他真正被人們證明完了。把它證明完畢,花了兩千多年的時間,人們才真正的把這個定理證出來。數學就是這樣,有些定理會證明很長時間,甚至會證明幾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