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歲的吳阿姨近一階段心情不好,打招呼也是心不在焉的,前幾天到藥店諮詢說想拿一些治療老年痴呆的藥物,因為近兩年時間來,自己的記憶力越來越差了,經常性的忘這忘那的,有的東西剛剛放起來,再找就又找不到了;還有時候正在做著飯,想去客廳拿東西,到了客廳又忘了自己要拿什麼了。
聽別人說人老了就容易得老年痴呆,忘得東西越來越多,最終會把自己也忘了,生活不能自理,就像剛出生的嬰兒,自己也害怕,又不願意去醫院檢查,就想來藥店拿點藥吃。
61歲的陳老師,退休之前睡眠一直很好,用她自己的話就是每天都睡不夠,但一睜眼就是忙碌而經歷充沛的一天,辦退休的時候,還想著自己勞碌了一輩子了,這回終於可以好好休息休息了。但退休不到1年,自己的睡眠質量卻越來越差,有時候晚上翻來覆去地睡不著,好不容易睡著了,早上5點來鍾就醒了,即使睡著了,也會做各種各樣的夢,睡的一點都不好。晚上睡不好,白天精神就不好,脾氣也越來越暴躁,自己就納悶了,為什麼空閒的時間越多,自己反而越累呢?
69歲的老亓,前幾天剛剛出院,胳膊吊在脖子上,天氣好的時候,就會坐在小區長凳上曬太陽,遇到老友就聊上幾句。半個月前,他像往常一樣早早出去晨練,由於剛下了雨,路上有些滑,他沒注意就摔了一跤,當時感覺挺丟人的,但是也沒摔多嚴重,趕緊爬起來回家了。回家之後胳膊越來越疼,沒辦法只能去醫院讓醫生給看看,誰知道居然骨折了,老亓感慨道:年輕的時候,天天摸爬滾打的,摔的比這嚴重多的,緩一下爬起來就沒事了,現在只是跌倒了就能骨折,真的是老了。
衰老是人們必經的階段,60歲以上如果出現以下4個症狀,是衰老的正常現象,不用過於擔心,積極應對即可。
1. 記憶力衰退
老年痴呆是神經細胞損傷引起的可逆的、退行性的腦疾病,多在65歲之後發生,發展的進度非常快,主要的症狀為記憶力喪失,常常伴有情緒異常,忘記新發生的事情,並且不會再次記起,會多次詢問同一件事情,無法集中注意力,甚至難以閱讀、判斷距離,無法識別顏色和對比度,發展到後期甚至不認識自己身邊親近的人,甚至是鏡中的自己也不認識,如果有以上的症狀,可以到醫院檢查確認是否患病。
正常的衰老一般在30歲之後記憶力開始下降,但是下降的速度非常緩慢,比如記憶力和學習能力下降,偶然忘記一件事情,但事後又能想起來,做事偶爾會出現錯誤等,偶爾會對工作或家庭中必要的活動感到疲勞。而一旦到了老年,衰老的速度會快速下降。
預防記憶力下降最好的方法就是勤動腦,勤思考,大腦具有可塑性,越用越靈活;日常生活中,也可以補充一些對腦神經有益的營養物質,比如DHA、B族維生素、海馬等;保持年輕有活力,每天開開心心的,是保護大腦健康非常重要的方式。
2. 骨質疏鬆
正常情況下,人體記憶體在成骨細胞和破骨細胞兩種,成骨細胞是形成新骨,破骨細胞是分解舊骨。年齡大了之後,骨形成小於骨吸收,骨量開始減少,就容易導致骨質疏鬆,這就是上了年紀的人經常感覺骨關節疼,容易骨折的重要原因。除此之外,年齡大了之後,肌肉量和肌肉的力量也會逐漸地衰弱,平衡性和靈活性都會降低,更容易摔倒。
想要預防骨質疏鬆,可以適當的補充奶製品,每天喝300ml牛奶,注意維生素D和鈣的補充,並且多曬太陽,堅持運動,尤其是負重運動,可以降低骨密度流失的速度。
3. 睡眠質量下降
我國有超過3億人有睡眠障礙的問題,60歲以上超過一半的人都存在睡眠質量不佳的情況,比如晚上睡不著,早上很早就醒了,晚上醒好多次,白天精神狀態不佳等,相比較而言,女性出現睡眠質量問題的比例更高,這是衰老的正常現象,不用過於擔心。
可以試著透過以下方式改善睡眠,保持良好的睡眠習慣,比如固定上床的時間,上床後不再刷手機,看電視,睡前不喝濃茶、咖啡等,有慢性病的患者將慢性病的指標控制在正常範圍內,保持良好的心態,實在睡不著,也不要太過苛求自己,可以看一會書,年齡大了,對睡眠的時間要求也低了,每天保持6-8小時就可以了。
4. 便秘的發生率提高
過了60歲,便秘的發生率也大大提高,主要原因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消化能力越來越差,人的活動頻率下降,新陳代謝的速度也會下降,還有大量慢性病的疊加,就容易出現便秘和胃腸不適的症狀。
出現便秘的情況,首先要改善飲食結構,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比如木耳、芹菜等;多吃助排便的水果,比如火龍果、西梅、獼猴桃等等;最後,加強鍛鍊,可以經常性地用手掌放在肚臍處,順時針揉,促進胃腸道運動。
都說60歲之前是人找病,60歲之後是病找人,這是很有道理的,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的各項機能都會下降,最重要的就是保持健康的心態,積極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