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生命時報
四川省人民醫院面板科主治醫師 毛玉潔
腳氣,學名“足癬”,是毛癬菌、小孢子菌、表皮癬菌等面板癬菌侵犯足部面板引發的真菌感染,可表現為水泡、裂口、脫屑、面板增厚、浸漬發白等,或伴有明顯瘙癢。腳氣“不挑人”,幾乎人人都有可能被感染,但表現出來的卻並非全都是長水泡或發癢。
水泡鱗屑型。感染最初,腳上會長出針尖大小的水泡,厚而發亮,不易破潰,小水泡可融合成大水泡;撕掉水泡便可露出蜂窩狀基底及鮮紅糜爛面,一般非常癢。
角化過度型。皮損表現為乾燥,表面粗糙脫屑,面板紋理加深,到了冬天,腳皮易開裂甚至出血,但基本上不太癢。
浸漬糜爛型。多見於手足多汗、浸水、長期穿膠鞋者,尤其在夏天,表現為面板浸漬發白、表面鬆軟,易剝脫露出潮紅糜爛面及滲出,常裂口。這種腳氣也很癢,且臭味較明顯。
以上3種類型不是一成不變的,夏天的水泡鱗屑型腳氣在冬天可變成角化過度型。糖尿病、艾滋病患者等免疫力低下人群的腳氣症狀常更嚴重。
腳氣是可以根治的,關鍵在於足量、足療程使用抗真菌藥物。腳氣治療以外用抗真菌藥物為主,比如布替萘芬乳膏、酮康唑乳膏、咪康唑乳膏等,嚴重情況下可考慮口服抗真菌藥物,常用的有伊曲康唑、特比萘芬等;如果腳氣合併細菌感染,需加用抗生素治療;如果合併溼疹,需加用抗過敏藥物。部分中藥也有一定抗真菌作用,可配合西藥使用,但最好不要單用,以免治療不徹底。而白醋或鹽水泡腳等偏方根本無法治療腳氣。
一般來說,腳氣治療至少要堅持2周,最好是1個月,如果中途隨意停藥,真菌便可“捲土重來”。此外,腳氣可透過接觸傳染,患者不要總用手搔抓,以免傳染到手上或其他部位。
為了防止腳氣,每個人都要重視個人衛生,勤換、勤洗鞋襪,選擇透氣性好的鞋襪;不與他人共用鞋襪、腳盆等生活用品;在游泳池、健身房、酒店等公共場所,最好自備拖鞋,不要光腳走路;如果是易出汗體質,可在足部出汗多的地方使用抑汗劑,或預防性使用咪康唑粉劑;如果家人或寵物存在真菌感染,應及時治療,避免被傳染。
本文來自【生命時報】,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資訊公共平臺提供資訊釋出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