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敢相信嗎?距第一部哈利波特電影播出,居然已經有 20 年了。
當年看電影的時候,本人還是一個少不更事的孩童,如今卻已到了孩童也要叫一聲“阿姨”的年紀。
不得不感嘆,時光真是一把“殺豬刀”(不是)啊!
知道 HBO 1 月 1 日要全球首發《哈利波特20 週年:重返霍格沃茨》的紀錄片時,我還是挺激動的,所以就守在電腦前看完了整部(當然,也就一個多小時)。
說實話,剛開始是有點小失望的。
裡面雖然出現了很多當年參與電影的演員和導演,但是羅琳本人沒來,只是穿插播放了2019 年採訪她的幾個小片段。
作為整個故事的創作者,整個魔法世界的建造者,羅琳居然沒來參加聚會,這跟前陣子有關她的爭議或許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
不過不管她是出於自願還是被迫,個人覺得她對這場風波表現得還是很勇敢的。
就像她前陣子在某平臺放出的“狠話”:“我永遠不會被麻瓜打倒”。
但看到快結尾處的部分時,我還是被觸動了,這裡提到了很多電影裡已經離開的人。
有些人的離開我們很早就知道,像是飾演斯內普教授的艾倫裡克曼,演鄧布利多的理查德哈里斯。
還有一些人的離開我們並不知道,像是演哈利姨夫弗農的演員和演德拉科媽媽的演員等等。
也許他們沒有那麼大的名氣,去世的時候可能也沒有太多媒體報道,但他們也是《哈利波特》裡的重要成員,一樣不該被忘記。
總之,在今天的這篇文章裡,我會把這部紀錄片的大概內容給大家分享一下。
如果你還沒看過紀錄片的話,就看看我的這篇分享吧。
夢迴霍格沃茨
紀錄片的開場帶著點兒故事情節。
在深夜的倫敦街頭,不同的場景裡,出現了好些我們熟悉的人——圖書館裡的赫敏,咖啡館裡的海格,計程車裡的納威。
他們收到了神秘的來信——重返霍格沃茨的邀請函(之後文章出現的人名,儘量以角色名出現,以方便大家理解)。
然後是更多讓“老粉”尖叫 的人物和情節:9¾站臺裡,滾滾白煙中駛出的霍格沃茨特快;列車裡的韋斯萊先生;擁抱在一起的盧娜,金妮;還有用預言家日報遮了半張臉的貝拉。
緊接著,伴隨著熟悉的音樂,赫敏開啟霍格沃茨禮堂的大門,在舞池裡旋轉的人群裡,我們看見“少爺”德拉科,小天狼星,弗雷德喬治兄弟。。。。。。
他們看起來既熟悉,又陌生,可能因為時間過去了太久,每個人臉上都帶著些許歲月的痕跡。
之後,進入正片的環節。
正片被分成許多章節,像書一樣,每個章節都有不同的主題。
但大致來說,每個章節的基本思路,是每部電影的導演與相關的演員的訪談錄,中間穿插一些過去的片花之類。
大家可能知道,《哈利波特》系列總共8部電影(死亡聖器有 2 部),並不是由同一個導演拍攝的,所以我們在看的時候,能明顯感覺到影片風格的變化。
第一章,大難不死的男孩
《哈利波特》系列電影的前兩部導演都是克里斯,由於這兩部裡的主人公們還處於孩童時期,所以影片的風格基本是童趣,明快和跳躍的。
在鄧布利多的辦公室裡,導演克里斯和哈利的扮演者丹一起回憶當年舊事。
克里斯提到,自己之前並不願意接拍哈利波特,之所以這麼做完全是因為他的女兒強迫他看這本書的緣故,而接拍之後找尋男主哈利的經歷也是很有趣的。
因為當年書本的出版轟動一時,成千上萬人排隊只為最先讀到它。而把書本拍成電影,全國尋找演員的過程更是“萬人空巷”。
基本每個角色,都有成千上百的孩子們排隊爭取。
而主角“大難不死的男孩”哈利的角色,一直沒有進展,這讓主創人員一籌莫展。
直到克里斯看到電影《大衛科波菲爾》裡的小演員丹,他才立刻意識到,這不就是他心裡的哈利波特嗎?
