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河南四大名剎,其中三個很多人都不陌生,便是經常出現在各大影視劇中的登封少林寺、洛陽白馬寺以及開封大相國寺。但與之齊名的第四座古剎——汝州風穴寺,知道的人卻並不多。
要知道風穴寺不僅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還是四大名剎中唯一不收門票、免費停車的寺廟,是真正的佛門清修之地。
今天,淺語就來跟大家聊一聊這座低調的千年古剎。
因神風定穴成名
風穴寺位於河南汝州市東北九公里的風穴山中,其始建於東漢初平元年(公元190年),建寺距今已有1800年的歷史了,比第一古剎白馬寺稍晚,但卻比少林寺建寺早了足足305年。
不過,最早這座寺廟並不以“風穴”為名。據《風穴七祖千峰白雲禪院記》碑載,該寺在建立之初名為“香積寺”,隋代改為千峰寺,後於隋末毀於戰火。
唐開元年間,寺院重建,再更名為“白雲禪寺”。而白雲禪寺之名,至今仍寫在風穴寺的山門上。可能有人會好奇,風穴寺之名又緣何而來呢?
據《風穴志略》所載,寺東龍山陽側有大小風穴洞兩個,每當天氣變化即發出吼聲,風出猛不可擋,遂名風穴山,而該寺依山而建,故又因山得名“風穴寺”。
在民間,風穴寺之名則更為傳奇。據說是在唐代重建該寺時,原本是將寺院地址選在龍山東南山下,當時物料已經準備齊全,誰知在佛祖出生之日準備動工之時,一陣狂風將磚石木料全部刮到了現在的院址上。
大家都說這是佛祖以風點穴,便決定就地興建寺廟,故名“風穴寺”,並沿用至今。
三大鎮寺之寶
因為地處深山,又先後歷經唐、宋、金、元、明、清等朝代重修與擴建,風穴寺保留下了眾多令人驚豔的建築遺存。其中,唐代七祖塔、宋代懸鐘閣、金代中佛殿,更是被並稱為三大鎮寺之寶。
七祖塔是風穴寺現存最早的建築,也是全國儲存最為完好的七座唐塔之一。該塔為九層密簷式方形磚塔,建於唐開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是為供奉唐代貞禪師的舍利所建的塔。塔高24.17米,內部中空,首層塔門上方有清道光二十四年重修碑。
懸鐘閣建於宋宣和年間,重修於明萬曆年間,為三簷歇山式建築,其最大的亮點是閣內懸有一口宋宣和七年(公園1125年)鑄造的鐵鐘。重達9999斤,為宋代儲存至今的稀有珍品,也是中原第一大鐘。
中佛殿則是河南省儲存最完整的金代殿堂建築,這座有著800餘年歷史的古建,沒有用一根鐵釘,飛簷挑角、展翅欲飛,精美的金代彩畫與鏤空浮雕,還有清乾隆皇帝御筆親題的“千古香菸”匾額,若是走馬觀花式的瀏覽,根本就發現不到它的美。
此外,在寺周還有一處大型塔林,為元明清各代和尚的墓塔百餘座,僅次於少林寺。因為寺內古建眾多,且涵蓋多個時期的建築遺存,風穴寺也因此被古建專家譽為“古建博物院”。
如果有興趣的朋友,不妨去轉一轉。
公交線路:
在汝州市區乘坐7路公交車,在風穴寺站下車,可直達景區。
自駕線路:
鄭州市——鄭少高速——鹽洛高速——林桐高速——廣成東路——龍山大道——雲禪大道——風穴寺(全程120公里,大約需要1.5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