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大壩是萬里長江上規模最大、投入成本最高的世界級大壩,在多個重要指標上均創下了全國之最,至今仍被譽為中國水利的標杆之作。
自2003年蓄水以來,大壩上游水位逐漸抬升至175米,水量增加了200多億立方米,為魚類的生長提供了廣闊的空間。當庫容蓄滿後,三峽大壩以上可形成1084平方公里的水面,棲息著上百種魚類,孕育了長江上游最大的天然漁場。
三峽水庫為啥成了魚類的天堂?
長江的漁業資源聞名全國,三峽水庫又是長江流域面積最大的水庫,其重要地位不言而喻。據統計,三峽庫區內共記載有148種魚類,盛產四大家魚、鮊魚、鯰魚等經濟魚種,高產年份可達上萬噸。
根據漁業部門的統計,1998年是三峽漁業的黃金時期,全年總捕撈量為11000噸。到2013~2014年時產量有所下降,但依然高達8000~9000噸。自2021年長江全面禁漁後,三峽水庫的漁業看似終止,實則是進入資源養護期,魚類得以充分生長,儲量上限難以估計。
三峽水庫是淡水魚類的天堂,這其中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為因素。
首先,三峽庫區蓄水量大,環境複雜,自古就是重要的產卵場,資源優勢大。
三峽庫區全長600多公里,高差約為120m,上游是高山峽谷區,多急流險灘;下游則是低山丘陵區,水流逐漸放緩;到了三峽大壩附近,江水因攔截作用而形成靜水區和回水區,深度超過100多米。
從高空俯瞰,庫段蜿蜒曲折,庫汊不計其數,複雜的生境為不同習性的魚類提供了絕佳的棲息地。庫灣處分佈有大量的水草灘地,庫底則有卵石和粗砂,適合魚類繁殖產卵,造就了長江干流面積最大的流域性產卵場。
其次,庫區除長江干流外,還有多條支流匯入,餌料豐富,起到了補充、庇護魚種的作用。
三峽庫區的主要支流有磨刀溪、烏江、嘉陵江、大寧河、梅溪河等,在大壩蓄水後,支流的流速減小到0.006m/s,更有利於泥沙沉積。於是,水體的透明度升高,透光性增加,浮游藻類得以迅速繁殖,為魚蝦蟹貝提供了充沛的生物餌料。
最後,自然保護區的成立、禁漁制度的實施有效避免了魚蝦被過度捕撈,增殖放流也起到了錦上添花的效果。
我國從上世紀80~90年代就在長江建立了國家級和省級的自然保護區;從2003年開始,長江流域首次實施春季休漁制度,每年休漁3個月;從2021年開始,十年禁漁終成現實,每年放流大量的魚種,對中華鱘、達氏鱘等瀕危物種進行“人工助產”,效果顯著。
蓄水20年,水庫裡的鰱鱅保住了什麼?
2022年是三峽水庫蓄水的第20年,以魚養水的新模式正在庫區內逐步推廣,生態魚、水庫魚已經成為三峽水庫漁業發展的新趨勢。
為何要強調“生態”的重要性?因為在過去,三峽庫區內曾開展過大規模的網箱養殖,水域汙染十分嚴重。2008年春季,雲陽彭溪河因網箱養魚而爆發水華,40多公里長的河面上泛起了大片的浮萍、藻膜。在某些河段,每平方米水面的撈出的浮萍重達5公斤,水體發黑發臭,引起了湖北省政府的高度重視。
2009~2010年,重慶和湖北相繼取締了網箱養殖,取而代之的則是人放天養的生態漁業模式,鰱鱅成為了治水、改水的最大功臣。在三峽生態漁場內,投放的鰱鱅魚種佔總投放量的90%~95%左右,放流規格和數量充分參照了水面大小、水質肥瘦、水位深淺等自然條件。
在淡水魚中,以浮游生物為食的經濟魚類少之又少,鰱鱅是其中的嬌嬌者,單條體重能達到30~50kg,是名副其實的水質淨化器。中科院水生所經過測定發現,每捕撈1kg的鰱鱅就相當於從水中移除了25~36g的氮以及3~9g的磷;西南大學研究團隊發現,投放鰱鱅能加快水體中的氮磷迴圈,在同樣的時間內氮磷轉化量更多。
水質監測結果也顯示,人放天養的模式確實有利於保水。2010~2018年,在重慶市忠縣的鰱鱅放流區域內水質指標一直保持在二類水平,綜合汙染指數下降了27%~48%。而在龍灘河,水質由原先的三類水上升到了二類水,綜合汙染指數降低了29%~46%,水質改善成效顯著。由此可見,“保水魚”確實保住了生態!
美中不足的是,庫區還未形成統一的漁業管理機構,商業運作強度不夠。有專家曾建議,湖北和重慶應聯合成立三峽水庫漁業開發總公司,在宜昌、奉節、萬州、涪陵、重慶五地設立分公司,統一經營。參考千島湖漁場的成功案例,三峽庫區內也同樣可以統一管理,根據水質指標來科學統籌,以免各地放流混亂、超出負荷,或者因放流不夠而浪費水體空間。
三峽水庫的有機魚
雖說長江流域已進入全面禁漁,但並不是徹底地“一刀切”,是否可以捕撈還要根據各個湖庫的實際承載量來判斷。
2022年1月初,湖北省武湖、魯湖、野豬湖等5個湖庫得到批准,可以開展生態捕撈。原因是禁漁後魚蝦不斷生長,過度繁殖,以至於超過了生態容納量。如果再不捕撈,大批活魚就可能因為水質惡化、缺少餌料等因素而死亡。
湖北五湖庫的生態捕撈是長江禁漁區內的首次大規模捕撈,從1月4日一直持續到月底。按照規定,四大家魚的最低起捕規格為4斤,最高可捕獲將近1800萬斤的鮮魚,有望在春節前陸續上市。
這次捕魚釋放出了重要資訊,為其他湖庫提供了借鑑。理論上,三峽庫區部分水域也適合生態捕撈,有利於資源的合理利用,水域牧場的建設就是一個有益的嘗試。要注意的是,三峽水庫是一個開放而龐大的系統,和支流、長江上游相互貫通,放流的魚苗很容易遷徙到其他地區生長,資源流動性高,回捕率不容易得到保障。
其實早在10年前,重慶市漁業部門就摸出了一條新路子:在條件適宜的庫灣、庫汊內發展以增殖放流為主的天然水域牧場。
水下牧場在國內淡水湖庫中的應用並不多見,可見其開創性。再搭配人工攔魚技術,鰱鱅的流動管理基本能得到解決。當魚群的密度達到一定程度時,牧場內便可透過“趕、攔、刺、張”的聯合捕魚法捕魚,能有效避免其他魚類混入漁網,從而起到了“借水養魚”與“以魚保水”的雙重效果。
經過多年摸索,三峽水庫的有機魚產業已初具規模,“三峽魚”牌鰱鱅被認定為重慶市的著名商標,旺季時的月銷售量高達5萬多公斤。此外,當地“長壽湖”、“渝湖”、“大洪湖”牌的有機魚也相繼透過認證,市場價格高出普通鰱鱅3~5倍,這是繼千島湖“淳”牌大頭魚之後的又一批經典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