而作者羅琳在看到年幼的丹時,也打心眼兒裡相信,這就是自己要找的小巫師。
當小小的丹和艾瑪,以及飾演羅恩的魯伯特站在一起時,所有人都相信他們就是從書裡跳出來的主人公。
三個主人公20 年後重聚,都覺得非常不真實。
昔日的羅恩已成為了一個父親,艾瑪和丹的演藝事業一直都未停止,大家都有了不同的人生軌跡,但在 20 年前,他們的軌跡曾經交織在一起,譜寫了 8 部奇妙的樂章。
在一個片段裡有赫敏和海格重聚的場景,他們在格蘭芬的公共休息室裡依偎在一起拍照,看起來特別溫馨。
海格說到那時候,他和赫敏以及其它孩子在一起的時間,比跟自己的孩子相處的時間還要多。
而他們在海格小屋解釋什麼是“泥巴種”的那場戲,赫敏說海格給了她非常多的溫暖和鼓勵,現在都成了美好的回憶。
在另外一個片段裡,韋斯萊一家和馬爾福一家被拿來對比。
韋斯萊先生說到韋斯萊家族的價值觀——體貼,周到,有趣。
不用說,在陋居的日子,是哈利很多美好記憶的來源。而接觸到馬爾福一家,無疑是哈利噩夢的開始。
但是不得不說,扮演盧修斯的演員傑森真的太帥了,而且時間彷彿沒有在他臉上留下痕跡似的,甚至可以說,他現在看著比十幾年前還年輕。
而且演技也很到位,絕對是讓人恨得牙癢癢的馬爾福大人。
第二章,成年
如果說前兩部《魔法石》和《密室》還是類似兒童電影的感覺,那麼到第三部《阿茲卡班》開始,電影畫風逐漸“暗黑”,故事情節也更趨近成人化。
這時的導演也變成了阿方索卡隆,是他吸引了加里來演小天狼星,這個第三部出現的非常重要的人物。
之所以選加里演小天狼星,製片人說是因為他看起來明明是暗黑的,卻又同時擁有靈魂和溫暖。
加里在紀錄片裡和哈利在魔藥課的教室裡見面,他看起來垂垂老矣,我竟沒看出來這是當年那個驕傲狂妄的黑髮教父。
他和哈利在影片裡的互動很多,兩人都深有情同父子之感,丹也在加里身上學到了很多表演的技巧。
接下來就到了《火焰杯》這部電影,這也是八部電影裡我本人最愛的一部。
故事在這裡逐漸發展到了更戲劇化的階段,小演員們從自己的兒童時期過渡到了青少年階段,英國導演麥克紐威爾接手了這部的拍攝。
他是一個充滿熱情,活力滿滿的人,這正好符合這部劇的氛圍。
為了幫助韋斯萊兄弟找到打架的感覺,他作為一個 60 歲的小老頭,親自上前示範,還不幸被弗雷德/喬治折斷了幾根肋骨。
這也是“荷爾蒙”滿滿的一部影片,主人公們本身也和書裡一樣到了青春期,劇情裡又有布斯巴頓和德姆斯特朗的年輕人加入。
所以導演也讓年輕人的戀愛環節加入影片:赫敏穿上美美的裙子從臺階上迤邐而下和克魯姆約會,哈利想和秋張跳舞好不容易開口邀請卻被拒絕,還有羅恩對芙蓉的小小痴迷等等。
不得不說,導演完全抓住了我的胃口。
之後,伏地魔的正式出場,也直接導致了塞德里克的死亡。“兒童電影”裡提到了“死亡”的話題,這也是給導演的巨大挑戰。
麥克導演說,“塞德里克似的死,使整個系列邁向成人化,孩子們的童年一去不復返了。”
第三章,內心的光明與黑暗
從第五部電影開始,導演換成了大衛耶茨,也是他把整個系列的最後幾部全部拍完,讓故事有了完整的結尾。
在這個章節裡,飾演貝拉的海倫娜和丹在巫師銀行——古靈閣見面。
他們討論了一些哈利的兒時趣事,包括他當時希望自己可以早生十幾年,這樣就可以和貝拉談戀愛之類的。
海倫娜在現實世界裡,沒有了貝拉身上的瘋狂和泯滅人性的樣子,反而多了幾分嬌俏動人。
她還在禮堂裡見了小天狼星的扮演者,第一句話就是“我把你殺了,對吧?”
貝拉在第五部裡首次出現,此時,在哈利波特的世界裡,暴風雨即將來臨,巫師世界開始變得動盪不安。
導演提到,此時的故事變得越來越可怕,所以在拍攝上也要讓人感受到劇情的變化,黑暗性和複雜性的增加。
而艾瑪在現實社會里,感受到了名氣帶來的負面影響,開始思考是否要退出影片的拍攝。
在這個章節裡,還出現了很多人喜歡的盧娜的扮演者,她提到自己小的時候就很喜歡哈利波特的書,還和羅琳透過信。
有趣的是,幾乎每個人都說自己在書裡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每個演員都在這裡找到了歸屬感,不再孤單,我想這也是《哈利波特》的魅力所在。
另外,在斯萊特林的公共休息室,海倫娜還和另一位斯萊特林——德拉科見面了。
德拉科這個角色在《混血王子》的部分,逐漸變得複雜和豐滿起來。
此時,他不能再像前幾部那樣,僅僅是哈利在學校的死對頭,富人家的公子哥兒,而是需要快速成長起來,承擔起家族的重任,在父親盧修斯幾度無法完成黑魔頭交給的任務時扛下這個重擔。
導演大衛耶茨對湯姆(德拉科)說,“你大放異彩的時候到了!”
