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漂為什麼要用七顆豆?三顆或五顆豆不能釣魚嗎?
說起傳統釣,在很多人看來,七顆豆漂才是長竿短線的標配,卻很少有人真正理解這種搭配的用意。
甚至很多老年釣友用了一輩子七星漂亦是如此。那麼其背後究竟隱藏了何種屬性呢?咱們來一窺究竟。
在我們蘇北地區,七顆豆已被很多老年釣友簡化為三顆,作釣時一顆浮於水面,一顆貼近水皮、一顆沒入水中。
由於是重鉛到底的模式,所以中魚時漂相多為頂漂或黑漂,這與七顆星漂的操作原理一致,那麼為何還要用七顆豆呢?
眾所周知,傳統釣的優勢就在於多窩走釣,作釣時通常會佈下三至五個窩點輪番施釣。
然而,野外環境下水底深淺不一,多窩作釣時則需要不斷地調整浮漂,此時七顆豆漂才能真正發揮其優勢,即:定位水深。
先看下圖:
事實上,無論是五顆或七顆豆,真正用於反饋中魚訊號的仍然只是中間的三顆,當其餘豆漂被用於定位水深時,對漂相的反饋並沒有任何影響。
那麼,在作釣時我們通常會這樣操作:比如在第一個窩點進行正常調漂,此時浮於水面的最上方豆漂,即算是第一窩點水深的定位,其它豆漂按間距逐個排列。
如第二個窩點水域相對較淺,調漂時最上方的定位豆漂不動(第一窩點定位豆),用次顆豆漂定位第二窩點。
如水域較深需要向上擼漂時,可將最下方二枚豆漂中的任意一顆上拉至原定位豆的位置進行記憶,以此類推。
如此操作,即可節省多窩輪釣時重複調整浮漂的時間,作釣效率倍增。
看到這裡或許有釣友會質疑其太過複雜,不如直接調漂來得容易?其實不然,流程看似繁瑣,但操作一遍即可掌握。
而事實上,對新手釣友而言,不僅節省了反覆調漂的步驟,定位水深對找準窩點也有一定的輔助功能。畢竟忘記窩點位置也是新手釣友常犯的錯誤之一。
當然,這種操作最好是先測水深再打窩,除非您對作釣水域相當瞭解,否則會很難找到合理的布窩環境,比如坎位或草窩的深淺等等,操作不慎甚至會出現掛底浪費窩料。
最後回到文章開頭的問題,三顆或五顆豆不能釣魚嗎?答案很簡單,五顆豆適合少量布窩,
三顆豆則適合老釣手在多窩輪釣時快速調漂。
值得一提的是,豆漂的數量越少其浮漂的行程則越短,相應的靈敏度就會增加。
同時在明水區遠距離作釣或橋釣時,三顆豆漂的目視也更為清晰,這也正是很多老年釣友偏愛使用三顆豆的原因。
此外,影響七星漂靈敏度的另一個因素則是豆漂之間的距離,通常豆與豆之間的距離越大,越容易抓穩口。
而在冬季魚口較輕時,相應的縮短豆漂之間的距離才是上策。
所以,七星漂的真正優勢是在於多窩定位,如若不然,直接使用三星漂即可。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