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通訊資訊報社
(記者 陳洲)細心的手機迷們近年來可能會不時地發現如下情況:在購物平臺搜尋、瀏覽多個同類商品後,再次開啟該平臺,無論是首頁推薦還是商品下方推薦頁,顯示的都是之前瀏覽過的同類商品;更令人不解的情況是,在使用社交平臺和閱讀平臺時,這些商品如“狗皮膏藥”似的在廣告位上又出現了!
在早已“越界”的大資料以及演算法面前,不少網友這時會情不自禁地質問:到底還讓不讓人有“隱私”了?
國家網信辦出臺政策保護個人隱私
對於演算法越界行為,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馬化騰表示,不能把資料直接去任意打通。因為在平臺裡面,大量全部都是人和人之間的通訊、社交行為資料,如果說資料可以任意打通,給公司業務部門或者給外部的客戶用,那是會帶來災難性的後果。
不過,好在近日相關部門對此亂象正式出手了。據《人民日報》報道,國家網信辦等四部門針對演算法歧視、“大資料殺熟”、誘導沉迷等演算法不合理應用導致的問題,聯合釋出《網際網路資訊服務演算法推薦管理規定》,為演算法推薦規範健康發展建章立制、明確界線。
近年來,我國不斷加強網路資料安全法律法規的建設,回顧2021年,在此方面就釋出並實施了2部法律、1部條例:2021年9月1日,《資料安全法》和《關鍵資訊基礎設施安全保護條例》正式施行;2021年11月1日,《個人資訊保護法》正式施行。
運營商不遺餘力守護使用者隱私安全
濫用演算法等於間接侵犯使用者的個人隱私。如北京市名謙律師事務所律師馬元穎所言:由於網路空間具有虛擬性、高度開放性、易傳播性,網路隱私侵權對受害人造成的損害極大,而受害人在維權時卻往往面臨主體難確定、影響難消除、損失難挽回的困境。
好在保護使用者隱私上,電信運營商可謂絲毫不含糊。
中國電信在2021年舉辦的第四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就展示了行業內首款量子安全通話產品“5G量子加密通話”,大幅提高現有資訊系統安全性。
中國移動於2021年起透過超級SIM打造“號為人,卡為鑰匙”的新型安全閘道器產品,為系統提供安全便捷的網路准入鑑權服務,保護核心資料資產安全。
中國聯通在2021年也積極聚焦到“大安全”領域,推出了SIM密信產品,並已獲得國家商用密碼產品認證。
使用者隱私保護需各方持續跟進
除運營商外,網際網路平臺更是涉及到大量使用者的隱私資料。
對此,騰訊大資料法務合規總經理王小夏表示,應該搭建跨部門、跨業務、跨系統的資料和隱私保護團隊,透過科學規範的安全管理流程和健全的安全技術體系,充分保障使用者權益,實現使用者對個人資訊的控制,為使用者創造一個安全可靠的線上環境。
業內律師建議,應要求網際網路平臺承擔更多的個人隱私保護責任。同時,網信部門應當在《個人資訊保護法》的基礎上,制定出臺更為明確的網際網路平臺管理細則,以便加強監管,明確網際網路平臺在網路隱私保護領域應當承擔的責任和相應罰則。
另外,網際網路使用者作為被保護的個體,更應該養成良好的上網習慣,及時清除終端上涉及個人隱私的內容;在遭遇疑似資訊洩露的情況時,應立刻向相關部門彙報並拿起法律的武器維權。
近日的央視《晚間新聞》中的一句短評值得回味:不能讓人們覺得線上下不敢做的事到了線上就敢做。中國擁有世界上最龐大的網路使用者,也正在形成世界上最可觀的網路經濟體系,我們必須把網際網路發展納入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軌道,用依法管網的建設意識,培育出趨利避害、生機勃勃、欣欣向榮的網路生態。
本文來自【通訊資訊報社】,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資訊公共平臺提供資訊釋出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