他還說只要湯姆能讓百分之一的觀眾對這個角色感同身受,或是同情他,那麼他就成功了。
我想,評論區裡那麼多叫著“少爺不是壞人”,“最愛德拉科”的朋友,一定很早就認同了湯姆對這個角色的詮釋吧。
接下來,影片進入讓人比較感傷的部分,提到了很多演員的離開。
包括飾演鄧布利多的理查德哈里斯,導演克里斯說他眼中有光,溫暖可愛,像是 11 歲的孩子困在 70歲老人的身體裡。
還有飾演哈利姨夫德思禮的理查德格里菲斯,丹說是他不吝賜教,教自己關於表演的一切。
我們最愛的魔藥大師,雙面間諜,斯內普——艾倫裡克曼,他對角色的塑造出神入化,讓人為他揪心,為他難過。
另外,還有演奧利凡德的約翰赫特,演德拉科媽媽的海倫麥克羅裡。。。。。。
在這用小天狼星的一句話悼念他們:愛我們的人們,永遠不會真的離我們而去,你永遠可以在心裡找到他們。
第四章,為之而戰的理由
最後一個部分《死亡聖器》,不僅象徵著整部小說的完結,也是電影和現實裡的人們情感最複雜的一個部分。
大多數演員們,在一起經歷了 8 部影片的長期拍攝後,建立了堅固的友誼,卻要在這裡說再見了。
羅恩說這部電影的基調很暗,這也是大部分觀眾的感覺。因為他們大部分時間都不在學校,而是在尋找魂器的路上,面臨的艱難險阻可想而知。
有個場景,羅恩因為戴了太久的魂器,脾氣越來越差而負氣離開,赫敏和哈利在帳篷裡伴著尼克凱夫的歌跳了一段慢舞。
這當然是導演的要求,但是即使作為觀眾看起來也毫不突兀,也沒有任何尷尬的感覺。
就是兩個經歷了一切的年輕人,在逃亡的途中,在一個沒有那麼多危險的時刻,找了一個機會,讓自己偶爾地放鬆一下,是非常單純和充滿默契的一個舉動。
我個人也特別喜歡這個片段,有種在深海里苦苦掙扎後,突然有機會可以浮出海面喘口氣的感覺。
如果說赫敏和哈利的感情是單純的友誼的話,那麼她和羅恩的愛情在這兩部裡也有了集中體現。
大衛導演說他很喜歡羅恩和赫敏的感情部分,而且這段被壓制了好多年的感情,需要在這部裡展現給迫不及待的觀眾。
所以就有了銷燬了魂器金盃之後,羅恩和赫敏在密室裡的那場吻戲。
艾瑪提到這個情節,就說像是上演了一部恐怖秀。
其實作為觀眾的我看起來也是略有不適,雖然按理說情緒到那個階段了,不過就是看著羅恩略禿的後腦勺有點難受。
到了影片結尾,哈利和伏地魔決一死戰。
導演在這部分提到了自己的壓力,包括他覺得這裡必須拍出高潮,必須拍得有意義,必須引起共鳴和達到預期。
雖然他盡力了,我個人是覺得還好,畢竟書裡的伏地魔是像一個凡人一樣的死去了,而電影誇大了這個效果,讓伏地魔顯得不像個真人。
最後,也到了紀錄片的結尾部分。
“三小隻”說到了自己在影片拍攝結束時的不捨和恍惚,他們都知道拍攝一定會結束,但時間太久也導致了他們情感的錯位,一時間甚至無法分辨自己到底是誰。
他們幾乎是看著對方一起長大的,即使拍完後分開了很久,可再見面還是如此熟悉親切,彼此都是對方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其實看電影和書的我們,何嘗不是伴著他們一起長大?
我們在裡面看到了自己,想到了那些和他們一起度過得好的或者不好的日子。
《哈利波特》不僅僅是一部系列小說或者電影,它還是我們青蔥歲月的最好紀念。
如果大家還對別的哈利波特相關話題感興趣,歡迎在留言評論裡告知。我將會在下一篇中儘自己所能分析出來,分享給大家。
本文由蒿艾艾原創。如果你也覺得我的文章不錯,歡迎分享關注!以後會繼續努力好好寫噠。(圖片部分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