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全國眼健康規劃(2021—2025年)》的出臺,標誌著我國眼健康工作進入了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院長周行濤如此評價剛剛釋出的《規劃》。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眼科中心主任王寧利同樣表示,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國民健康意識提高,公眾對眼健康服務質量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我國眼健康工作的重點已經進入眼科醫療服務體系高質量發展階段。
01 兩項指標是導向
“‘十四五’期間,有效屈光不正矯正覆蓋率(eREC)和有效白內障手術覆蓋率(eCSC)這兩項指標被納入《規劃》,並作為我國眼健康服務評價體系的指標。這將有利於幫助患者在‘看得見’的前提下,更能‘看得清’,實現我國眼健康服務的高質量發展。”王寧利介紹,eREC和eCSC這兩項指標可以監測眼健康服務的開展範圍和質量,不但能反映一定人群中白內障手術和屈光矯正服務的可及性,還能反映服務質量。
在《規劃》列出的“到2025年力爭實現的3個目標”中,第二項和第三項正是eREC和eCSC。《規劃》要求eREC不斷提高,高度近視導致的視覺損傷人數逐步減少;我國百萬人口的白內障手術量達3500以上,eCSC不斷提高。
“十三五”末,我國盲的年齡標化患病率已低於全球平均水平,百萬人口白內障手術量超過3000,較“十二五”末翻一番。但是,我國仍是世界上盲和視覺損傷患者最多的國家之一,主要致盲性眼病由傳染性眼病轉變為以白內障、近視性視網膜病變、青光眼、角膜病、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等為主的眼病。
因此,“十四五”期間,在服務可及性提高的基礎上,《規劃》進一步關注了服務質量的提升。“《規劃》中有關白內障復明手術能力提升的各項措施,將有力地保證縣醫院開展白內障復明手術能力的大幅提升,並強調了要強化管理手術質量和術後隨訪,不斷提高有效白內障手術覆蓋率。”王寧利說。
02 強調“補短板”“強優勢”
對於眼科醫療服務體系的整體佈局,《規劃》提出了國家—區域—省—市—縣五級眼科醫療服務體系,強調推動優質資源的擴容與下沉。
周行濤表示,眼科醫療服務能力的整體提升還需要強化“國家隊”在整個體系中的引領作用,所以在“補短板”的同時必須重視“強優勢”。《規劃》特別強調了建設眼科醫學高地的重要意義,要以國家醫學中心和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為抓手,充分發揮中心技術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在五級眼科醫療服務體系執行過程中,每個環節既要各司其職,又能協作運轉,將有利於逐步縮小區域間、城鄉間眼科醫療服務能力差距,減少患者跨區域流動,也有利於分級診療的推進和落實。”周行濤說。
醫療資源的公平性和可及性一直是備受關注的問題。為解決這一問題,《規劃》鼓勵實力強的眼科專科醫院和綜合醫院眼科牽頭成立專科聯盟,整合資源帶動整體服務能力提升,在建設好城市和縣域兩個眼健康工作網路基礎上,透過遠端醫療協作網讓眼科優質醫療資源更高效地向基層延伸。對此,周行濤建議,可以充分利用遠端診療和網際網路醫院等的優勢,打通線上線下服務,形成基於網際網路的專科聯盟醫療服務網路,下沉醫療資源。在此基礎上,還可以進一步深化數字技術與醫療服務融合發展,將新一代資訊通訊技術融合,並在眼科醫療服務場景中深度運用,讓遠端眼健康服務更智慧、更高效、更精準、更安全。
王寧利特別看重《規劃》提出的資訊化平臺建設。他表示,我國人口基數大、幅員遼闊、人口老齡化程序快,導致了眼科服務需求的快速增長和偏遠地區眼科資源相對匱乏,眼健康資訊化平臺對解決這一問題具有重要意義。另外,建立眼科病例資料庫有助於積累大量眼科資料,一方面可以為臨床科學研究提供資料支撐,另一方面有利於人工智慧模型演算法的實時最佳化迭代,為眼病診斷模型提供優質資料支撐,實現良性迴圈。
03 愛眼護眼從小抓起
《規劃》特別強調“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王寧利說,要做到“關口前移”,除了繼續加強基層眼科服務能力建設外,還要重視眼健康科普宣傳平臺建設。眼健康科普,需要強調“每個人都是自己眼健康第一責任人”的關鍵理念,將愛眼護眼的知識轉化為良好的眼健康行為。
構建恰當體系,對實現早期預防也很關鍵。《規劃》多處提及防治結合和全生命期服務的重要性,鼓勵醫療機構與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婦幼保健機構、康復機構的多維度結合,構建篩查—診斷—治療—隨訪連續型診療全生命期服務體系。
周行濤以近視防治為例說,當前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納入政府績效考核,《規劃》中不僅多次強調相關內容,而且還特別對相關指標提出了明確而具體的目標。事實上,近視防治是一項預防優先、貫穿全生命期的任務,在3歲之前就應儘早建立屈光發育檔案,結合家族史等情況進行精準干預。屈光發育檔案建立後,在不同的年齡階段要持續追蹤觀察分類干預,確保全過程的科普精準化、篩查標準化、診療標準化。
王寧利特別強調,0~6歲是兒童眼球結構和視覺功能發育的關鍵時期,6歲前的視覺發育狀況影響兒童一生的視覺質量,做到早監測、早發現、早預警、早干預至關重要。開展0~6歲兒童眼保健和視力檢查並建立視力檔案,需充分發揮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作用,同時加強與婦幼保健機構合作,構建分工明確、各有側重、密切合作的兒童眼保健服務網路。
周行濤說,目前有一些地區已經先行先試建設基於網際網路的雲端屈光檔案,積極構建“學校—社群—醫療機構—家庭”的良性“防—控—治”體系,值得進一步完善和推廣。
編輯:楊真宇
稽核:徐秉楠 閆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